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同伴共勉 、 提高信心和技能的原则。 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减少钠盐摄入、适当体力活动、缓解心理压力、避免过量饮酒、劝阻吸烟等,社区医生主要针对个体进行以上内容指导,提出个体化调整方案,帮助个体实现控制目标。 (四)控制其他的并存疾病或危险。 血压升高、超重肥胖、血糖升高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均是心血管疾病独 立的危险因素,同时又有交互作用。 高危个体在监测危险因素、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烟)的同时,还需加强对体重、血糖和血脂等指标的监测和控制,对并发症实施治疗措施。 4 (五)药物预防。 为防止或延缓高危人群发展为慢性病,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监测危险因素所处水平,不断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强度,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如血脂高危者。 五、工作职责 (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制定高危人群发现指导性方案,开发并推广高危人群发现、健康教育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适宜技术。 组织对社区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监测能力。 开展过程督导、质量控制,进行考核评价。 组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群体性慢性病高风险人群 标准的知晓率和主动监测及预防控制的意识。 负责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医疗机构 为疾控中心制定高危人群发现和管理技术方案提供医疗技术支撑。 协助开展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危人群发现和医疗技术等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通过各种途径向就诊者宣传高危状态发现的意义和方法。 在医院的诊疗服务中,积极发现高危个体并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5 (三)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制订辖区高危人群干预和管理工作计划。 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危险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