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20xx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该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的水利工程,为多年调节的小 (一 )型水库。 工程建成后受益烟田面积 万亩,其中可新增保灌烟田3300 亩,可供水人口 万人。 主要建设内容为:拦水坝、副坝、泄水建筑物、引水系统、灌溉工程和相应配套设施组成。 八军坑水库总库容 211万 m3,兴利库容 178 万 m3,砌石重力坝 最大坝高 ,水库正常蓄水位 ,拦河坝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副坝校核洪水位 ,属 IV等工程。 ⑦计划投资 3680万元,在四堡乡上枧兴建 1座小⑵型龙咀水库。 上枧龙咀水库坝型为浆砌石重力拱坝,坝长 120m,坝宽 80m,坝高45m,总库容 90 万 m3,水库面积 113 亩,坝址河床高程 560m,集雨面积 ,灌溉面积 8840 亩,灌溉渠长 ,工程建成后可解决上枧、双泉、务阁、田茶、中南、四桥、团结、黄坑八个行政村16000 人的生活农业用水。 ⑧计划投资 2020 万元,在北团镇上江村兴建 1 座小⑵型龙井水库。 龙井水库大坝位于北团镇上江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坝型为砼砌石重力坝,坝高 ,库容万 68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 2)型水库,水库灌渠道改造 ,工程建成后,可以灌溉农田 6700 亩,水库及灌区改造工程静态总投资 2020万元。 ( 6)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项目 林坊乡、隔川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项目涉及林坊乡 8个村和隔川乡 6 个村共计 14个行政村,总投资 1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 781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563 万元,地方财政自筹 156万元。 项目计划铺设管道 ,建设污水沉淀池 2 座,垃圾中转站 5座,配套 4T密闭运输车 2部,垃圾收集屋 6 座,保洁车 16部,河道整治约 千米。 北团镇、罗坊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 900 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72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 180 万元。 涉及北团镇 7 个村和罗坊乡 5 个村共计 12 个行政村,项目计划设置饮用水净化设备 4套,清水池 3座以及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 1 套;铺设污水收集管网 ;建设氧化塘、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 11 套 ,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8 套,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2套;垃圾收集屋 13 座,购置 3T密闭车3 部,购置保洁车 31 部;沼气池和贮液池各 41 座。 ( 7)水土流失区 稀土矿山整治、土地整理项目 实施四堡田茶原稀土矿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和实施文亨镇文楼村、北团镇富坪村 2个土地整理项目。 ( 8)交通项目 ① 在永武高速连接线(连城段)绿化 80亩。 ② 在曲溪交战公路绿化 20亩。 ( 9)农业综合治理项目 ①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重点实施文亨镇、庙前镇、隔川乡; ②四堡芙蓉李生态果园建设项目; ③文亨龙岗生态茶园建设项目; ( 10)造福工 程搬迁项目: 2020年共计划安置搬迁户 445 户 2020人。 重点实施宣和培田造福新村、姑田宝龙造福新村、朋口桥兴造福新村的三个百户以上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的建设。 ( 11)城镇建设项目:主要实施城市公园建设、客家文化公园建设、观景路扩建工程、新建小区景观建设项目(汇豪小区、桃花园小区(二期)、百花小区)、城区污水处理远期管网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朋口镇市级小城镇试点建设、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培田)、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等项目。 项目建设期 1 年,即 2020 年。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20 年 23 月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外业调查、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批工作。 2020 年 3 月~ 12 月完成建设项目实施 ,并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第 5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保土耕作措施、 崩岗侵蚀治理措施和民生工程措施等。 