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起重机通用装配工艺规程内容摘要:

系,计算在最大过盈量时需加热温度。 根据卷筒毂直径大小,确定 盘烤杆数量、温度测量点等,对卷筒 14 毂进行火焰加热至 计算温度,且用内卡钳等复检卷筒毂直径的扩胀量,然后与卷筒轴进行热装。 (见图 12) 将筒体与齿轮盘组装成一体,然后垂直下到地坑里。 (见图 13) 将上述部件在地坑里进行组装 图 12 图 13。 七、卷筒联轴器与减速器、卷筒的组装 起重机起升机构布置采用双卷筒型式,而且选用卷筒联轴器将减速器与卷筒联接 (见图 1 21)。 我公司现行工艺为:卷筒联轴器内外圈滚子孔处进行配钻铰;外圈上的与卷筒联接孔先钻好后,再用外圈与卷筒配钻并打标记。 此时卷筒与卷筒 联轴器不可互换。 15 部件准备时要注意: 依据小车图样确定卷筒在机构中左右位置。 卷筒位置确定后,随着卷筒联轴器,按其上标记配套。 找准卷筒在减速器的位置 (或是哪一个减速器 )。 将相应的卷筒联轴器装于减速器上。 起升机构安装时卷筒联轴器和卷筒的标记吻合,卷筒的位置就确定了,钢丝绳的下绳方向也就确定。 左、右卷筒钻铰压绳板丝孔时注意对称。 由于卷筒联轴器与减速器慢速轴的配合具有一定过盈量拆卸很困难,所以必须严格确定卷筒联轴器的位置。 八、平衡车轮组装配 1. 技术要求 平衡梁上车轮水平偏斜要求。 当采用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后直接装车轮的结构水平偏斜角Ф应符合。 tgФ ≤ ;当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的结构水平偏斜小于等 L/1200。 (L为测量长度 )。 平衡台车上两车轮同位差:小于等于 1mm。 平衡梁基准面与车轮基准面应在同侧。 车轮端面跳动见表 3。 2. 操作内容 打掉工艺拉筋,并将焊肉磨平光滑。 打开瓦块进行清理。 确定平衡梁基准面与车轮基准面,安装时应在同侧。 将平衡梁翻个朝上安装车轮组,安装时 注意,车轮轴承箱紧靠平衡梁上的结合面,使其无间隙。 用钢直尺紧靠其中一车轮基准面,确定平衡台车上两车轮的同位差。 用拉线方法在车轮基准面检查车轮水平偏斜,并满足技术要求。 、 也可用经纬仪检测。 组装瓦块并把紧螺栓,检查车轮安装精度,并用千分表检查车轮 16 端面跳动。 用手工的方法旋转车轮,检查车轮是否转运灵活。 车轮组装好后,翻回平衡梁组装平衡梁头部 (或马鞍座 )装轴时,涂抹润滑脂。 3.工装 钢直尺、千分表、经纬仪。 表 3 车轮直径 mm 250~500 500~800 800~900 端面圆跳动μ m 120 150 200 九、小车运行机构安装 1.技术要求 从小车车轮量量出的小车跨距,其偏差为177。 3mm,两端跨距的相对差不大于 3mm。 在同一小车架端梁下,车轮在运行方向的同位差,两个车轮时不得大于 2mm,三个或三个以上车轮时不得大于 3mm,在同一平衡梁上不得大于 1mm。 (见图 14) 图 14 空载小车左、右端车轮轴线垂直偏斜角α应符合: 0≤ tg≤。 (见图 15) 图 15 17 小车轮水平偏斜要求: 当采用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后直接装车轮的结构,四轮时 tgФ≤,多于四轮时 (带平衡台车 )tgФ≤。 (见图 16) 图 16 当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的结构且用测量车轮端面控制偏斜时,四轮时△ P=| P1- P2|≤ L/1200,且同一轴线上两轮偏斜方向相反。 多于四轮时同一端梁下的所有车轮间的偏斜应不大于 L/800,可不控制车轮的方向。 装配好的空载小车。 各车轮与轨道接触点形成的平面度△ ht,按表4 选取。 (见图 17) 图 17 表 4 mm Wc和 k中的较小值 m ~1 1~ ~2 2~ ~3 3~ ~4 △ ht 1 2 Wc和 k中的较小值 m 4~ ~5 5~ ~6 6~ ~7 7~ △ ht 3 4 5 2.操作内容 小车运行机构安装工艺主要针对多于四组车轮的小车进行编制,小车组装前注意小车场地的选择及试车 电源的考虑和起重设备的能力,按图样 18 重量及整体、分体运输情况,保证吊运顺畅。 平衡车轮组与小车架的组装 将平衡车轮组按轨距、基距布置在装配小车的场地,并准备好可调垫架布置在小车架支承处,注意安全。 将小车架吊落于平衡车轮组上,并用螺栓将垫板,平衡车轮组联接,并把紧。 测量小车轨距。 当轨距大于等于 10m 时,测量方法按 JB/T1440593要求进行。 当小车轨距小于 10m 时,只用钢卷尺测量。 车轮水平偏斜测量。 采用经纬仪和直尺,必要时使用内径千分尺,在同一轨道上最外端 两个车轮的基准面上,靠中间下方位置选取两点为基准。 架设经纬仪,使经纬仪视准轴线与基准点连线平行。 再测量 P P2……Pn, Pn+1,使 |P1- P2|或 |Pn- Pn+1| ≤ 80L ( n 为奇数)且不控制车轮偏斜方向。 同一端梁上车轮的同位差测量。 在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偏斜的同时,即可计算出同位差,即由每个车轮水平偏斜两个测量点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满足技术要求就为合格。 小车车轮支承点高低差测量。 采用可调高度支架,支承在靠小车轮处,支承高度要考虑到水平准仪测量方便及零部件安装方便。 架设水准仪。 固定车轮位置,测出所有车轮踏面最低点的读数,即 h11, h12, h21, h22, h31, b32, h41, h42 求出小车架四点支承处相对高度,即: h1= 21211hh  , h2= 22221hh  , h3 = 23231hb  , h4 = 2 4241 hh  依据 h1, h2, h3, h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