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钢支撑施工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囹通过牛腿固定到围护结构。 牛腿与围护结构通过高立柱、钢围囹施 工 型钢支撑加工 施加预顶力形成支撑体系 监测 下部支撑施工 支撑拆除 4 强度膨胀螺栓或预埋钢件焊接连接与钢围囹焊为一体。 3) 当支护结构为连续墙时可不设钢围囹,型钢直接支撑在连续墙预埋钢板上;当支撑在帽梁上时也可取消钢围囹。 3 钢支撑拼装 1) 待支护结构立柱、钢围囹施工验收完毕,并且土方开挖至设计支撑拼装高程,开始进行刚支撑拼装,采用吊车分段将钢支撑吊放至设计标高,并按照节点详图进行拼装。 2) 将钢支撑一端焊接在钢围囹上,另一端通过活接头顶在钢围囹上。 3) 钢支撑拼装组装时要求两端高程一致,水平方向不扭转,轴心成一直线。 4 加预顶力形成支撑体系 1) 施加预顶力应根据设计轴力选用液压油泵和千斤顶,油泵与千斤顶需经标定。 2) 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顶力。 3) 钢支撑施加预顶力时应在支撑两侧同步堆成分级加载,每级为设计值 10%,加载时应进行变形观测。 如发现实际变形值超过设计边形值时,应立即停止加荷,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4) 钢支撑预顶锁定后,支撑端头与钢围囹或预埋钢板应焊接固定。 5) 为确保钢支撑整体稳定性,各支 撑之间通常采用连接杆件联系,系杆可用小断面工字钢或槽钢组合而成,通过钢箍与支撑连接固定。 5 监测 1) 钢支撑水平位移观测:主要适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点埋设在同一支撑固定端与活端头处。 2) 钢支撑绕曲变形检测:包括水平挠曲变形和竖向挠曲变形,观测点设在端部及跨中,跨度较大的支撑杆件应适当增加测点。 3) 立柱竖向变形监测:测点布设在立柱顶部,使用水准仪进行监测。 4) 水平位移、挠曲变形、立柱竖向变形监测在基坑支护过程中应每天测量一次,基坑土方开挖至基槽底、基坑变形稳定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频率。 5) 钢支 撑的轴力监测 ( 1) 钢支撑轴力测试采用测力计,测力计安装在钢支撑活接头一端,每层均应布设测力计。 ( 2) 轴力测试前 对测力计进行校验并读初始数值,开始时每天读两次,土方开挖至槽底,可三天或一周读一次。 6) 对各项检测记录应随时进行分析,当变形数值过大或变形速率过快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基坑支护安全。 6 下部支撑施工 同以上步骤。 7 支撑拆除 支撑拆除应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拆除顺序应与支撑结构的设计计算工况相一致。 5 质量标准与控制 支撑系统所用钢材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30205 的要求。 5 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 J81 的规定。 钢支撑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 表 钢支撑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 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 允许值 ( mm) 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 支撑位置:标高( mm)平面( mm) 30/100 水准仪用钢尺量 预加顶力( KN) 50177。 油泵读书或传感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