太阳高度专题旧人教版内容摘要:

、海口、新加坡、北京 C 分布规律 ( 1)纬度分布规律 ① 由直射纬线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② 距太阳直射点所跨纬度相等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2)季节变化规律 ( 3)特殊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① 赤道: 66176。 34′~90176。 ② 南北回归线: 43176。 08′~90176。 ③ 南北极圈: 0176。 ~46176。 52′ ④ 南北极点: ≤23176。 26′ 6月 22日前后,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应用 ( 1) 确定地方时 ( 7)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分布高度 ( 2)确定房屋的朝向 ( 3)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 4) 判断所在的地区的纬度 ( 5) 计算楼距 ( 6) 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 1)确定地方时: 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是 12时 图为我国西藏某地 6月 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 据此回答 6~ 7题。 6. 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176。 N, 90176。 E 176。 52′N, 105176。 E 176。 26′N, 120176。 E 176。 52′N, 150176。 E (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③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正午的日影 全年朝向正南 (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 ②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正午的日影 全年朝向正北 (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①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反之,日影越长。 ④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正午日影 夏至日朝向正南 , 冬至日朝向正北 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 0) 某学校( 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 2米的竿 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 OP’,通过canα= 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 α。 据此回答: ⑴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 00 ∶ 40 ∶ 20 ∶ 00 B ( 2)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了 3月 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3)该学校大约位于( ) 176。 N 176。 S 17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