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内容摘要:

保证劳动力充足。 ( 2)农忙 时人力保证:由于本工 程施工主要劳动力为单位职工和长期成建制的民工班组,在农忙 对家住农村 的小部分职工和民工班组采取经济补助政策,帮助农村职工和民工家庭解决困难,使其安心现场施工,从而保证生产不受影响。 ( 3) 农忙 间制度保证:主要领导及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在此期间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设备保证 ( 1)机械设备 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工期,配备足够数量、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 所有施工进场设备均由设备器材部门统一调配,同时作出机械保养、调试工作计划,对调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提出机械运输路线计划,保证机械能按时到场。 所有机械定期进行高速调试或保养,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机械使 用率和完好率。 ( 2)试验、检测设备 根据工程需要,工地现场配备临时试验室,负责对工地的检验、试验。 对于本工程主要配备水泥性能试验、砂石筛分试验、压实度及抗压强度检测试验、石子压碎值及磨耗试验、等主要试验器具。 第四 章 质量、安全、环保保证体系、管理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措施 质量方针 我 项目部 树立的质量方针是:“ 质量第一、业主至上、建造精品、真诚服务 ”。 我 项目部 将按照 ISO9001( 2020 版)标准要求,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以确保实现树立的质量方针 及本标段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本标段工程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一次性合格率 100%,优良品率 90%以上,零缺陷交工,力保“优良工程”。 质量保证体系 (见附图 )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质量管理职责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职责,只有职责明确、责任到位,才能对质量有效地管理。 ① 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 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对工程进行操作检 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等内部验收。 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②项目技术员 的质量职责 项目 技术员 作为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从质保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项目 技术员负责。 同时,项目 持术员 要组织编写各种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主持质量分析会、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 ③质检工程师的质量职责 质检工程师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 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有相当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持有相应的岗位证书。 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预见性,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工作,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同时对已成型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 ④施工员的质量职责 施工员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 施工员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 2)、工程质量控制的运转 ① 以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并使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该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② 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针对具体的施工班组、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并予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③ 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员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下次施工中不出现类似问题。 ④ 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具体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再将改进意见纳入施工工序的下次循环。 ( 3)、工程质量控制运转的保证 ①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运转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② 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的中坚力量。 ③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④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以保 证体系的运转。 ⑤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⑥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 4)质量控制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要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落实。 ①“人”的因素: 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三个方面管理。 使进驻现场的人员随时保持最佳状态 ,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②“机”的因素: 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 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处于最佳状态。 在施工中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 ③“物”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 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必须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等进行综合控制及管理。 ④ “环”与“法”的因素: 编制先进、科学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详细介绍,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地落实,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任务。 同时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使 工作人员处于正常的情绪 下管理和操作。 ( 5)施工 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阶段、事中控制阶段、事后控制阶段,并通过这三 阶段,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阶段 ①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② 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③ 对工程基础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④ 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 ⑤ 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基坑的定 位线及高程水准点等。 2)事中控制阶段 ①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 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 ②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到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③ 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评定。 ④ 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 对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立即报验,工程材料合格方可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 3)事后控制阶段 ① 按 规定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②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 ③ 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 6)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充分考 虑人、材、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2)施工技术的质量 控制措施 ① 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技术员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 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内容进行摘录。 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② 施工员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 ③ 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三级检验制度,做到工前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部及器材设备部要严格按规范、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及管理。 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 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人员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以保证用于本工程上的各种材 料均是合格优质的材料。 在材料进场时,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水泥按出厂编号分批做复试,只有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的材料,方能允许用于施工。 组织好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材料的分批进场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