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测量方案内容摘要:
10000 的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作为主控制轴线。 主控制轴线,本工程布置成井格型,以利于工程测量放线。 本工程将 R 轴 向建筑物内位移 3m、 B 轴向建筑物内位移 、 6轴 和 19 轴 向建筑物内位移 组成井字形主 控制线, 主控制轴线点设立后, 以上楼层均由 主控制轴线点 用 激光铅垂仪 投射于施工楼层,由此 测量放线。 布置详附图一:主控制轴线布置图。 本工程因基础分多阶,在 基础垫层上 设置 主控制轴线点 长度量测不准及角度测量不好控制,因此根据工程实际,主控制轴线点 设定 在- 层 梁板上。 主控制轴线方向桩的设立:在主控制轴线点确立后, 主控制轴线点位 未 设立 之前, 应用经纬仪将主控制轴线方向测定在工程以外不受破坏 的地方 ,以便在 - 梁板砼浇筑后将 主控制轴线点 设定于 177。 - 梁板砼上,并在 基础放线时进行检测。 主控制轴线方向线同样标定在 工程以外不受破坏 的地方。 六、 单位工程用水准标高点的建立 各单位工程将依据水准基点进行标高控制点的抄测,标定在 临近建筑物的围墙 上。 测量标高控制点采用闭合线路进行,观测时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若闭合差小于 177。 5n 时,( n 为实测站数)或177。 20( I 为测线长度, KH为单位)时,即认为水准标高点引测精度符合要求。 82b22a9c7940a304157dd2e59b674849 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 4 七、 轴线测量 (一)、基础施工阶段轴线测量 基础、- 6 层、- 5 层 施工时,利用设定的主控制轴线,采用外测法向建筑物内投点,将主控制轴线投放到基础上,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其他轴线及细部尺寸,施测时,一般将经纬仪 置 于控制轴线点上, 参照设定的控制轴线将主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层面上,特殊地当控制轴线点难以架设仪器时,亦可利用控制轴线议程线将控制轴线点交会出,从面进行其它轴线和细部尺寸的放线。 (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轴线测量 主体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点的设定:主体结构施工时,根据主体结构平 面布置特点 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以基础施工阶段测定的控制轴线点为依据,尽量 选择便于上部结构施工时量距测角的位置重新 测定控制轴线点。 新控制轴线在施工 首 层结构后精确测定,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作为上部结构施工控制轴线基点的依据。 控制轴线点的埋设方法 :将控制轴线布置成“ 井 ” 字 型,在 首 层混凝土浇筑后,首先利用基础施工阶段测定的控制轴线进行放线,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将上部结构设定的轴线定位控制点标定,量距测角符合要求并经监理 工程师确认后作为主体结构施工控制轴线传递的依据。 主体结构施工控制轴线的传递: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对应于 首 层控制轴线点的位置预留 150 150 方洞,作为控制轴线点传递之用,控制轴线点采用“天底法”。 将激光铅垂仪置于控制轴线点上。 精确对中、整平后向上发出激光束,用投影把。高层建筑测量方案
相关推荐
置在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度不小于 3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小于 10米。 风管改变方向、变径或汇、分支路时,不宜采用箱式管件代替,当必须使用分配气流的静压箱时,其断面风速不得大于 ;各风管管件之间的间距宜有510倍管径的直管段 ;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超过 2m,安装时不应有死角或塌陷,柔性风管与设备的连接长度宜为 150300mm;风管接口距离墙面或楼面宜大于 150mm。
否 是 否 是 构件出厂控制 压型钢板安装 与土建专 业的中间交接验收控制 涂装材料控制 考察材料试验室 停止使用,等待检验。 审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防火材料控制 高强度螺栓控制 制定材料控制计划 钢板及型钢控制 焊接材料控制 施工单位是否报验 现场核实材料数量、检查外观质量、标识情况 是否需要复验 按批量见证取样 审查材料复验报告 同意使用并标识 材料是否合格 腿场。 已用于工程部分拆除。
壁柱模板 短肢剪力墙及薄壁柱模板采用 18厚木胶合板拼装,模板背楞采用 50 100木方 @250,水平横楞采用Ф 48 钢管(双钢管,第一道横楞距楼地面200)。 模板支撑采用架管和高强度对拉螺杆,螺杆直径Ф12,间距 ≤ 模板施工方案 7 600。 柱、剪力墙模板上、下处均必须背楞,下部端处,须加对拉螺杆,底部须加木方压脚,再用水泥砂浆堵缝,以免漏浆,最后加支撑以稳固整个模板
距离长,减少故障接触电压的效果并不好。 而用等电位连接线将分散的金属构件连接起来,可以有效的降低回路电阻,减少电位差。 总等电位联接的作用:它作用于整个建筑物,它通过总配电柜旁的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或接地母排将各导电部分互相连 通,使建筑内外露的可导电物体间的电位基本相等,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构件的电位差,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变化到 1 500 NTU时,其沉后水浊度保持在 2~ 3 NTU。 采用 ACTIFLO174。 工艺,只需要 10 min 就可以完成絮凝,只需要少于 20 min 的沉淀时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处理水质。 微砂加速沉淀工艺运行非常灵活,该工艺的开启和关闭相对简单,可以应付处理流量有很大变化的情况。 对于处理水质,则可以通过调节微砂的回流率来对付原水水质的突变 (如浊度峰值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