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节水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濉溪县杨十楼北 ,是南沱河支流。 经永城县赵王庄东进入濉溪县 ,流经潘刘庄、翟桥到秦桥入宿县。 1951 年治理南沱河时 ,在县境内的洪河头将巴河堵死 ,把上游截入洪河 ,翟桥以下改称新北沱河。 今巴河 ,自洪河头开始至翟桥。 1974 年冬疏浚小运河时 ,使巴河西段来水与王引河改道段相通 ,排入南沱河。 受益范围有溪河、王堰、小城、徐楼、洪河头。 浍河水系 1.?浍河 浍河 ,古名涣水 河 ,又名浍水 ,是淮河支流。 (《述异志》 :“睢涣二水 ,谓之浍水。 ”《清史稿 ?地理志》 :宿州南“涣水 (误为澳水 ),一名 水。 今名浍水。 ”《水经 ?淮河注》 :“涣水又东迳 ?县故城南 ,昔吴广起兵日 ,使葛婴下之。 )自河南开封东分蒗荡渠水东南流 ,永城西故迹久。 今浍河源于河南省商丘西北曹楼 ,流经夏邑、永城、濉溪、宿州、固镇 ,至九湾入香涧湖与 ?河汇流。 浍河为天然河道 ,两岸无堤防 ,境内自古城至黄沟口长 64 公里。 东至五河县汇入沱河后称崇潼河。 经江苏峰山切岭入窑河 ,入洪泽湖 ,全长 300 公里。 受益范围有半铺、南坪、蒋湖、太平、孙疃、童亭、韩村、高皇、沈圩、临涣、湖沟、祁集、朱庙、岳集、古城、陈楼、朱口等。 泡河是浍河支流 ,发源于河南省商丘谢集乡张祠堂村。 流经商丘、虞城、亳州、永城、涡阳、濉溪 ,在临涣镇汇入浍河 ,全长 175 公里。 受益范围有沈圩、湖沟、临涣、高皇。 新北沱河 ?河 北淝河 1.?新北沱河 新北沱河是淮河支流 ,汇入该河的大沟 10 条。 新北沱河于1965 年春在大秦闸上游堵死截源 ,从堵口至蔡桥成为濉溪县排内水的河道。 受益范围有赵集、秦楼、古饶。 ?2.?河 ?河是淮河支流 ,发源于濉溪县白沙镇潘庄西。 经宿县、怀远、固镇到九湾与浍河汇流 ,经香涧湖、 ?潼河流入洪泽湖。 汇入 ?河的大沟 15条。 受益范围糟坊、双堆、罗集、三和、芦沟、忠阳、任集、界沟、白沙。 ? ,发源于河南省商丘附近 ,流经亳州、涡阳、蒙城、濉溪、怀远、五河 ,在沫河口汇入淮河 ,全长 226 公里 ,成为濉溪县南端与怀远县分界河。 1950 年冬 ,将上游清宫集以上来水截入 涡河。 1954 年在下游曹家畈筑拦河坝 ,另开淝 ?引河 (后改称新淝河 ),将淝水改入 ?河。 受益范围有濉溪县陈集。 地下水 :我县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 m3,其中 :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在 150210m 之间 ,含水层厚度在 4060m 之间 ,易开采 ,是人饮及灌溉的主要水源 ,可开采水量 629万 m3。 深层承压水埋藏深度在 600m以上 ,含水层厚度在 20m左右 ,全县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不易开采。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m3,均为可开采利用的水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370m3。 根据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及 水利工程建设经验 ,我县潜层地下水及地表水无高氟、高砷及苦咸水现象 ,水质良好 ,符合生活饮用水及灌溉卫生标准 ,均可开发利用。 耕地、种植结构项目区共有耕地 160 万亩。 首先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种植 ,太别是苗木繁育、瓜菜生产 ,经过不懈努力该地区已经成为本县的油料生产和瓜菜生产基地。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也为该县产业结构调整作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已使项目区的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种植结构由原来的 8:2 调整为 4:6。 随着水利设施建设 ,当地的农业种 植结构还将得到进一步调整 ,预计到 2020 年 ,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将调整到 3:7。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 :干旱、洪水、霜冻等 项目区位于长期以来干旱频繁发生。 在过去的十年间 ,基本上是十年一大旱 ,三年一小旱。 特别是 1998 年出现的一次长达 4 个月的旱情 ,致使项目区 80%左右的农田减产。 由于项目区南部双堆集镇 ,地势低洼 ,长期受洪水影响明显。 一遇洪水就被洪水冲毁 ,不仅使大量耕地损失严重 ,而且经常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另外 ,霜冻也是当地主要灾害之一。 特别是晚霜 ,每年刚刚开春 ,都 会出现霜冻 ,群众提早培育的菜苗、果苗受霜冻影响 ,轻则被冻伤 ,重则冻死绝收。 社会经济状况 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 ,东临宿州市 ,南接蒙城县、怀远县 ,西连涡阳县 ,西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 ,东北依淮北市。 