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1”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内容摘要:
限,所以就需要我们主动的打开一个缺口,寻找好切入点。 ( 6)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机会不多,在对专业或者课程还没有感性认识的之前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较差; 三、 “ 1+1”课程模式改革的建设方案 ( 1)寻找“ 1+1”合作双方互赢的利益平衡点 ① 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要求学校双师型教师平时“苦练内功”,珍惜去企业学习锻炼的每一次机会,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弥补企业失去的利益。 ② 通过增加其他合作项目,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如果校方双师型教师通过努力,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此时,校方应主动寻找企业的其他需求。 如发现企业需进行员工 专业培训,校方就应该主动要求与企业合作,以本项目的让利来弥补企业在前一项目中利益的失衡,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利益的平衡。 ( 2)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 ① 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加入并认真做好“认识实习”环节,并且企业性质要有针对性、广泛性; ② 暑期社会实践具有专业性:利用暑假的时间,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派遣学生到对口企业锻炼,并选派专业教师带队,实行“ 1+1”管理。 ③ 举办“企业杯”专业技能竞 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如:“亚龙杯”、“三菱自动化杯”等)的专业技能竞赛,以发放奖金、奖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调动学生苦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达到校企互惠互利。 ④ 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跟随企业技术人员学习。 ⑤。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1”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
相关推荐
临时 党支部的情况下 ,如果条件许可 ,大部分被调查者 (64%)同意转到实习单位 ,33%的流动党员明确表示 不 同意转接 ,3%的被调查者对此认为无所谓 .学校可 根据实际情况 ,与实习单位进一步沟通 ,建立合理的 实习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 (七 )党员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渠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党内组织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 样化 ,年轻一代的学生党员对组织活动的形式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 .
作任务实施教学过程。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对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其分为 9 个不同的检测项目来介绍,理论知识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在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分组演示,独立操作,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缩短学生在临床检验科室 实习时的适应期,实现毕业生就业的 “ 零适应期 ”。 本门课程实践性较强
学组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和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 3. 微生物的 细胞的 结构 与功能,动 植物 的 细胞 、 组织、系统 的 结构 与功能。 4. 植物、 动物、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 式。 5. 动 植物、微生物代谢与生长发育规律。 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 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6. 动 植物、微生物生态学知识。
迫。 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第九类
in c o s2 , cos sin2 . 6 s in c o s2 , c o s sin2 . ( 3 ) 若 o x 2, 则 s i n x x t a n x( 2 )( 1 )| s i n x | | c o s x ||c o s x | |s i n x ||c 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