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 CH3CH2OH+CH3COOH 42SOH浓 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 的作用 :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 ( 2)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总结: 七、酯 油脂 酯的结构: RCOOR′ 油:植物油(液态) :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 脂:动物脂肪(固态) : 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 是酯类物质。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 甘油 (丙三醇) 用途:( 1)食用( 2)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 八、糖类 1.分类 单糖:葡萄糖 、果糖: C6H12O6 糖类 二糖:蔗糖 (水解得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麦芽糖(水解得两分子葡萄糖): C12H22O11 多糖:淀粉、纤维素 (水解都得葡萄糖): (C6H10O5)n 几乎所有水果都含有果糖。 在所有糖中,果糖甜度最高,是最甜的糖,以下依次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 西瓜之所以吃起来很甜,就是因为西瓜所含的糖主要为果糖。 2. 性质 ( 1)葡萄糖 a. 银镜反应 :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 +3NH3↑+H2O(反应条件: 水浴加热 ) b.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 (红色) +2H2O c. 在人体内的氧化 :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d. 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 : CH2OH(CHOH)4CHO+ H2→ CH2OH(CHOH)4CH2OH e. 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 f. 发酵发应: CH3CH2OH 乙醇 CH3CHO 乙醛 CH3COOH 乙酸 CH3COOCH2CH3 乙酸乙酯 CH2BrCH2Br [CH2— CH2]n 聚乙烯 CH2=CH2 乙烯 证明葡萄糖的存在 : 检验病人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 ( 2) 淀粉 a. 水解 b. 颜色反应:与碘单质作用显蓝色。 九、蛋白质 1.组成元素: C 、 H、 O、 N等,有的有 S、 P。 2.性质 ( 1)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 2)★盐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 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 3)★变性: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凝聚成固态物质而析出。 ( 4)颜色反应:蛋白质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 5)气味:蛋白质灼烧发出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 6)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天然蛋白质水解最终可以得到多种α 氨基酸( 氨基与羧基结合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称为 α氨基酸 )) 蛋白质 氨基酸 ( α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习题精选 (必修 ) 1. 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 A. 天然气 B. 沼气 C. 水煤气 D. 坑道产生的气体 2.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 ( ) A .通入溴水 通 入 澄 清 石 灰 水 B.点燃 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 罩上干冷烧杯 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点燃 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通入溴水 3.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甲烷发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溴蒸汽 D.高锰酸钾 溶液 4.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甲烷和氧气 B.甲烷和氯气 C.金属钠和水 C.碘化钾和氯水 5.光照混合在试管中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后,拔开试管塞,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 B.试管中有火星出现 C.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出现 D.试管口有白雾 6. 1mol 甲烷和 1mol 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 ) A. CH3Cl B. HCl C. CH2Cl2 D. CHCl3 7. 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 氯化碳,其中分子具有正四面体型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 可燃冰 ” 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 据测定每 0. 1m3固体 “ 可燃冰 ” 能释放出 20m3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 “ 可燃冰 ” 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 “ 可燃冰 ” 的分解与释放, 可能 会诱发海底地质灾害,加重温室 效应 C. “ 可燃冰 ” 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 “ 可燃冰 ” 是水变 的 油 9.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石油 B.汽油 C.柴油 D.乙烯 10. 蒸馏的操作方法,可以用于分离 :( ) A.混合气体 B.悬浊液里的固体和液体 C.沸点不同互溶的液体 D.一切混合物 11. 石油分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 : ( ) A.石油的反应液中 B.接近容器底 C.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容器瓶口处 12.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 石油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 C. 天然气的产量 D. 汽油的产量 13. 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 ) A. 乙烯 B. 二氧化硫 C. 丁烯 D. 丙烷 14.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 们都属于纯净物 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1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 1︰ 1,由此可得出结论是:( ) A.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 2︰ 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 2 C. 该有机物中必含氧元素 D. 该有机物中必定不含氧元素 16.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不分层的是 :( ) A. 苯和水 B.酒精和水 C.油和水 D.三氯甲烷和水 17.下列分子中各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 A.乙烷 B.乙烯 C.乙炔 D.苯 18. 下列变化 不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分馏 B. 干 馏 C.裂化 D. 