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内容摘要:

一种表现。 四、八股取士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这种考试制度曾经为隋唐等朝代选拔了不少有识之士,辅佐皇帝执掌朝政,不仅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但是到了明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的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 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 --顾炎武 六、靖难之役( 1399- 1402年) 为巩固明朝天下,明太祖把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 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 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 (1360年 ),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生母是孝慈高皇后。 另一说法说他为妃子所生。 13991403年 朱棣 明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