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模板内容摘要:

述地形、地貌、地质,用途在于评价选址,大部分情况下没有特别的要求,在特殊的情况下,要注意是否适合建厂。 比如在沙地建高楼是不太可能的吧。 此类数据往往是公开的,可以通过可研、网络进行查找,并要求评价师到实地去考察确认。 气象条件 简单的描述下气象条件,包括 温、湿、风、降雨、雪等。 XX 市 全年最小频风向 NNE,全年最大频风向 SSE,夏季最小频风向 W,风玫瑰图见附件三。 重点在于温度和风向、风速,这个与后文选址,总平、辅助用室的设计密切相关,一定要注意。 当然有地方会列出地震等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个不是我们卫评能考虑的,除非当地确实属于地震多发地区,那么在建筑物结构上可能会有特殊的考虑,我们要接受这种考虑,避免在提建议的时候闹笑话。 此类数据可以到当地气象局咨询或查找到相关数据。 自然疫源地 情况 这个是评价最难把握和控制的地方,疫源地的宣布按《传 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应该是当地人民政府宣布的,其他人和组织没有权利去宣布。 这个一般情况下,如果建设地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属于人工地形的区域,可以大胆地写属于非 自然疫源地。 一定要注意要明确好范围。 比如 XX市的项目,我们不能写成 XX 市不属于 自然疫源地。 要具体化,原则上要具体到乡和镇的行政,如果写成某某地区不属于 自然疫源地 ,评价机构的风险就非常大了。 这个要求评价师去现场考察,并要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熟知自然疫源地的大致分布区域。 如血吸虫、出血热的分布等,必要时可到当地的 CDC咨询疫情。 社会环境 条件 ,这个包括,现有项目污染其他区域和其他区域污染本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规划。 比如说食品生产区规划一个铅冶炼厂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同理食品或药品生产企业规划到冶炼区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上述内容需要我们评价师去现场实地考察,并留下周边的照片以备案可查。 拟建地点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按可溯源性和唯一性描述拟建地点,如果企业能提供用地红线最好附图在后。 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件 四。 描述方法有: 1.经纬度标识法,这个适用于有 GPS定位,可以给出经纬度的项目 2. 街道门牌号法 建议评价师一定要去拟建地点看一看,带回必要的数据。 生产规模 按可研报告进行描述 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及劳动定员 按可研报告进行描述。 但可研报告质量有高优低,很多报告中没有岗位设置,如果没有岗位设置。 我们不可能去帮企业设计岗位,因此这里只能不描述岗位设置。 项目组成 生产装置:列出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辅助装置: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公用工程:包括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 燃气工程等,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总图运输:包括原料及辅料形态、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 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汇总描述。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 . 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描述。 生产过程的原辅料使用量、产品产量 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 、废品 的名称和产量。 ,包括固废、水废、气废的处理,往往涉及职业病危害 MSDS,原料的 MSDS,中间品的成分变化。 比如焦化行业的煤气脱氨脱硫的变化,在脱氨后,煤气的氨就不是重点关注了。 总平面布置 用图形描述总平面布置,并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按产品流程或按各车间承担的工序进行描述,并附上简图。 注意要写明“三废”的处置工艺,很多时候漏掉了这块。 生产设备 及布局 罗列生产设备、并附上布局说明,如可研未设计布局,请说明未设计。 建筑物卫生学 建筑物 结构 建筑物的间距、朝向、 结 构特点 采光与 照明 列出采光与照明的方式 采暖与通风 列出采暖与通风的方式 4类比企业 类比企业选择 类比企业来源简介 介绍类比企业来源于,体现类比的可溯源性,如出于保密考虑,可用某企业代替具体企业名称。 可比性分析 阐明类比企业与拟评价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 分析要点: 类比企 业采用的防护设施 油评价师去现场调查,并如实记录相关防护设施。 尘 设施 毒 设施 噪声 设施 、防湿设施 类比企业发放的 劳保 用品 描述类比企业劳保用品管理制度、配置情况、工人佩戴情况、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描述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包括制度的大致内容、执行情况。 类比企业职业健康监护 描述类比企业健康监护的时间、人数、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复查结果等相关信息。 类比企业应急救援 描述类比企业应急救援 制度、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演练情况。 可能时可描述类比企业是否发生过相关事故。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XXXX对 XXXX进行了 类比现场检测, 现场 检测 情况如下: 类比检测情况 时间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 GBZ1592020)的规定,于 XXXX年 XX 月 XX 日至 XX 月 XX 日,对 XXXX 进行类比检测。 