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1”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内容摘要:

限,所以就需要我们主动的打开一个缺口,寻找好切入点。 ( 6)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机会不多,在对专业或者课程还没有感性认识的之前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较差; 三、 “ 1+1”课程模式改革的建设方案 ( 1)寻找“ 1+1”合作双方互赢的利益平衡点 ① 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要求学校双师型教师平时“苦练内功”,珍惜去企业学习锻炼的每一次机会,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弥补企业失去的利益。 ② 通过增加其他合作项目,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如果校方双师型教师通过努力,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此时,校方应主动寻找企业的其他需求。 如发现企业需进行员工 专业培训,校方就应该主动要求与企业合作,以本项目的让利来弥补企业在前一项目中利益的失衡,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利益的平衡。 ( 2)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 ① 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加入并认真做好“认识实习”环节,并且企业性质要有针对性、广泛性; ② 暑期社会实践具有专业性:利用暑假的时间,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派遣学生到对口企业锻炼,并选派专业教师带队,实行“ 1+1”管理。 ③ 举办“企业杯”专业技能竞 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如:“亚龙杯”、“三菱自动化杯”等)的专业技能竞赛,以发放奖金、奖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调动学生苦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达到校企互惠互利。 ④ 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跟随企业技术人员学习。 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