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生产工艺计算内容摘要:

=( t/h) ( 5)每 m3浆液中的聚丙烯和丙烯量分别为 V聚丙烯 、 VPR 则 V 聚丙烯 =D Q/900 =560 %/900 =( m3聚丙烯 /m3浆液) ∴ VPR=1- =( m3PR/m3浆液) R200 夹套补充水量为 2020kg/h,夹套水往返温度差为 ℃,聚合热为 500kcal/kg,求预聚合产量。 解: R200 产量 =R200 换热总量 /丙烯聚合热 =[(冷冻水的补水量)(进水与回水的温度差) 1kcal/kg℃ ]/丙烯聚合热 =( 2020 1) /500 =( kg/h) ∴预聚合产量为。 70℃时, C3=密度为 400kg/m3, 聚丙烯 密度为 900kg/m3, DIC241( PV) =560kg/m3。 求 R201 的装填量( V=50m3)。 解:( 1)求 R201 中浆液的浓度 Q: 由题意得,每 1m3浆料 D Q/900+( D- D Q) /400=1 代入 D=560kg/m3,得 Q=( kgPP/kg 浆液) ( 2)环管中每 1m3浆液的聚合物产量为: A=D Q =560 =288( kg/m3) ( 3) R201 的装填量为: W=A V =288 50 =14400( kg) 4. 已知 70℃时, C3=密度为 400kg/m3, 聚丙烯 密度为 900kg/m3,浆液浓度为50%,试求 70℃时的浆液密度。 解:设 70℃时的浆液密度为 x,则 x/400+ x/900=1 x=400 900 2/( 400+900) =( kg/m3) 七、聚合物在不管反应器中平均停留时间的计算: D为 570kg/m3,进料丙烯流量为 ,小环管丙烯进料为 3000kg/h,大环管 R201 的体积为 50m3,小环管 R200 的体积为 ,大环管中聚合物浓度 Q为 聚丙烯 /kg 浆液,求平均停留时间。 解:查表: 20℃时丙烯的密度 d20=510kg/m3 大环管的平均停留时间: τ 201= 大环管容积 大环管进料体积流量 = 50 570 103 =( h) 小环管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为在小环管中聚丙烯含量仅为浆液的 2%wt 很小,所以小环管浆液密度按丙烯密度计) τ 小环管容积 200= 小环管进料体积流量 = 510 60 3000 =( min) 570kg/m3,环管中聚合物浓度 Q 为 聚丙烯 /kg 浆液,若聚合物产量为 ,求平均停留时间。 解:∵ D=570kg/m3, Q= 聚丙烯 /kg 浆液 ∴环管中每立方米浆液的聚合物产量为: W=D Q =570 =( kgPP/m3) ∴环管中 聚丙烯 量 =(环管体积)(每立方米浆液中聚合物量) =50 =( kg) =( t) 当聚合物产量为 ,停留时间为: τ= 环管中聚合物量 聚合物产量 = =( h) 当环管密度一定时,不同的产量对应于不同的停留时间。 八、单体转化率及产品物耗的计算 ,装置的废气放空量为 215kg/h,求丙烯的单体转化率和物耗。 解:丙烯的单体转化率 =( 5800- 215) /5800 100% =% 物耗(单耗) =单体转化率 1 =( %) 1 =( kgPR/kgPP) 第三节 风送系统的计算 固体颗粒的风送计算有多种方法,现将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作一介绍,虽然有许多内容是有关工艺设计计算的,但对于风送系统的学习认识以及生产操 作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输送管当量长度的计算 在输送管布置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求出当量长度。 一般取 900 长半径弯管的当量长度为 8m, 450 长半径弯管的当量长度为 5m,直管长加上各弯头的当量长度,即为全程当量长度。 二、输送气耗量的计算 输送气耗量均定于物料的表观密度,由图 52选择风速,然后按选定的管径查图 53 求出输送气的量。 16 00 20 0012 008004000物料表观密度,风速1050304020 图 52 物料表观密度与风速关系 三、输送物料量与耗气量的重量比 在风送计算图 53 上由耗气量和输送物料量两根标线 找出两者的重量比,若比值小于 15则原定管径合适,若比值大于 15则原定管径偏小,应选择较大管径。 四、设计因数的求解 在风送计算图 6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