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城建筑特色及风貌控制规划精品文档内容摘要:

墙面:以灰色为 主 色调, 其他 装饰 色调为互补色 (如:棕红色、青灰色、 白色及其他) ; 在适当位置 可以 勾画具有传统 图案、民间绘画图案、盘瓠图案、长寿象形图案和体现木体 构件 的柱梁装饰 等 图案。 13 (二) 城市风貌规划控制 将县城分为 “城东 盘瓠苗族文化区、 城西 长寿文化区、老城改造 综合 区 ”。 城东盘瓠苗族文化区: 主要 体现盘瓠苗族文化特色, 打造盘瓠苗族文化基地, 展示盘瓠苗族的历史渊源和传统 文化特色 ,作为我县城市旅游的亮点之一。 该区域又划分为“ 现代兼 苗族 特色的行政中心区域、盘瓠特色的古香 古色的小街小巷区域(漫水村) 、现代兼民族特色的商业住居区域 ”。 结合以上 确定的“ 建筑风格 ” ,将 城东新区 建筑特色 规划控制 方向如下: ( 1) 行政中心 建筑特色方向 : 麻阳现在的行政办公区基本沿富州路分布。 城东新区建成后,麻阳新的行政办公区将搬迁至城东新区。 行政办公区是城东新区的中心地标,强调正式、庄重、自然、朴素、内敛的风貌氛围 和 南北向空间序列和方正、严谨的建筑空间布局;塑造严谨有序的几何图形与自然交汇融合的独特环境。 行政办公区形成 14 一定的活动集散点,以缓和空间上的压迫感,主体建筑轴线 是南偏西 ,建筑物高度控制前低后高,保持一定的空间视线。 在主要行政办公区前布置公共广场、 盘瓠苗族 文化苑、湖岸公园等,建构城东新区标志性空间节点和意象。 ( 2) 盘瓠民族文化村(漫水村) 建筑特色方向 : 以盘瓠庙为中心 ,将漫水村区域建成 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 步行 小街小巷, 临街 15 面装饰充分体现苗族特色; 着重在房屋的屋面檐口、 门窗 墙面装饰 ,颜色以 灰色为主调, 配以白色 、 棕红色、 青 灰色 或其他色调 线条装饰。 16 (以上 效果图 为参考图案) 城西长寿文化区 以长寿文化为主, 在 苗族特色 建筑风格上 展示长寿文化元素, 作为我县城市旅游的亮点之一,充分 体现 “长寿名邸、苗乡麻阳” ; 在该区域的建筑、小品雕塑上处处体现“福、寿” 元素 和苗族元素符号。 例如:倒贴“福”字,表示“福到”之意;悬挂 “ 福 、 寿 ” 内容的对联 ; 各种建筑的柱、梁、枋、脊、栏、檐等,刻以日、月、云、雨、麒麟、狮、虎、象等,取吉祥、威猛、祛邪之意,引人注目,寓意着人们长寿百年,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 ;对道 路、亭阁、溪水、小品、花草树木等等 处处都 体现 “寿” 的文化元素。 长寿图案 元素符号参考 方案 如下 : 17 寿坛 百寿图 双百寿图 屋檐上的百寿图 五福捧寿 云兽石 18 千寿龟 寿龟 寿龟艺术品 书法“龟寿” 仙鹤 寿极仙翁 19 老城改造综合区 ( 1) 对 临街、临河 新建的建筑按照民族特色严格控制屋顶、檐口、门窗、墙面 及其 色调,统一风格模式 ; 而 对已建成的建筑 , 按照民族特色 的 要求 逐步进行改造整 治。 改造重点是门窗、屋檐、墙面和色调 (下同) ; ( 2) 对 近期 建成的小区建筑,有条件的可以改造,没有条件的暂时保留原状 ; ( 3) 对旧城片区内的居民户、棚户区,原则上进行统一开发建设, 若需原 址改造新建的房屋按照民族特色风格的统一外观要求建设,保持全 城 风格 风貌 统一; ( 4) 靠近河边的区域,为保证视线景观需要,要求以低层低密度 建设 为主 ,彰显浓厚的民族特色风格 ;位于山坡上的 建筑 不宜建高层,以免影响山体的自然轮廓 线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 建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