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炽矿业公司菜子沟煤矿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亲自签到。 与会人员不能迟到、早退,否则罚款 10元。 与会人员必须携带记录本,对会议安排对本口的工作要作好记录,会后安排相关单位按时完成。 安检科负责对安委会安排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落实考核。 重大隐患分口必须拿出处理预案,提交安委会讨论。 “双基”建设中自检情况,定向汇报。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一、本文安全技术措施是指须审批的作业规程、专项措施、说明书、规章制度、工程预报、工程设计、工程图纸等。 二、安全技术措施由区队任职技术人员或业务科室技术人员编制,经施工负责人和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字上报审批。 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由区队任职技术人员编制: 须会审的措施: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采煤队)、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措施(采煤队)、采煤工作面防水专项措施(采煤队)、煤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煤巷队)、掘进工作面与全负压通风巷道贯通措施(施工单位)、煤巷掘进防水专项措施(煤巷队)、 岩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岩巷队)、反井钻机施工煤仓作业规程(岩巷队)、人工反井施工煤仓作业规程(岩巷队)、巷修工作面作业规程(巷修 队)、采空区探放水专项措施(施工单位)、老巷探放水专项措施(施工单位)、串联通风专项措施(通风区)、防止矿井局部瓦斯事故专项措施(通风区)、盲巷管理专项措施(通风区)、临时就地排放瓦斯专项措施(通风区)、排放瓦斯专项措施(通风区)、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专项措施(通风区)、瓦斯抽放专项设计(抽放队)、瓦斯抽放系统管理制度(抽放队)等。 须审批的措施:采煤工作面安装措施(施工单位)、采煤工作面结束及回收放顶措施(施工单位)、井下电火焊专项措施(施工单位)、机电设备安装专项措施(施工单位)、机电设备回收专项措 施(施工单位)、井下使用摇表专项措施(施工单位)、保证局扇安全运转专项措施(施工单位)、巷修专项措施(施工单位)、采煤作业规程复审(采煤队)、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措施(采煤队)、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措施(采煤队)、煤巷作业规程复审(煤巷队)、煤巷掘进过断层措施(煤巷队)、煤巷拐弯架抬棚措施(煤巷队)、煤巷掘进过老巷措施(煤巷队)、岩巷掘进过断层措施(岩巷队)、岩巷硐室掘进专项措施(岩巷队)、岩巷作业规程复审(岩巷队)、保证主扇安全运转专项措施(机电队)、保证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措施(通风区)、通风设施构筑专项措施 (通风区)、密闭管理专项措施(通风区)、瓦斯抽放钻空施工专项措施(抽放队) 等。 四、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由业务科室技术人员编制: 须会审的措施:掘进工作面与局扇供风巷道或采煤工作面贯 通措施(生产)、掘进工作面与老空老巷或无法恢复通风巷道贯通措施(生产)、改变两个采区以上通风系统的贯通措施(生产)、岩巷掘进防止误掲煤专项措施(通风科)、采煤工作面防瓦斯专项措施(通风科)、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通风科)、矿井综合防火措施(通风科)、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稳定专项措施(通风科)、启封密闭恢复通风专项措施(通风科) 、矿井反风演习专项措施(通风科)、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通风科)、保证矿井安全供电措施(机运科)、岩巷掘进防止透水专项措施(地测)、矿井综合防治水措施(地测)、地表水防治专项措施(地测)、底板承压水防治专项措施(地测)、矿井采区设计(设计)等。 须审批的措施:采煤工作面防尘专项措施(通风科)、矿井综合防尘专项措施(通风科)、煤巷掘进防瓦斯专项措施(通风科)、井下录像照相专项措施(通风科)、处理溜煤眼堵仓专项措施(通风科)、煤巷掘进防灭火专项措施(通风科)、轨道运输管理专项措施(机运科)、斜坡轨道运输管 理专项措施(机运科)、提升运输设备管理专项措施(机运科)、检修停送电专项措施(机运科)、雨季防雷电专项措施(机运科)、地质预报(地测)、水文预报(地测)、巷道贯通测量方案(地测)、测工送线收尺制度(地测)、地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地测)、采掘工作面设计(设计)。 五、作业规程、阶段性措施(使用时间超过半个月)提前一星期编写审批完毕,一般性措施(使用时间少于半个月)提前两天编写审批完毕,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安排。 