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民国时期的文化内容摘要:
8901974)我国近代著名制碱工艺家。 1926年他生产出纯碱,获得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北京人的头盖骨 1929年 12月 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先生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 这是 70万年。八年级历史民国时期的文化
相关推荐
企业家 张 謇 创办 18个企业,主张“听之民办”并主张重点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 周学熙 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栾州矿务公司等,筹办劝工陈列所,劝导绅商投资工业 荣宗敬 荣德生 以面粉业起家,大战期间创办申新几个纱厂,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辛亥革命前: 60多万 第一次大战后: 200多万 19121919年: 130多次罢工斗争 向新
权的斗争和保路运动 原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结果:部分铁路实行商办 自光绪廿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最可怜的庄稼汉,一粜粮就要出这项钱。 要为铁路为哪件,怕的是外国人占路权。 起因:“铁路国有” 侵吞股银、出卖主权 四川保路运动特点 组织 口号 斗争方式
④增开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内容: 1895,日本马关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 签署人: 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 中英 《 南京条约 》 ① 割让 香港岛 ; ② 赔银 二千万元 ; ③ 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 协定关税。 中日 《 马关条约 》 ① 割让 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 ②赔银 二亿两 ;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1628 地点 陕北 领导人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口号 均田免粮(河南) 政权 大顺(西安) 政策 三年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 明亡 (北京、 1644) 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牺牲(湖北九宫山) 大西政权建立(张献忠 成都) 进
1941年 6月,汪精卫访问日本, 与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在一起。 投降后的汪精卫在讲演 汪伪考试院院长王揖唐 汉奸梁鸿志 1940年的汪精卫、王克敏与梁鸿志 汪伪汉奸宣传图 日伪宣传画 — 不准向“匪区”八路军运送粮食 日军观看汪精卫夫妇跪像 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 731本部大楼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 为什么得到人们的 肯定和赞扬。 西汉与匈奴通过婚嫁达到政治联姻的实物见证 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 的和平。 昭君出塞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北方近 60年没有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