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流程内容摘要:
框架 机油收集器支架 机油收集器总成 隔板 M6 12 六角法兰面螺栓 机油收集器法兰面支架 机油收集器、隔板的安装 油底壳总成的装配 用乙醛清洗油底壳和框架的安装面,在框架上机油泵出油口处装一只椭圆的密封圈,在框架与油底壳相连的油底壳油道孔口处安装一只“ O”形圈(φ 22 ),再装上两只定位销(φ 6 10)。 油底壳主油道上装两只丝堵( M18,装配前涂“乐泰 243 胶”),拧紧力矩为 20+5Nm。 放油螺塞( M16 )加铜垫片拧紧,扭矩为 25177。 3Nm。 出油口 、 进油口 、 螺塞 M18 、 放油螺塞 M16 图 11 油底壳外观图 6 油底壳总成的安装 8 在框架四周与油底壳结合面上涂“乐泰 5910 胶”(注意胶要涂在油底壳安装螺栓孔的内部)合上油底壳。 在压合之前先拧上 18 只 M7 25, 7 只 M7 95 的油底壳螺栓。 然后用尼龙锤敲合紧,先预拧紧螺栓 使其足够压合,最后拧到扭矩: 15+3NM。 油底壳螺栓拧紧方法: 1)多轴拧紧方法,同时将 25 个螺栓拧紧至 15+3Nm; 2)单套筒扳手拧紧法,从中间按照顺时针方向向两侧顺序拧紧。 图 12 油底壳的安装 9 短缸体总成气压试验 39。 当活塞连杆总成、曲轴、机油泵带前油封总成,后油封总成,机油收集器总成,水泵总成和油底壳总成装配到缸体上后,称为短缸体总成,需要进行气压试验,试验规范如下: 注入气体压力: bar 气试压力,泄漏量< 30cm3/min。 气缸盖带气门机构总成的装配和安装 气缸盖总成的选择 缸盖毛坯及加工均相同,总成不同,二者的 不同在于凸轮轴第一轴承盖不同(见图 13)。 凸轮轴第一主轴承盖 凸轮轴轴向间隙的测量 装上第一轴承盖,将磁性百分表固定在缸盖上,用手前后推动凸轮轴,测量凸轮轴轴向间隙 -。 气门弹簧下座、进气门和排气门、气门油封的安装 进、排气门的区分 发动机为四气门结构,其中的进气门头部的面积要略大于排气门头部的面积。 1)在安装前,测量气门导杆孔及气门杆部的直径(恒温下保持 24h 后测量); 2)清洁缸盖各个油道及内腔 ,检查全部的油道都是畅通并且接口部位无毛刺。 拆下各道凸轮轴盖,检 查凸轮轴座及液压挺杆孔的油道是否畅通及有无毛刺; 3)用无纺布或绸布将进排气门擦净后,在气门杆部及气门导管孔内及气门座圈上涂上少量机油;然后将进气门和排气门按示意图的位置装入缸盖内。 进气门杆部和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为 +~ +,排气门杆部和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为 +~ +; 进排气门的安装 4)缸盖翻转 180 度。 在气缸盖导管端套压气门弹簧下座(光面朝向缸盖 ),气门弹簧下座底 平面应贴在气缸盖上; 5)在气门油封的唇口和气门杆部涂上润滑机油,将保护套通过气门杆端部装在气门上,将 气门油封总成通过保护套装在气门杆上,用压套及手锤轻轻敲打,将油封装到位; 6)然后旋转气门,去除毛刺利于密封。 将装配完气门油封的缸盖装卡在工作台上,将气门锁块压装工具固定在该缸上平面上,装上气门弹簧及气门弹簧上座,将压头放在 上座上,压下气门弹簧,用镊子将气门锁块装配在锁块槽内。 钢球和节流螺栓的装配 两只节 流螺栓穿铜垫片装在缸盖前端的主油道中。 扭矩: 15+3Nm。 缸盖后端面两主油道工艺孔内压装钢球(φ )。 针对 CBR VVT 在缸盖进气侧前端第一主轴承座下的工艺孔内装机油温度传感器,对于 NA LC 则是装一油道丝堵,拧紧力矩均为 20+4Nm。 液压挺杆的安装 在液压挺杆的外表面、底平面和气缸盖挺杆孔内表面加发动机机油。 摇臂和液压挺杆通过 连接卡簧装配在一起,将液压挺杆的柱塞朝上(见图 16 所示),装入挺杆孔内,液压挺杆与气缸盖孔的配合间隙为 +~ +。 摇臂挺柱 图 16 液压挺杆、气门摇臂的安装 气门摇臂安装 把挺柱的头部卡在摇臂的凹槽内,摇臂的另一端放置于气门杆的小端上 凸轮轴总成的安装 : 拆下第 1 和第 2~ 5 轴承盖并按顺序放好,在凸轮轴凸轮和轴颈外表面加发动机机油,同时在缸盖凸轮轴轴承孔内加发动机机油。 手工放置进排气凸轮轴(注意进、排气凸轮轴的区别)。 按照轴承盖上的记号重新合上第 2~ 5 轴承盖(轴承盖定位销定位,最新设计),在上面装好 16 只螺栓( M6 30),将专用工具固定在缸盖的上部,分别压紧进气和排气凸轮轴,同一轴承盖上的两个 螺栓应同时拧紧,拧紧扭矩为 177。 排气凸轮轴 、 进气凸轮轴凸轮轴总成的安装 第一凸轮轴轴承盖、凸轮轴前油封、凸轮轴相位器控制阀的安装 , 1)检查第一凸轮轴轴承盖及上面的 油道,检查完毕将第一凸轮轴轴承盖反放在工作台上,在下面垫上软木 . 2)针对 CBR VVT 的第一凸轮轴 .轴承盖,将 VVT 控制阀油道的滤网放在进油口内,用压套和榔头将滤网装配到位,滤网的顶部应低于第一轴承盖的下平面,两者为过盈配合,注意滤网口和凸轮轴孔两侧不能涂胶(对于 NALC 则无此结构)。 在第一 )轴承盖 的底平面均匀涂 “乐泰 574 胶”,将轴承盖通过两只空心定位销装在缸盖上,在第一主轴承盖上装上四只 M6 30 的螺栓;拧紧第一凸轮轴轴承盖紧固螺栓,扭矩为 11Nm。 图 18 凸轮轴前油封的安装 3)装上进、排气凸轮轴油封,将两个凸轮轴油封分别压装到第一道凸轮轴孔前端的油封孔里。 