六、须会审的安全技术措施由分管副总组织安排会审,须审批的安全技术措施由业务科室逐个审批,审批(或会审) 后报总工程师审批执行,会审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或周四下午,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方式严格遵守公司技术管理规范要求。 七、审批(或会审)人员必须具有技术职称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特殊情况下,可由值班负责人审批。 八、审批、会审必须有以下部门或人员参加: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生产、开拓、设计、地测、煤质、安质科、调度室、通风区、通风科、机运科、区队生产负责人、区队技术负责人等,不同的安全技术措施审批部门可进行适当调整,除机电运输专项措施外,其它规程措施必须经通风副总审批,会审的措施须报安全矿长审批。 九、采掘作业规程从投产 第二个月开始每月进行一次复审,进行补充完善。 十、安全技术措施的报送:分管业务科室、调度室、安质科、通 风区为必送单位,并且向检查科报送学习签字情况;其它单位可对相关内容进行摘录。 十一、作业规程、阶段性措施提前一星期由区队技术员组织贯彻学习并签名,作业规程须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一般性措 施提前两天贯彻学习并签名,技术员可委托能胜任的区队干部贯彻,特殊情况另定。 十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单位、调度室、安质科必须全员贯彻学习,其他签字单位(业务科室、相关区队)可对相关内容进行摘录,对相关人员贯彻学习签名。 十三、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技术措施可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集体讨论制订贯彻执行,并在条件允许时及时补充书面记录。 十四、安全技术措施原件由审批(会审)人员亲笔签名,不得打印,复写件可打印。 十五、本文未述之处,严格执行公司技术管理规范要求。 技术资料管理、归档制度 一、各种生产技术资料应分类编号,专人专柜保管,常用资料由各专业设计人员、使用人员负责保管。 二、任何人不得擅自损坏、丢失、销毁各类技术资料。 三、资料发放借阅要登记,并按期归还。 四、上报的资料须经有关领导审核。 五、定期(一般一个季度) 检查清理技术资料并及时归档,查出问题及时报告。 六、归档时间与归档份数: 基本建设、课题研究、产品试制及其他技术项目,由技术项 目人员在任务完成后 2个月内,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组成保管单位,经项目负责人审定后,向档案部门归档。 工期较长的技术项目,分阶段归档。 设备仪器档案开箱后归档。 安装、调试中形成的技术文件,由负责人于验收后 2个月内归档。 各项管理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由各职能部门技术项目人员在第二年上半年内组成保管单位,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向档案部门归档。 归档份数。 一般科技档案归档一套,重 要的归档二套。 有底图的应有相应的蓝图一套,并完全一致。 七、文件材料归档的基本要求: 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保持成套性和完整性。 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反映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 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符合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文件种类、格式等标准。 文件材料归档时,双方根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签字手续。 开拓、岩巷技术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保证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开拓、岩巷技术管理制度。 一、工程开工必须有设计单位 或经总工程师审核并批准的施工图纸,不得便设计便施工。 二、作业规程(专项措施)的编制、贯彻、审批 作业规程必须在开工前 10 天编制完成;内容符合国家 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不缺项;作业规程必须具有针对性,不照抄照搬;作业规程中的图表、文字工整准确清晰。 审批及复审 参加审批的人员必须是正付科长、工程师或技术员,并亲自签字;作业规程必须每月复审一次,每半年修订一次;作业规程会审应有详细的会审记录,经参与会审的人员签字后生效。 作业规程的贯彻 作业规程的贯彻必须由队长或支书亲 自召集,由技术员向全队干部职工贯彻;作业规程学习后必须对每个职工进行考试,不及格的必须补考,补考不及格的不准上岗;每次贯彻作业规程都必须有参加人员签字,缺席人员要补课;避灾路线要由队长或技术员亲自带队熟悉路线。 