总面积 1987 平方千米。 总人口 106万人 (2020 年 )。 濉溪县辖 10 个镇、 1个乡 :濉溪镇、临涣镇、南坪镇、百善镇、铁佛镇、刘桥镇、孙疃镇、韩村镇、双堆集镇、五沟镇、四铺乡。 共 24 个居委会、 413 个行政村。 面积 1987 平方公里 ,人口 106万 地处淮北平原中部 ,东北角有丘陵 ,最高点海拔 363 米。 ?、浍、沱、濉诸水流经县境。 年降水量 毫米 ,年均气温 ℃。 主要矿产有煤炭、铁矿石、铜、金等。 工业以酿酒、采煤、化肥、炼铝为主。 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特产有口子酒 ,口子糕点 ,老城羊肉汤 ,临涣棒棒茶、包瓜、腐乳 ,变蛋 ,水煎包 ,烧饼 ,鏊子烙馍 ,小磨香油等。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 ,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 ,为濉溪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耕地面积 220万亩 ,待开发的塌陷地 万亩 ,种养业种类多、产量大 ,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常年产量稳定在 90 万吨左右 ,牛、猪、羊、兔等家畜饲养量 300 万头左右 ,鸡、鸭、鸽等家禽饲养量 2200 万只以上。 劳动力资源丰富 ,目前全县有剩余劳动力 1015 万人 ,是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 ,劳动力成本较低 ,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灌区内用电、用水方便 ,农业网改造一期工程已完工 ,项目区周围有 10KV高压线路经过。 建筑物工程施工用水方便。 灌区所在地及附近地区可以保证钢材、水泥、木材的供应。 建筑材料砂砾石料从正宁长庆桥附近泾河河滩上开采。 四、水土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水资 源 :该县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 地表水 :濉溪县内河流属淮河流域 ,多顺自然坡降平行贯穿 ,浍河等主要河道两侧分布有泛滥堆积地貌。 主干河道有 11 条 ,其中行洪河道有新濉河、相西河、闸河、龙岱河、洪碱河、南沱河、王引河、包河、浍河、北淝河 10 条。 另有大沟 116 条 ,构成 5个水系 :濉河水系、南沱河水系、新北沱河水系、 ?河水系、北淝河水系。 我县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 万 m3,其中 :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在150210m之间 ,含水层厚度在 4060m之间 ,易开采 ,是人饮及灌溉的主要水源 ,可开采水量 629 万 m3。 深层承压水埋藏深度在 600m 以上 ,含水层厚度在 20m 左右 ,全县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不易开采。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m3,均为可开采利用的水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370m3。 根据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及水利工程建设经验 ,我县潜层地下水及地表水无高氟、高砷及苦咸水现象 ,水质良好 ,符合生活饮用水及灌溉卫生标准 ,均可开发利用。 供需平衡分区 本节灌项目供需平衡计算以区间地表水来水量与项目区灌溉需水量之间作供需平衡分析 ,确定地表水来水量能否满足设计水平年需水量的要求。 作 一个平衡分区。 节灌区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 (1)灌区作物组成及种植比例 项目区为新建灌区 ,现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 ,即小麦、玉米等 ,经济作物为辅 ,即烤烟、胡麻等。 其粮经比例为 8:2 (2)灌溉制度 灌区设定为自流灌。 根据灌区作物组成及种植比例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拟定粮食作物灌溉定额为 110m3/亩 ,灌水次数 2次 ,每次净灌水定额 50?60m3/亩。 经济作物灌水 2 次 ,每次灌水定额 50m3/亩 ,灌溉定额 100m3,综合净灌溉定额为108m3/亩。 现状灌溉制度见表 41。 ③灌 水率 根据拟定的作物灌溉制度 ,求出各次灌水率 ,根据灌水时间进行迭加 ,并做一定的修正 ,求得最大灌水率为。 ④灌溉用水量 采用已有的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η水。 灌溉用水流量由公式 w/ η水求得 ,式中 : Q??干渠设计流量。 q??最大净灌水率。 W??灌溉面积。 η水 ??灌溉水利用系数 项目区实灌面积 2500 亩。 经计算 ,整个灌区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