生物措施 林草措施设计 ( 1)强化治理 对项目区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的疏林地进行强化治理,实施草、灌、乔相结合、高密度混交等技术措 施,增加地面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按照木荷、枫香、胡枝子比例为 4: 4: 2进行补植,补植密度分别为 106 株 /亩、 167 株 /亩和 126 株 /亩。 采用穴状整地,隔行品字型种植,种植穴规格 60 cm 40 cm 40cm,株行距 2 m 3 m,每穴下有机肥 1 kg,幼林抚育 3 年。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在项目区内交通便利的疏林地、荒山或低产果园等坡地,适当种植经果林,变水土流失地为经济作物区,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调动当地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营造油茶林,种植密度 110 株 /亩。 种植穴规格为 60 cm 40 cm 40 cm,株行距 2 m 3 m,隔行品字型种植,每穴下有机肥 1 kg。 ( 2)巩固治理 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造林后 3 年进行幼林抚育。 植被覆盖度 75 %以上后,进行封禁管理。 对于轻度流失区山地进行巩固治理,适当补植枫香、木荷、火力楠等阔叶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 株行距为 2 m 3 m,种植密度 100 株 /亩,采用穴状整地,隔行品字型种植,种植穴规格 60 cm 40 cm 40 cm,每穴下基肥 1 kg,幼林抚育 1 年。 封育治理措施 封育类型 在小班调查的基础上,根 据封育区的生态重要程度,立地条件,树种构成,以及母树、幼苗幼树、灌木株(丛)数和育林措施等情况确定封育类型。 无林地封育类型 (1)在封育区城镇周边、交通主干线可视一重山的无林地,采取人工造林 (不炼山,带状或块状整地,胸径 2㎝ 以上大苗上山造林 )。 (2)在城镇周边、交通主干线可视一重山之外的封育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无林地,以封为主,人促为辅。 ①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母树每亩 2 株以上或阔叶母树每亩 4株以上;如同时有针叶母树和阔叶母树的,则按针叶母树除以 2 加上阔叶母树除以 4 之和, 如大于或等于 1 的 则符合条件; ② 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苗每亩 60 株以上或阔叶树幼苗每亩40 株以上;如同时有针阔幼树或者母树与幼树的,则按比例计算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计算方式同第 ① 项; ③ 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树每亩 40 株以上或阔叶树幼树每亩30 株以上;如同时有针阔幼树或者母树与幼树的,则按比例计算是否达到标准,计算方式同第 ① 项; ④ 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每亩 40 个以上或灌木丛每亩 50 个以上; ⑤ 有分布较均匀的毛竹每亩 7 株以上、大型丛生竹每亩 7 丛以上或杂竹覆盖度在 10%以上; ⑥ 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 Ⅰ 、 Ⅱ 级树种和省级重点保护树种的地块。 (3)在城镇周边、交通主干线可视一重山之外的封育区不符合上述 (2)条件之一的无林地,采取人工造林 (不炼山,带状或块状整地,一年生苗木上山造林 )。 疏林地封育类型 (1)在封育区城镇周边、交通主干线可视一重山的疏林地,采取人工补植 (不炼山,带状或块状胸径 2㎝ 以上大苗上山补植 )。 (2)在城镇周边、交通主干线可视一重山之外的封育区的疏林地,以封为主,人促为辅。 未成林造林地封育类型 人工造林后 3 年内(指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幼树保存株数等于大于造林合理株数 50%,分布均匀, 或通过补植、抚育 有成林希望的林地,以抚育为主。 灌木林地封育类型 坡度 45 度以上,或岩石裸露,灌木、小杂竹、矮化乔木覆盖度30%以上,具有防护功能的 灌木林地,以封为主。 . 5 有林地封育类型 (1)封育区主要地段、主要交通干线,幼树生长不良的有林地,进行施肥抚育。 (2)除上述 (1)之外封育区的有林地, 以封为主。 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林地封育类型 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林地按有关规定正常管护。 封育方式 连城县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实施全面封山育林,即 封育方式为:全封。 在封山育林期间,严禁在封育区内放牧、割草、打枝、烧灰积肥等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繁殖的人为活动。 育林技术措施设计 人工造林措施 在无林地封育类型中,封育区内确定为人工造林的无林地:按适地适树的原则,设计种植速生树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等,以设计混交林为主。 依据不同的宜林地特性,选择不同的造林类型及其造林技术。 ( 1)整地方式和规格:在保护原有植被的情况下,禁止炼山,采取条带状、块状整地,要求在穴 周围 1m2内除草松土,整地规格:小苗(良种壮苗)穴面 60cm底 40m深 40m 以上;大苗穴面 80cm底 60m深 60m 以上。 ( 2)植树季节和方法:大田裸根苗造林在 1月 — 4月或 11月 —12 月为宜,容器苗植树应掌握在阴雨天气进行。 ( 3)种苗:种子采用精选的良种,培育壮苗。 要求Ⅰ、Ⅱ级苗上山。 ( 4)树种选择:遵循乡土阔叶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主要选择香樟、光皮桦、乳源木莲、火力楠、木荷、枫香、山杜英、米老排、杉木、马尾松等乡土树种,在交通主干线、旅游区等也可配置彩叶树种。 ( 5)混交方式:依据立 地类型、树种特性的不同,采用条带状、块状、株间混交等。 ( 6)幼林抚育:根据树木生长情况、林地植被状况和不同造林密度而定。 a. 抚育方法:块状除草松(培)土,块幅。 b. 抚育次数:一般连续抚育三至五年,直至幼林郁闭。 c. 抚育时间:分别于四、五月和八、九月间进行。 d. 施 肥:当年和第二年结合八、九月份幼林抚育进行林木施肥,方法采用沟施。 ( 7)管护: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必须认真搞好养护管理工作。 一要加强护林防火,防治病虫害。 贯彻执行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象和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 二要预防人畜破坏,在各单位责任区范围内要设置专职护林员进行巡视管护,切实保护造林成果。 三要加强抚育管理。 按照作业设计要求,进行造林抚育、补植和施肥,确保造林成活率。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 在无林地封育类型中,封育区内确定为以封为主,人促为辅的无林地,在不造成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可设计带状或块状除草、松土等人工促进更新措施。 人工补植措施 在封育区城镇周边、交通主干线可视一重山的疏林地,采取林中空地和林下补植 (不炼山, 带状或块状良种壮苗或胸径 2㎝ 以上大苗上山补植,使其形成不同世代的复层林。 依据疏林地特征不同选择不同的改造技术,补植选择枫香、山杜英、红豆杉、樟树、马尾松、木荷、火力楠、枫香、光皮桦、乳源木莲、楠木、杨梅等树种。 抚育措施 (1)未成林造林地抚育: 同无林地人工造林幼林抚育措施。 (2)幼林抚育: 封育区主要地段、主要交通干线,幼树生长不良的有林地,进行施肥抚育。 施肥 1~ 2 年, 1 次 /年。 管护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原则,制定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管护的具体措施,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管护组织 为确保连城县重点生态区域封山育林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封山育林成效,县、乡两级要成立重点生态区域封山育林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封山育林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和检查督促。 封育区所在乡、村要建立护林组织,具体负责辖区内封山育林工作。 林业局是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县重点生态区域封山育林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重点生态区域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涉及 2020 年封山育林任务的 林业站负责本辖区内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数量和质量监督,处理封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管护制度 为了切实保证封山育林成效,县乡两级重点生态区域封山育林领导小组在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林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封育区所在乡村要制定相应的封山育林管理制度(或乡村规民约)。 同时,从实际出发,发动封育区群众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行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做到封山育林管理有章可循。 管护人员 护林员是封山育林的直接执行者,是确保封山育林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合理聘请和布 局护林人员,明确护林人员职责是实施封山育林的一个重要环节。 ( 1)管护人员聘请的条件:居住在封山育林区附近,热爱林业、秉公办事,在当地有一定的威信、身体健康,年龄在 18 岁~ 50 岁之间。 管护人员的选聘可采取公开招聘或村、乡两级推荐,由乡政府或林业站审核把关的形式进行落实。 ( 2)管护人员的布局:由于封育区相对比较分散,管护难度比较大,因此封育区内每片山场必须落实具体管护人员,并签订管护合同。 根据封育面积大小、小班分布情况和人、畜危害程度及地形复杂程度,设计聘用护林人员人数,一般每个护林员管护面积在 3000 亩~5000 亩左右。 封育区内有生态公益林护林人员的山场,可与生态公益林护人员增签封山育林管护合同;封育区内没有生态公益林护林人员的山场,可按生态公益林护人员管理模式,新聘封山育林护人员,签订封山育林管护合同。 ( 3)管护人员的职责:管护人员选定后,封山育林护林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聘任。 其职责是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巡护森林,对破坏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野外违规用火等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向当地有关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