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内容摘要:

采取必需数量的原状土送试验室,对取得的土样在进行试验之前应妥善保存,使土样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尽可能保持不变。 ( 4) 室内配合比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的喷浆量或现场土样的情况,按不同含水量设计并调整几种配合比,通过在室内将现场采取的土样进行风(烘)干、碾碎,过 2~ 5mm筛的粉状土样,按设计喷浆量、水灰比搅拌、养护、力学试验,确定施工喷浆量、水灰比。 一般水灰比可取 ~。 为改善水泥土的性能、防沉淀性能和提高强度,可适当掺入木质素磺硫钙、石膏、三乙醇胺、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陶土、碱等外掺剂。 若试验之前土样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应调整为天然含水量。 ( 5) 试桩试验。 根据室内试验确定的施工喷浆量、水灰比制备水泥浆液在试验工点打设数根试桩,并根据试桩结果,调整加固料的喷浆量,确定搅拌桩搅拌机提升速度、搅拌轴回转速度、喷入压力、停浆面等施工工艺参数。 ( 6) 推土机、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清除地表 厚的种植土,杂物,并将原地面按设计要求整平,填出路拱。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作临时排、截水设施,并在施工范围以外开挖废泥浆池以及施工孔位至泥浆池间的排浆沟。 ( 7) 按设计要求完成施工放样,用木桩定出桩位, 用白石灰作出明显标识。 施工工艺 ( 1) 钻机定位。 移动旋喷桩机到指定桩位,将钻头对准孔位中心,同时整平钻机,放置平稳、水平,钻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 %。 就位后,首先进行低压( )射水试验,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 ( 2) 制备水泥浆。 桩机移位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 首先将水加入桶中,再将水泥和外掺剂倒入,开动搅拌机搅拌 10~ 20 分钟,而后拧开搅拌桶底部阀门,放入第一道筛网(孔径为 ),过滤后流入浆液池,然后通过泥浆泵抽进第二道过滤网(孔径为),第二次过滤后流入浆液桶中,待压浆时备用。 ( 3) 钻孔(三重管法)。 当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时,钻头在预定桩位钻孔至设计标高(预钻孔孔径为 15cm)。 ( 4) 插管(单重管法、二重管法)。 当采用旋喷注浆管进行钻孔作业时,钻孔和插管二道工序可合而为一。 当第一阶段贯入土中时,可借助喷射管本身的喷射或振动贯入。 其过程为:启动 钻机,同时开启高压泥浆泵低压输送水泥浆液,使钻杆沿导向架振动、射流成孔下沉;直到桩底设计标高,观察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 三重管法钻机钻孔后,拔出钻杆,再插入旋喷管。 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 泥砂堵塞喷嘴,可用较小压力( ~ )边下管边射水。 ( 5) 提升喷浆管、搅拌。 喷浆管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旋转不停,高压泥浆泵压力增到施工设计值( 20~ 40MPa),坐底喷浆 30s 后,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和试桩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钻杆。 若为二重管法或三重管法施工,在达到设计深度后,接通高压水管、空压管,开动高压清水泵、泥浆泵、空压机和钻机进行旋转,并用仪表控制压力、流量和风量,分别达到预定数值时开始提升,继续旋喷和提升,直至达到预期的加固高度后停止。 ( 6) 桩头部分处理。 当旋喷 管提升接近桩顶时,应从桩顶以下 开始,慢速提升旋喷,旋喷数秒,再向上慢速提升 ,直至桩顶停浆面。 ( 7) 若遇砾石地层,为保证桩径,可重复喷浆、搅拌:按上述 4~ 6步骤重复喷浆、搅拌,直至喷浆管提升至停浆面,关闭高压泥浆泵(清水泵、空压机),停止水泥浆(水、风)的输送,将旋喷浆管旋转提升出地面,关闭钻机。 ( 8) 清洗。 向浆液罐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高压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 并将粘附在喷浆管头上的土清洗干净。 ( 9) 移位。 移动桩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 10) 补浆。 喷射注浆作业完 成后,由于浆液的析水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使固结体顶部出现凹穴,要及时用水灰比为 的水泥浆补灌。 推荐的主要施工技术参数 ( 1) 单重管法。 浆液压力 20~ 40MPa,浆液比重 ~ ,旋喷速度 20rmin,提升速度~ ,喷嘴直径 2~ 3mm,浆液流量 80~ 100L/min(视桩径流量可加大)。 ( 2) 二重管。 法浆液压力 20~ 40MPa,压缩空气压力 ~。 ( 3) 三重管。 法浆液压力 ~ ,浆液比重 ~ ,压缩空气压力 ~ ,高压水压力 30~ 50MPa。 6 推荐使用的主要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 见表 2。 表 2 主要机具设备表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所用机具 单管法 二重管法 三重管法 高压泥浆泵 SNSH300 水流 Y2 型液压泵 20MPa~ 50MPa √ √ 高压水泵 3XB 型 3W6B 50MPa √ 3XB 型 3W7B 20MPa 钻机 工程地质钻振动钻 √ √ √ 泥浆泵 BW150 型 7MPa √ 空气压缩机 , 3m3/min √ √ 设备名称 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