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奶牛繁育项目初设报告内容摘要:

多汁饲料,增加干草。 干奶期奶牛精饲料日给量 34kg。 ( 5) 建立饲养档案 奶牛养殖的关键生产阶段是奶牛的受胎,因此,必须认真考核母牛群是否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并做好如下的记录:牛的个体号、发情日期、配种日期、妊娠测定、治疗、产犊日期及难产情况等。 19 因此,本项目建立奶牛饲养档案,通过饲养档案为饲养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信 息,以便准确掌握每头奶牛情况,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 6) 饲养方式采用群饲法 将成乳牛分别建立 4 个组群:高产组群、中产组群、低产组群和干奶组群。 初产牛可以安排在产房饲养 15天左右,依产奶表现进入组群,高、中、低产的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7) 采用完全混合日粮 使用完全混合日粮群饲法,可依据产奶量的水平对不同组群的奶牛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对高产组采用高水平的饲料,对中产奶牛可采取稳定的饲料,有利于营养充分消化吸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 奶牛各个阶段所需日粮配方不一,要按照饲养标准并结合当 地饲料来源进行配制。 产乳母牛的主要饲料是干草,青 贮 料和多汁饲料,并补充足够量的精料。 在 6— 11 月采用新鲜紫花苜蓿, 11— 6月加贮备的紫花苜蓿提高奶牛产奶量。 参考日粮大致是按每 100kg体重供给青干草 ,玉米青贮 3— 4kg,每产 — 奶喂 1kg 混合精料。 青干草为豆科和禾本科混合干草时,在混合料中可以有 50%玉米、 16%大麦、 30%豆饼,其它为无机盐类补充剂。 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 8) 奶牛的产后及妊娠检查 良种奶牛繁殖指标是空怀天数为 5075天;每次妊娠的平均授 20 精次数为 — 次 ;产犊到第一次授精的天数为 35— 55 天;小良种奶牛配种年龄为 14— 16月 (发育好的牛种 )或 18— 24月龄 (培育条件不好的地方 )。 要达到这一系列管理指标,必须执行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也就是 必要的繁殖管理程序。 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主要内容是繁殖良种奶牛的生殖器官的检查。 首先,对所有产后母牛要在第 14天 — 28天内进行第一产后子宫复位检查和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属病毒性腹泻和钩端螺旋体病等疫苗接种。 其次,对产后出现过异常的母牛要每隔 15— 20天进行 1次复查,直至能正常配种为止。 第三,凡是产后 60天 ,还无发情表现的牛都要重点检查。 第四,对输精 3 次以上未妊娠者,要复查。 第五,对发情周期异常的母牛都要在适配期仔细检查。 第六,对阴道排出异常粘液或发出恶臭者要查清原因,及时治疗。 第七,对配种后 30天或 30 天以上的母牛要进行妊娠检查。 ( 9) 搞好疫病防治 奶牛场建围墙或防疫沟。 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实行人畜分离。 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池内放置 2% — 3%氢氧化钠液或 % — %过氧乙酸等药物,药液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 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注意牛舍卫生,保持通风干燥, 21 防止潮湿和霉气 、氨气等不良气味聚集。 定期进行奶牛场消毒。 每天应清洗牛舍槽道、地面、墙壁、除去褥草、污物、粪便等废弃物,并及时将废弃物输送到污物处理处。 饲养员和挤奶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 (靴 ),并经常清洗、消毒。 搞好对奶牛的疫病防治工作,做好计划免疫和内、外寄生虫驱治工作。 ( 10) 采用挤奶厅式集中挤奶 本项目 牧场 中心部位挤奶厅,进行集中式挤奶。 挤奶厅式集中挤奶有利于挤奶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不仅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使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挤奶机在使用时保持性能良好,送奶罐和贮奶罐使用后及时 清洗、消毒,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挤奶前用温水清洗乳房和乳头,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并逐一对每头牛每个乳区作乳房炎的检查,阳性牛改为手工挤奶,每次挤奶将前“三把奶”手工挤掉,后采用机械挤奶。 挤完后用消毒液喷淋乳头消毒,目的是杀死乳头表面的细菌。 