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习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策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内容摘要:

临时 党支部的情况下 ,如果条件许可 ,大部分被调查者 (64%)同意转到实习单位 ,33%的流动党员明确表示 不 同意转接 ,3%的被调查者对此认为无所谓 .学校可 根据实际情况 ,与实习单位进一步沟通 ,建立合理的 实习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 (七 )党员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渠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党内组织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 样化 ,年轻一代的学生党员对组织活动的形式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 . 选择定期组织社会实践的 117 人占 81%。 选择网上学习有 53 人占37%。 选择典型人物作报告为 47 人占 32%.可见这些学习方式较受欢迎 . 通过何种渠道来组织活动 ,是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直接影响活动效果 ,在调研中 , 55%的同 学选择以流动党员 群来参加组织活动 ,36%的同学选择建立流动党员网上之家 ,进行交流学 习 ,7%的党员选择飞信的方式 ,只有 2%的党员选择常规性的民主集中学习 . 二 ,实习党员所在实习单位的管理现状 为全面了解实习生流动党员实习工作情况 ,更好地做好实习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建立更加科学的 实习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模式 ,调研组通过走访 ,电话访问等形式深入了解实习单位对实习生流动党员管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走访了 13 家企业 ,其中酒店 7 家 ,机场 ,航空公司 4家 ,房地产公司 2 家 .走访的 13 家单位中 ,国有企业 有 6 家 ,外资企业 4 家 ,民营企业 2家 ,私营企业 1家 .调查发现 , 国有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党组织 ,民营企业有部分单位设立了党组织 ,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基本上 不设立党组织 . 国有企业在招聘时较关注学生的党员身份 ,在实习期间会主动邀请实习生流动党员参加企业的党组 织活动 ,个别企业 (如上海某酒店 )特别重视实习生流动党员的管理 ,同意将实习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 入企业 ,纳入企业党组织统一管理 .在走访中 ,调研组与一家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在校 79 企共管实习生流动党员一事上达成共识 ,承诺共同探索管 理实习生流动党员的有效途径 .在调研中我们 发现 ,外资企业 ,部分民营和私营企业虽然淡化学生党员身份 ,但非常重视学生的品质和能力 ,认为学 生党员往往是在校期间能力突出 ,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的学生 ,应该鼓励他们在实习基地使其继续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 . 三 ,实习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对策建立与分析 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 党员 ,在价值多元化 ,利益多样化的影响下 ,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 了变化 ,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一元思维转向多元思维 .作为高职院校党组织 ,必须审时度势 ,掌握 实习生党员的思想动态 ,做好对实习生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 ,按照 ”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 ,有利于加强 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 ”的原则 ,不断完善和创新实习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 . (一 )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强化党总支对实习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意识 党建工作的关健 .高职院校 的 学生党务工作主要是由系部的党总支书记负责 ,系团总支与辅导员参与的工作体系 .学生党建工作者队 伍存在着人数不足 ,经验不足 ,稳定性不够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针对这 些问题 ,一是要尽快配齐党务干部队伍 ,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 二是可以尝试聘请退休的有党务工作经 验 ,愿意发挥余热的老同志 ,来担任组织员工作。 三是要充分发挥在校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 .建立 ”传 帮带 ”的组织发展工作网络机制 ,让优秀学生参与到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 . .一是建立登记制 度 .建立《实习生党员档案》 ,记录实习生 党员的实习时间 ,地点 ,联系方式 ,实习概况等基本信息 ,全面掌握实习生流动党员的情况。 二是建立 《实习生党员活动证》管理制度 .统一制作实习生党员活动证 ,由学校党委负责登记 ,发放 ,查验 ,更 换。 三是建立实习生党员定期联系制度 .学校党支部在实习生党员外出前与其谈话 ,定期联络 ,掌握动 态。 四是建立与实习单位党组织定期沟通制度 .了解实习生党员在单位的表现 ,实习单位党组织在实习 期结束后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党组织反馈流动党员的表现情况 ,党组织把反馈意见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评 选先进的依据。 五是走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