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讲座浙教版内容摘要:
X%= %,由此可以进一步求出 CaCO3的质量分数和其它各元素的质量 分数。 条件开放型试题 例题讲解 10 如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 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 橡皮塞塞紧。 一段时间后, 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 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 pH值变化分别是( )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分析: 注意分析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 在这个装置中,首先是绿色水生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将被转化,只有氧气被释放在锥形瓶 中。 进一步分析可知: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量将降低,水位降低而引起瓶 内气体的压强减小。 条件开放型试题 例题讲解 11 一辆环保电瓶车,工作电压为 24V,工作电流为 10A,电动机电阻为 , 电瓶车以及人的总重为 2020N,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 ,则此电 瓶车匀速行驶 100米,所用的时间约为( ) A、 83秒 B、 100秒 C、 833秒 D、 1000秒 分析: 电瓶车行驶时电流做功,但是要注意电功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利用 W= UIt 可以求出电流做的总功,利用 Q= I2Rt可以求出电流做功时释放的热能,由此 得到转化的机械能为 W’= W- Q,利用 W’= FS,求出时间。 方法开放型试题 例题讲解 12 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玻璃杯中, 再倒入稀盐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一会儿, 他们发现鸡蛋表面聚集很多气泡,随即不断浮起下沉;玻璃片下 表面出现浑浊。 (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钙盐(不含硫元 素),请写出这种钙盐的化学式 ;( 2)下面是同学们对 实验的一些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说错了。 甲同学:“生成的部分气体聚集在鸡蛋的表面上,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 ” 乙同学:“鸡蛋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前浮力大于重力。 ” 丙同学:“杯中溶液的质量会比原先减小。 ” 丁同学:“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鸡蛋的质量减小。 ” 提示: 条件开放型试题 例题讲解 13 右图为某营养成分在血液中的变化情况, 分析并说明下列问题: 此营养成分为 ______________; 从 C到 D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血液中营养成分很多,来自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我们学过的有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等。 从图表可知:此营养成分在血液中可以调节。 而我们学过的 可以由神经系统和激素来调节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 条件开放型试题 例题讲解 14 如图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 O2和 CO2含量 的变化情况。 若横轴中的 A段为组织内毛细 血管,则 b为 _______ 气体的变化曲线。 曲线 b所表示的气体在 C段血管处迅速升高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气体交换这一知识点以及对图表的解读能力。 人体内的气 体交换分为:组织内气体交换和肺泡内气体交换。 在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 换,血管中氧气的含量减小、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中考复习讲座浙教版
相关推荐
量 M千克 重锤升起 高度 h米 铁钉进入泡沫塑料 深度 x (米 ) 1/x、米1 x2(米 2) 1 2 3 4 5 6 (3)分析比较表中第二列、第三列及第四列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重锤质量 m(千克) 重锤升起 高度 h(米) 铁钉进入泡沫塑料 深度 x (米 ) 1/x(米1) x2(米 2) 1 2 3 4
==== ⑸ 互为补角 : 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 ,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 A 、 ∠ B 互为补角 ==== ⑹ 同角 (或等角 )的余角相等;同角 (或等角 )的补角相等。 ⑺ 对顶角 : 对顶角相等。 [例 1]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 A. 延长直线 AB B. 延长射线 OA C. 延长线段 AB 到 C,使 AC= BC D. 延长线段 AB 到 C,使 AC= 3AB D [例
53)3(2 xx63)3(2)3(5 xx解: 9)3(3 x33 x0x.)2 0 0 63(2 0 0 77,23)2 0 0 63(5的值求代数式已知 xx1202035)20203(532)20203(5
A. 整个校园 B. 校园里的全部菊花 C. 校园里的全体师生 D. 校园里的全部生物 A 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 A、 阳光 → 草 → 兔 → 狐 B、 田鼠 → 蛇 → 鹰 C、 植物 → 鹿 → 山羊 → 狼 D、 植物 → 田鼠 → 蛇 → 鹰 在一个成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中 , 对保持生态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10.( 05) 今年 4月 , 肯德基的 “ 苏丹红 ”事件惊现中国。 “ 苏丹红一号 ” 含致癌物质 , 其化学式为 C16H12N2O。 下列有关叙述 , 正确的是 A. “ 苏丹红一号 ” 能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B. 苏丹红能导致细胞发生病变 C. “ 苏丹红一号 ” 是一种有毒的氧化物 D. “ 苏丹红一号 ” 的式量为 31 注重综合性 某物体悬浮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