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对联内容摘要:

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 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服,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春联漫谈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 清代富察敦崇 《 燕京岁时记 春联 》 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 据 《 淮南子 》 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 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 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 —— 左神荼、右郁垒。 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 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 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 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 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