裂解 19.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发生反应的是:( )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纯溴 D.氯化氢 20.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 . 苯 的一 溴代 物 没有 同分 异 构体 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 . 苯 的 对 位 二 溴 代 物 只 有 一 种 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21.甲烷分子中的 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25H20 B.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此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 2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 ) A.二氧化硫 B.乙炔 C.苯 D.乙烯 23. 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 A.碱石灰 B. CuSO4 C.浓硫酸 D.金属钠 24. 1998 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 :( ) A. HOCH2CHOHCH2OH C. CH3COCH2CH3 D. CH3CH3 2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 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6. 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 A . 乙 醇 完 全燃 烧 生成 CO2 和 H2O B. 0. 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 0. 05molH2 C . 乙 醇 能 与 水 以 任 意 比 混 溶 D.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27. 质量为 ag 的铜丝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 质量仍为ag的是:( ) A.盐酸 B.一氧化碳 C. 硝酸 D.乙醇 28.相同质量的下列 物质 分别跟适量的钠作用,放出 H2最多的是 : ( A. 甲醇 B. 乙醇 C.水 D.甲烷 29. 某有机物 6g 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 05mol氢气,该有机物可能是 : ( ) 30.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不含双键结构的是:( ) A. 乙醇 B. 二氧化碳 C. 乙酸 D. 乙醛 31. 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 是 四 元 酸 B.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溶液 C.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D.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 32.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反应 B.属于取代反应 C.酸去氢, 醇去羟基 D.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33. 炒菜时,又加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味可口,原因是:( )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酸类物质 生成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酯类物质生成 34. 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的是:( ) A. CH3CH2OH B. CH3CHO C. CH3OH D. CH3COOH 35.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 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 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 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 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 H2SO4作用生成乙烯 36. 下 列物质属于酯类的是 : ( ) ①豆油 ②甘油 ③牛油 ④煤焦油 ⑤汽油 ⑥菜籽油 ⑦润滑油 A. ②③④⑦ B. ①③⑥ C. ⑤⑥⑦ D. ②⑤ 37.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属于酯类 B.粘有油脂的试管应该用 NaOH溶液 洗涤 C.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能 水解 , 酯 不能水解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不含其 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肥皂的有效成分硬脂酸钠 和 甘油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相关推荐
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 A消耗掉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 B 消耗掉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7.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 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还原产物是: ( ) 8. 将 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 (标准状况)
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五、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 (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 (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 力的作用效果:
推荐工作,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杂志发表。 学生读书系列。 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框架,全面提高素质,口号是“阅读改变人生,行动铸就辉煌”。 措施: ( 1)在语文课中强化渗透,在课外阅读中不断迁移,特别是要大力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引导,此项工作由语文组负责。 具体内容:由语文组按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文学名著篇目》,遴选精品内容
满分 10 分) 进入信息社会就是进入一种虚拟社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 ) A、正确 B、错误 高二( 8)吴浩艺同学拿着饭卡到学校饭堂用膳时,发现食堂里每个销售窗口均可以使用饭卡。 他认为食堂一定使用了数据库应用系统。 ( ) A、正确 B、错误 在 window系统下,文件名都采用 8+ 3 结构,即:最长 8 位的文件名,由小数点分隔后再跟上最长 3
项选择题 3】 为了防止已存有信息的软盘被病毒感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不要把它与有病毒的软盘放在一起 B.把它加上写保护的措施后再放入计算机内使用 C.保护它的清洁 D.定期对它做格式化的处 理 【单项选择题 4】 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电从小事做起。 不正确的是 : ,减少开机次数 ,断开电源 ,断开电源 【单项选择题 5】 下图为智能 ABC输入法的提示条,其中哪一个是全角半角切换按钮。
以发挥。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新学期开始就要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 四、激发学 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