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学期运动与力单元复习内容摘要:
• 1米= 10微米。 1分米= 10厘米。 • 1厘米= 10毫米。 1毫米= 10微米 . 2.正确使用刻度尺 • “三看”: 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零刻线的位置 ,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 ;三是观察它的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 零刻线通常作为长度测量的起点,零刻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小刻度值就是刻度尺上挨得最近的两条刻线之间的距离。 • “三放”: 一应使刻度尺的 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 ;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其它刻线作起点,二是刻度尺应 沿 被测长度方向放 .三是使刻度尺 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 • “三读”: 视线应 垂直于刻度尺 ; 读数要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记录测量 结果由数字和单位 两部分组成. • 单位 • 测量结果 准确数字 • 数字 • 估计数字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 ( 1)累积法 用一般的刻度尺是不能直接测量出一些尺寸很小的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的 ,但如 果把很多这样相同尺寸的物体累积起来 ,用刻度尺能够测量出累积起来后的总量 ,再用 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 ,就能得到每一个物体原来的长度或厚度 .例如用累积法可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或测量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 . • (2)替代法 用替代法可以较方便地测量出一些曲线的长度 ,例如测圆形花坛的周长 ,测运动 场的弯道处长 . • (3)平移法 用平移法较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 误差与错误 • 误差 是 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 可以减小误差的立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初三物理上学期运动与力单元复习
相关推荐
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 为什么。 答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起重机 的机械效率是 60% 它表示什么意思 ?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 60%,另外的 40%是额外功 . 离心式水泵 60%- 80% 柴油机 28%- 37% 起重机 40%- 50%
的是( ) A、撑杆跳时运动员对杆子的压力 B、跳水时人对跳板的压力 C、射箭时手对弓的拉力 D、射击时火药对子弹的推力 2020年 10月 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飞行活动的国家,小伟看了报道激动地说,他长大了也要到太空中去,还要把看到的景色画下来,你建议小伟带支什么笔去呢。 A、钢笔 B、铅笔 小迷糊放学回家的途中,脚被石头绊了一下
凸透 1 凸透 2 成像 1 成像 2 凸透镜成象特点: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UV fU2f,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V ( U=2f,V=2f倒立等大的实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异侧 物越近像越远 物像同侧 例 1:在一根长 350米的直铁管里灌满水,在铁管的一端碰击一下,人在另一端最多能听到几次碰击声。 先后从哪里传播而来。 例 2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上课 ,以教室为参照物 ,你们是 的 ,以太阳为参照物 ,你们是 的。 以窗外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 ,你们是 的。 静止 运动 运动 经验总结 :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的速度是否相同 ,如果速度相同 ,则物体是静止的。 如果速度不同 , 则物体是运动的 . 五 . 习题训练 : 1. 我同你们的运动和静止问题。 2.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 ,船上坐着一个人
、天平的使用 铭 牌 天平的调节(测量前)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左右旋转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处于水平位置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质量的测量 将 被测物体 放在 左 盘中。 用 镊子 向 右 盘中添加 砝码 ,当加减砝码时天平还不能平衡,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水平。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总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 将物体取下,将砝码用镊子放回盒内
则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否则砝码会生锈,弄脏,测量不够准确。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上。 否则会腐蚀天平的托盘,损坏天平。 注意观察天平标尺上的零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