因为刚挤过奶的乳头孔要在 1— 2分钟内才能关闭,如果有细菌进入乳头内,很容易引起乳腺炎的发生。 饲料加工技术 为了充分发挥饲料转化率高,生长快、周期短、效益高、产奶量高的优势,实行科学配方,增加精料混合料的比例,对饲草进行氨化调制,改进其营养品质,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加 工生产各类配混合饲料,以充分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养牛饲料中的饲草品种主要为干麦草、玉米秸秆及紫花苜蓿。 因此,对饲草进行适当的加工调制是提高能 22 量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 1) 秸秆的加工调制 秸秆的有机物质 8090%是由纤维性物质和无氮浸出物组成,粗蛋白含量在 4%以下,只含有微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几乎不含胡萝卜素,属天然状态下营养价值低劣的饲料。 但以干物质计秸秆所含的总能量几乎与禾本科饲料作物相当。 因此,采用揉草机或铡草机将秸秆切碎至 3— 4cm的短节,同时将部分 粗纤维揉碎,然后进行氨化处理,可使其总营养价值提高 1— ,并增加了秸秆中的含氮量。 从而提高了秸秆的能量利用率和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秆氨化技术是先把麦秸切短,再将含氮量 46%的农用尿素,用水溶化,尿素用量为麦秸重量的 5— 6%,水的用量为麦秸重量的20— 30%。 制作时,将溶化好的尿素水均匀地喷洒在麦秸上,装入半地下式的氨化窖内,用塑料薄膜包严压紧,以不透气为原则。 氨化时间与温度有关,室外温度为 5℃时,处理时间约需 56 天; 5—IO℃时需 28— 56 天; 10— 20℃时,则需 14— 28 天。 良好的氨化秸秆为 浅褐色或深褐色,并有糊香味。 开封后,晾晒 1— 3天,待气味散后再喂牛,先少后多。 ( 2) 青贮饲料的制作 1)原料 以含糖量多的青饲料如青玉米、块根茎叶及禾本科牧草等。 2)方法和步骤 第一,常用的窖型为长方形,用砖石水泥衬砌,每立方米青贮 23 料约为 750177。 100千克。 第二,将含水量 65— 70%的青贮原料切碎入窖镇压,一般高出地面 50— 60cm,上盖麦草或塑料薄膜,覆土 40多 cm, 40多天即可成熟利用。 颜色黄绿,有酸香味,品质最好。 ( 3) 精料的加工配制 在奶牛的日粮中,有大量的青粗饲料,但只能满足它们营 养需要的一部分,所缺部分需用浓缩饲料及能量饲料配制的精料型混合饲料来补充。 饲料加工采用较为先进的全自动成套配合饲料生产设备,采用在配方中添加优质豆科牧草的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方案。 在饲料中添加蛋白含量高的优质豆科牧草 (如紫花苜蓿等 ),部分取代饲料中添加的动物性蛋白及维生素,来提高饲料的安全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鲜奶及乳制品的质量。 24 第 三 节 设备选型 根据牧场现有设备情况和良种奶牛核心繁育群项目建设需求,拟完善购置奶质检测设备一套。 通过对这些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材质和价格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市场调 查和了解,经过认真分析比选后, 拟 选用 的设备详见下表。 新增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产地 1 便携式 PH计 ST300B 1 台 西杰天平(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2 超声波清洁机 TSX200 1 台 天实中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3 萃取净化振荡器 TTL800 1 台 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 恒温干燥箱 DHG9425A 1 台 上海安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 超净工作台 TSJH1109 1 台 上海安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 电子分析天平 LA204A 1 台 西杰天平(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25 第 四 章 建筑 及 结构设计 说明 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一 、设计依据 (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20)》; (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20); (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 ( 6)《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 7)《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 8)《工业企业 照明设计标准》; ( 9)其它有关建筑标准和规范。 