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悬臂浇注施工工艺技术培训教材内容摘要:

为了确保挂篮施工的安 全运行,挂篮在施工之前需进行模拟加载试验,以检验挂篮各部分的承载能力及受力变形情况。 通过试压检查结构消除挂篮自身非弹性变形,绘制弹性 — 变形关系曲线。 挂篮试压,主要取得的数据为:上横梁的挠度弹性变形关系曲线,同时测得后锚点,前支点和顶横梁的水平及竖向位移量。 挂篮的竖向变形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百分表测量,根据实测值推算各段挂篮的竖向变形,为设置施工预拱度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主桁架主要杆件的加载受力情况和后锚杆的压力测试,对挂篮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② 挂篮预压工艺 第一步、 选择一个桥墩的两端同时进行加载试验,加载 试验在悬灌第一个梁段之前进行。 若无特殊情况,不再进行其它梁段的加载试验。 第二步 、 加载步骤 加载采取分级加载方案,加载过程中分别按前吊点所承受的第一节梁段混凝土重量的 50%、 100%、 120%时三种工况进行加载。 第三步 、在各加载工况分别测试菱形桁架前横梁、后锚固梁及中支点的挠度值。 安装外侧模型 安装内滑梁系统 挂篮预压 (千斤顶) 图 1 挂篮预压 (千斤顶) 图 2 挂篮预压 (混凝土预制块) 图 3 挂篮预压 (混凝土预制块) 图 4 ( 4) 挂篮施工 挂篮经过预压测试,并取得相关控制参数后,可开始进行梁体的悬臂施工。 主要施工顺 序为: ① 挂篮就位,固定,锚固后锚。 ② 提升底模,调整底模至施工控制标高。 调整侧模,顶模并固定好。 ③ 绑扎箱梁底板、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束管道及竖向预应力筋;绑扎箱梁顶板、翼板钢筋,安装定位顶板预应力束管道和横向预应力束及锚垫板。 ④ 浇筑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为: 底板、腹板、顶板。 浇筑混凝土时注意控制两端混凝土灌注不平衡重,一般不超过 5m3,并不大于该梁段混凝土体积的5%。 ⑤ 达到设计条件后张拉压浆。 ⑥ 混凝土养生、预应力管道清洗、预应力钢束穿索及端头混凝土凿毛。 ⑦ 砼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两端 对称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和交错张拉横向预应力束。 并进行管道压浆。 ⑧ 挂篮 解体 、前移就位 安装后锚系统 ,进行下一 节 段施工。 施工注意事项砼同 0号块。 联 体挂篮施工流程图 : 联体 挂篮结构如图所示: 挂篮施工方案编制、评审、报批 挂篮对称预压 底、侧模安装调整 原材料进场验收 模板设计制作 底、腹板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 端、内模安装调整 底、腹板预应力管道安装 顶板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 配合比设计、审批 顶板预应力管道安装及及 原材料进场验收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搅拌、运输 拆除端模 预应力孔道清洗 混凝土养护 穿预应力束 预应力筋下 料与编束 预应力筋进场验收 纵向预应力张拉 横向预应力张拉 竖向预应力张拉 纵向预应力压浆 横向预应力压浆 竖向预应力压浆 挂篮解体及行走 挂篮联体对称安装 联体挂篮施工 11’号段示意图 四 悬臂段挂篮法施工 22’ — NN’ 号 段 悬灌段施工顺序 ( 1) 挂篮就位,固定,锚固后锚。 ( 2) 提升底模,调整底模至施工控制标高。 调整侧模,顶模并固定好。 ( 3) 绑扎箱梁底板、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束管道及竖向预应力筋;绑扎箱梁顶板、翼板钢筋,安装定位顶板预应力束管道和横向预应力束及锚垫板。 ( 4) 浇筑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为: 底板、腹板、顶板。 浇筑混凝土时注意 控制两端混凝土灌注不平衡重,一般不超过 5m3,并不大于该梁段混凝土体积的 5%。 ( 5) 达到设计条件后张拉压浆。 ( 6) 混凝土养生、预应力管道清洗、预应力钢束穿索及端头混凝土凿毛。 ( 7) 混凝土 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两端对称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和交错张拉横向预应力束。 并进行管 道压浆。 ( 8) 挂篮前移就位,进行下一 节 段施工。 悬臂段挂篮法施工流程图 钢筋、预应力、混凝土 施工 工艺 同 0号 段 施工。 节段口的处理 :梁端模板拆除后 ,需对梁端接缝面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时 ,应挂篮施工方案编制、评审、报批 挂篮 对称预压 底、侧模安装调整 原材料进场验收 模板设计制作 底、腹板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 端、内模安装调整 底、腹板预应力管道安装 顶板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 配合比设计、审批 顶板预应力管道安装及及 原材料进场验收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搅拌、运输 拆除端模 预应力孔道清洗 混凝土养护 穿预应力束 预应力筋下料与编束 预应力筋进场验收 纵向预应力张拉 横向预应力张拉 竖向预应力张拉 纵向预应力压浆 横向预应力压浆 竖向预应力压浆 挂篮行走 挂篮安装 使梁体接触缝面混凝土露出不低于 75%新鲜 混凝土面积 , 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人工凿毛时不低于 Mpa,机械凿毛时不低于 10Mpa 五 边跨直线段施工 边跨直线段为一个梁段时,其支架在墩一侧,支架搭设前先进行地基处理;支架 搭设完成后在其上铺上纵横梁后,安装边跨施工模板,并对工 作平台进行预压重,然后绑扎钢筋和安装预应力管道,现浇直线梁段混凝土。 施工时注意根据设计要求,边跨直线段施工与悬臂最后一节施工的时间要保证相近。 施工方法与0 号段及悬臂段基本相同。 边跨现浇段施工工序 : 地基处理→支架搭设→预压→底模安装→底腹板钢筋制安、竖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内、外模安装→顶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浇筑混凝土→养护→穿束、预应张拉→压浆。 支架安装及预压: ( 1)支架布置、底模方案和内模方案基本与 1#段相同。 外侧模板采用木模,模板的背楞相比较内模板适当进行加强。 ( 2) 根据 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并为了确保边段直线现浇段施工的安全运行, 支架需在 边跨现浇段施工之前进行模拟加载试验。 以检验支架各部分的承载能力及受力变形情况。 支架的下沉量及弹性、塑性变形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 同时通过 支架的挠度变形情况,对本支架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预压时按设计重量的 50%, 100%, 110%进行分级加载。 边跨现浇段模型安装、钢筋及预应力安装、混凝土浇筑同 0号段。 边跨现浇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至边跨合拢段施工完成后才进行 预应力张拉及压浆。 六 合拢段施工 在梁部及边跨现浇直线段完成后,即可进行合拢施工。 合拢顺序为:边跨合拢→解除临时支墩→中跨合拢。 边跨、中跨合拢后,体系由静定的简支体系转变为超静定的连续体系。 在体系转换过程中,由于气温变化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合拢段混凝土拉裂或压坏。 在合拢前,采用刚性支承及张拉临时预应力钢束临时锁定合拢段两端,使其成为可以承受一定弯矩、剪力的牢固结点,确保梁体的安全。 合拢段施工要点 ( 1) 掌握合拢期间的气温预报情况,测试分析气温变化规律,以确定合拢时间并为选择合拢锁定方式提供依据。 ( 2) 根据结构情况及梁温的可能变化情况,选定适宜的合拢方式并作力学建算。 ( 3) 选择日气温较低、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时锁定合拢口并灌注合拢段混凝土。 ( 4) 合拢口的锁定,应迅速、对称地进行,先将外刚性支撑一段与梁端预埋件焊接(或栓接),而后迅速将外刚性支撑另一端与梁连接,临时预应力束也应随之快速张拉。 在合拢口锁定后,立即释放一侧的固结约束,使梁一端在合拢口锁定的连接下能沿支座 (前后 )左右 伸缩。 ( 5) 合拢口混凝土宜比梁体提高一级,并要求早强,最好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并须作特殊配比设计,浇注时应认真振捣和养护。 ( 6) 为保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合拢口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必要时浇注之前可在各悬臂端加与混凝土重量相等的配重,加、卸载均因对称梁轴线进行。 ( 7) 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先部分张拉预应力钢索,然后解除劲性骨架,最后按设计要求张拉全桥剩余预应力束,当利用永久束时,只需按设计顺序将其补拉至设计张拉力即可。 合拢段施工流程图( ) 边跨合拢 顶板预应力管道安装 挂篮行走至 合拢段位置 挂篮提升变吊篮 梁体线性监控 拆除挂篮前吊杆 配 重 内模安装调整 底、腹板预应力管道安装 顶板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 配合比设计、审批 原材料进场验收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搅拌、运输 拆除端模 预应力孔道清洗 穿预应力束 预应力筋下料与编束 预应力筋进场验收 纵向预应力张拉 横向预应力张拉 竖向预应力张拉 纵向预应力压浆 横向预应力压浆 竖向预应力压浆 拆除挂篮 底、侧模安装调整 原材料进场验收 模板制作 底、腹板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 底板支撑安装 底板支撑安装 剪力撑焊接 临时束张拉 穿临时束 解除临时锁定 换重 混凝土养护 由于边跨合拢段长度仅 2米,边跨合拢的外模采用 大块钢模,以保证外观质量,内模采用小块钢模,支架搭设同边跨现浇段,搭设边跨直线段现浇支架时与边跨合拢段支架一同搭设,并一同预压。 如有必要,可对 N号悬灌段加配重,以保证线形。 模型安装好后,绑扎合拢段钢筋及安设波纹管,并穿设预应力钢束。 钢筋及预应力钢束制安完毕后,安设临时钢支撑。 边跨 现浇 段及 N号 悬灌段施工时,在合拢口底板 内 、顶板 内 各预埋两个支座钢板, 再 然后在支座上安设型钢作刚性支撑及剪刀撑,型钢与预埋钢板焊牢。 然后张拉临时预应力束实施锁定,锁定时应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张拉时,每束临时预应力筋的内力应一致 ,且每根临时钢支撑的内力也应一致,钢支撑的内力采用静态电阻应变仪来测定其内力。 张拉后解除边墩支座纵向临时约束。 最后浇筑混凝土,合拢段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焊接刚性支承,张拉临时钢绞线,浇筑混凝土,整个施工应一气呵成,尽量缩短锁定时间。 对合拢段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选择在夜间温度最低、变化最小时,从锁定到浇筑混凝土完毕的时间尽可能控制在最短,混凝土中加入缓凝早强剂,并加强养护。 同时派专人负责现场观测,预防发生意外情况。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工作。 待边跨合拢段终张拉,并压浆完毕后,即可解除中支墩的临时支墩约束。 解除临时支墩约束时, 在梁底处将支墩混凝土剥除,割断支墩钢筋。 在移除临时支墩时,应注意梁体的外观质量,对梁体底板临时支墩位置的混凝土应打磨光滑。 中跨合拢 中跨合拢段外侧模板及底模板利用挂篮进行改装,内模采用小块钢模。 先完成N'号段一侧的挂篮在施工完成后拆除或后退 ,后完成N'号段一侧的挂篮在施工完成后采用千斤顶牵引 ,将主桁架连同底模平台、外模及内滑梁滑出至对边N'号梁段,然后通过预留孔采用吊杆将底模平台、外模及内滑梁锚固于梁段混凝土面,其 中底模平台前下横梁改成后下横梁方式吊挂在对方N'号段底板预留孔,后下横梁吊挂在原N'号段底板预留孔。 当底板、腹板钢筋及纵、竖向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将内模滑出就位,然后捆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纵、横向预应力管道。 然后对合拢段两侧进行预压重,压重采用在梁段上预压砂袋(或水箱)后,进行临时束张拉,劲性骨架连接,解除中墩支座纵向临时约束。 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情况对砂袋进行卸载,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成;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龄期不少于 7天时,进行张拉、压浆施工。 七、 连续梁线形控制 浇 施工箱梁由于受自重、温度、外荷等因素影响产生挠度,砼自身的收缩、徐变也会使箱梁产生标高变化,这种变化随着跨度的增大而增加。 为了使成桥后的桥面线型符合设计线型要求,必须在悬臂浇筑时进行标高控制,在施工中对已浇筑的箱梁各工序进行挠度、温度等观察,并以此随时调整悬浇箱段的立模高度。 在现场成立施工监控工作小组,进行有效的监控工作。 每节段浇注砼前后、张拉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