并在油封唇口处涂上机油; 4)针对 CBR VVT 将进、排相位器控制阀分别装在缸盖第一轴承盖上的安装孔内,注意 在装配前要将 控制阀的密封圈涂上一层机油。 装上控制阀固定内六角螺栓( M6 15),并拧紧 到规定力矩: 8+3Nm。 控制阀和第一主轴承盖的配合间隙为 ~(对于 NA LC 则无此结构)。 凸轮轴油封安装后,测量凸轮轴的旋转力矩,最多转多少周后的旋转力矩应为多少 Nm max。 凸轮轴油封安装后,要进行真空度试验来测量油封泄漏情况,试验规范待定。 第一主轴承盖相位器控制阀的安装 进排气歧管双头螺柱的安装 进气歧管双头螺柱有 9 个,排气歧管双头螺柱有 9 个。 进气管双头螺柱为 M625,扭矩 3+2Nm。 排气管双头螺柱为 M8 46,扭矩 12+3Nm。 进气侧螺栓 排气侧螺栓 图 20 进排气歧管双头螺柱的安装 将一只φ 30 的碗形塞压装在缸盖前端面的水套出沙孔中,碗形塞低于端面 5~ 6mm。 气缸盖带气门机构总成和气缸垫的安装 1)检查缸盖总成下表面有无磕碰伤及缺件现象,并清洁下表面; 2)检查汽缸盖垫片(注意气缸垫较厚的一。发动机装配流程
相关推荐
应分层实施,分层厚度视土质不同而定。 ( 8) 破桩后,桩顶锚人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无规定时,桩径 (边 长 )大于或等于 400mm 时,取 100mm;桩径小于 400mm 时,可取 50mm;桩顶应凿成平面,桩顶上的浮泥、破裂的混凝土块要清除干净。 ( 9) 成桩结束 后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检测数量和方法由设计单位书面方式确定。 若设计无要求时,则应符合以下要求:
图 三 7 电感测试电路 电阻 、 电容 、 电感测试仪的软件设计 KEY1 C 测量程序的选择 KEY2 R 测量程序的选择 14 KEY3 L 测量程序的选择 主程序流程图 在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的设计中,便于直观性,在数码管上显示被测参数的选择,被测参数各个灯的选择以及具体设置。 通过三个按键 KEY1, KEY2,来进行灵活控制,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插入被测元件,用 ARM
应答,无错误标志); *支持热插拔(无干扰软件驱动位速检测); *硬件禁止 CLKOUT输出。 下面只介绍 Basic CAN模式,对于 Peli CAN模式请查看参考文献 [1]。 SJA1000复位,默认为 Basic CAN械,或者通过时钟分频寄存器的 CAN模式位来选择模式。 此位清零时,为Basic CAN模式;置位时,为 Peli CAN模式。 在 Basic CAN模式下,对
证其安全有效。 ( 12)做好施工场地的沿途保卫工作,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场地。 ( 1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并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 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要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 14)建立防洪和防气象灾害机制,重视水情和气象预报,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 15)设置必要的各类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的要求
采购信息、见证人员信息等备案信息汇总到施工单位。 (三)建设工程办理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前(轨道交通工程为竣工备案前),施工单位应通过采购备案系统确认建设工程材料 和设备 采购备案的申报完结。 申报完结确认后,备案信息将不可更改。 ( 四 )采购的产品信息或合同内容发生变更的,施工单位应按照本通知第五条第(一)、(二)款规定程序变更备案信息。 六、施工单位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性的检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0 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11 认真落实“设备维修保管制度”和“医疗设备仪器的安全使用措施”,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保证设备仪器的功能完好,保障医疗安全。 12 建立 24 小时电工值班制度,保证二路供电。 经常检修备用电源设备,若遇停电,必须在 5 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 五 医疗文书书写与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