二 、设计要求 本项目建筑物设计遵循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各建筑物、构筑物在满足工艺、电气及给排水等专业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建筑经济卫生及有关技术要求、合理布置、综合考虑,尽量做到美观,与环境相协调。 ( 1)建筑物选择建在地势高且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有缓坡,坐北朝南的地方;且该地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体污染的沙壤,还利于防疫。 26 ( 2)建筑物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满足换气、去潮、散热要求,对降温或采暖要求较高的 牛 舍采用水帘风机系统降温、远红外保温器或电热板采暖。 第二节 土建工程设计 一、待建标准化牛舍主体为砖混结构,一层,钢结构顶棚,檐高 5m。 占地面积 1512 ㎡,建筑面积为 1512 ㎡。 二、本工程采用 , 清砖墙。 洞口采用 C25 砼过梁,断面尺寸 370 300、 240 300,配筋∮ 12圆钢 6根,箍筋∮ 6@150。 M1钢板推拉门尺寸 2100 2400,M2钢板推拉大门尺寸 3700 3000。 走廊两侧 120砖隔墙高 500,双面水泥压光。 上面安装钢管铁栏杆高 1m。 GZ 采用 100 100 空腹方钢柱,砼 独立基座 700 700 1000、 24个。 三、地面工程做法 原土夯实。 100厚粗砂垫层。 150厚砼地面(包括拴牛台高出地面 100)。 拴牛台上安装标准钢管拴牛架(见二次设计)。 四、屋面工程做法 采用方钢屋架,方钢檩条上固定彩钢压型板屋面,前屋面设计高 600开启式钢天窗采光。 27 第 三 节 附图 图二、牛舍 一层建筑平面布置图 图三、标准化棚圈东西立面图 图四、标准化棚圈南北立面图 图五、基础剖图 1 22 第 五 章 给排水及通风设计 第一节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 GB50015- 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0( 1997 年版);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及定位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 良种奶牛 场给排水现状资料。 第二节 设计范围 本项目设计范围包括 牛 舍的室内外给排水设计。 第三节 室外给水设计 一 、用水量及给水压力 奶牛核心繁育 场日用水量为生活用水 120 m3/ (人均按 m3计算);按存栏 100头大 牛 ,用水量为 m3/d。 28 给水压力: 牛 舍冲洗水压力不小于。 鸭嘴式饮水器主水管 压力 ~ , 流量 1000~ 3000mL/min。 二 、室外给水 牧 场 现有两眼 机井,一个 80m3蓄水塔,日供水量可达到 300吨,水质符合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由 牧 场现有的供水管引入一根 DN100 给水管, 给核心繁育群牛 舍饮用或冲洗用水。 第四节 雨污分流排水设计 采用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方式,屋面雨水由导水槽收集后,经排水立管采用 DN100( PVC)管接室外排水沟。 尿水及舍栏清洗污水经φ 300砼管与舍外的污水管相接。 利用场地的高程落差,污水最后汇集到场内总排污沟,再排 入场区粪污处理系统,最后污水达标排放。 雨水最后汇集到场区的雨水沟,流入到场外水塘。 第五节 室内给水排水设计 一 、室内给水 由场区原有给水主管 De100管接 De32分别供水。 给水管道采用聚丙烯管( ppR)热熔连接,管道的室外部分埋地面下。 接室外场区给水管处设置闸阀,以便管道维修。 饮水器 安装 离地面高大 牛 为 ,小 牛 为。 基本参数规定如下: 29 饮水器基本参数与结构 型 式 流 量 主水管压力 移动阀杆力 渗漏范围 连接管螺纹 mL/min MPa N 滴 /min 鸭嘴式饮水器 1000~ 3000 ~ 15 二 、室内排污 室内排污水采用漏缝地板。 舍内粪便通过人工清粪方式清运到牧场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发酵处理。 第六节 消防设计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20 年版 ),本项目建设属戊类设防区域,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本工程采用 牛 场原有的低压给水消防系统,消防以水消防为主,加适当数量灭火器材。 室内按规范在适当位置布置手提 式灭火器。 扩建 牛 舍的电力、照明干、支线采用阻燃铜芯塑料电缆;干线沿电缆桥架敷设,支线穿焊接钢管或阻燃塑料管暗敷。 建筑物同一时期内火灾次数为一次,每小时消防用水量 126m3/h,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 30 第 六 章 电气设计 说明 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范围 一 、设计依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