三、加强顶板管理的规定 架棚巷道支架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u型钢、 可缩支架必须将卡缆上紧,螺帽扭紧力矩不小于 ;迎头必须使用前探梁,前探梁强度必须足够,长度不得小于 3米,每根前探梁应使用 3个卡子。 巷道放炮后必须采用前探梁或打顶柱等临时护顶措施,严禁空顶作业;安装端头锚固型锚 杆托盘时,应使用特制的专用工具上紧螺帽,螺帽的扭紧力矩不小于。 岩巷施工必须实行光面爆破,保证巷道轮廓的成形完整;巷道掘进后应及时进行喷浆封闭围岩,扒岩机后必须达到成巷;喷射混凝土标号、喷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巷道贯通的规定 停止施工的掘进头,应在掘进头的正中央沿贯通方向置入一根 3米长的标志杆。 停掘的工作面应保证正常的通风,支架架到头并加固 5 米范围内的支架,煤、矸出净,将工作面 20米范围内洒水降尘。 贯通剩余 5米时,应采取长探短掘,放小炮施工; 剩余 3米时,应采用掏槽贯通,然后刷大成巷。 五、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开拓科负责本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按区队分别建档存放。 开拓科负责及时上报有关报表,并且及时上图。 各区队技术资料由技术负责人整理保存,具体资料如下:。 每 5天到地测科对图一次,并及时上图(进 尺数、地质构造、冒顶、破网、变更支护形式等)。 、专项措施、规程复审及变更措施。 、揭煤、过断层等预报。 安全技术学习制度 一、各单位要严格 落实“班前会 30 分钟讲安全”、“每周两小时安全技术学习”制度,建立详实的学习记录,每月组织一次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一律进行待岗培训,复训仍不及格者,一律清退。 二、各采掘工作面工程开工前 12天,由区队长或区队支书组织,区队技术员向全队干部职工贯彻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参加安全技术措施、规程贯彻会议的干部职工必须在签名表上签名。 规程、措施贯彻后,并组织全队干部职工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上岗作业。 三、审批后的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分发到参与审批的单位。 分管业务科室 、调度室、安质科、通风区为必送单位,并且向安质科报送学习签字情况;其它单位可对相关内容进行摘录。 所有区队和分管业务科室必须有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保管专柜,并由专人负责。 四、规程、措施的编写单位、调度室、安质科必须全员贯彻学习,其他签字单位(业务科室、相关区队)可对相关内容进行摘录,对相关人员贯彻学习签字。 五、业务科室在规程、措施执行前负责对分管矿领导贯彻学习签字。 六、事故统计汇报管理制度 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一、煤矿是高危行业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 二、凡入井人员必须排队,并自觉接受井口把钩工 的验身,严禁拥挤入罐。 三,严禁携带烟草及火柴、打火机等点火物品入井。 四、井口把钩工必须严格执行验身制度,凡发现携带点火物品者,立即予以制止。 五、每位入井者,入井前和上井后必须亲自到井口考勤刷卡,防止刷卡不下井或下井不刷卡。 六、井口考勤负责对每班入井人数和升井人数进行统计,发现意外情况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七、严禁酒后人员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八、入井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携带矿灯和自救器,发现不符合要求者,井口把钩人员要立即予以制止。 九、入井人员工作服必须穿戴整齐,围好毛巾。 十、井口 把钩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仔细观察检验入井人员,发现异常立即制止。 为了及时研究和分析煤矿的安全状况,以便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伤亡事故的统计准确性,同时,为了使事故能得到及时汇报,便于抓紧时间处理,抢救人员,特制定事故统计汇报制度。 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必须在 10分钟内向调度室、安质科汇报。 二、汇报人必须详细准确汇报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的性质,以便于地面及时安排人员抢救。 三、调度室和安质科必须在接到事故单位汇报后 20 分钟内,将事故向本单位负责人和矿值班领导如实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1小时内向鹤煤公司安监局和豫北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鹤煤公司安监局和豫北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报告。 四、向上。蕴炽矿业公司菜子沟煤矿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