检测项目 根据对 XXXX现场调查情况,本次类比现场检测项目包括: a) 粉尘: XXXX; b) 毒物: XXXX; c) 物理因素: XXXX。 个体采样情况 如实描述个体采样情况 根据类比企业现场调查结果: XXXXX接触的粉尘、毒物浓度较高,对此部分人员的工作区域作为重点采样地点。 描述相关检测地点,并注明样品量。 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依据 见 本报告书第。 现场采样 、测量及分析 仪器 本次检测 现场采样 、测量 见表 46,实验室分析仪器见表 47。 表 46 现场 采样、 测量 仪器一览表 序号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台) 表 47 实验室分析仪器 一览表 序号 仪器编号 分析仪器 型号 数量(台) 缩写及相关解释 本次检测所列表格中各缩写及相关解释如下: a) CSTEL:某工作地点实际检测的短时间( 15min)接触平均浓度 的最大值,与 PCSTEL进行比较,以判断 CSTEL是否超过国家制订的 PCSTEL; b) 超限倍数值: CSTEL与 PCTWA的比值,与超限倍数进行比较, 以判断超限倍数值是否超过国家制订的超限倍数 ; c) CTWA :实际检 测的或利用 CSTEL推算的 8 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与 PCTWA进行比较,以判断 CTWA是否 超过国家制订的 PCTWA; d) LEX,8h :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 8h的等效声级,用于判断工人接触的噪声是否超过国家制订接触限值; e) LAeq :某工作地点某个时间段实际测量的等效连续 A 声级,用于 LEX,8h 的推算,并可提供噪声控制依据。 检测结果 本次类比检测结果按下述方式进行描述: a) xxxx检测结果见表 48; b) xxx检测结果见表 49; c) xxx检 测结果见表 410; d) xx测量结果见表 411; 本次检测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即: PCSTEL、超限倍数、 PCTWA、 MAC 等 均来源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 ( ) 和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部分: 物理 因素 》 ( )。 本次检测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在表 49 至表 413 中均有表述,具体数据可见表 49至表 413。 ① 结果分析 按一定的准则对类比企业检测结果进 行分析,主要思路有: :描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分布、工人接触情况 ,体现某种岗位、某个地点,某种毒物是否具有一致的趋势 . ,未来会需要我们评价毒物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要时可评价毒物间的相加作用。 ② 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本评价报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本着全面识别、重点评价的原则进行识别与分析。 评价单元的划分见本报告书。 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根据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为便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将本项目分为 X 个 评价单元,即: XXXX、 X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按下列方式描述,也叫时空观念 ,指明产生的途径,是原料自带,还是化学反应产生。 何地。 ,如何运动,会对其他地方造成什么影响。 必要时要分析相互间的化学反应 如:西南制药厂 KP 事件中就可能是甲醛 +HCL+H20+高温产生了万恶的氯甲醚。 粉尘、气态分子。 还是二者均有。 这个与防 护密切相关 XXX XXXX 汇总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见表 51。 表 51 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及分布情况表 评价单元 危害名称 产生途径 存在部位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生产过程 从上述职业危害因素中筛选出主要的(重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 主要 职业病危害 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见附件 六。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 法定 职业病见表 52。 表 5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名称 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 标注 法定职业病 ,减少歧义,避免风险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预测分析 利用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预测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相关分析见本报告书第。 采用一定的准则,按一定的方式对正常生产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测分析。 分析的内容包 括: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分布、工人接触情况是否与类比企业相似。 浓(强)度什么情况下可能会超过类比企业。 什么情况下会低于类比企业。 专项分析 结合行业特征,对某些专项操作:如检维修、清理反应釜。 污水处理清淤、进入罐体内作业、危化品泄漏、人工取样等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点评。 ③ 此时可采用风险评估法、相关案例枚举等方法进行。 职业病发病预测分析 结合类比企业职业病发病情况,或者行业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可对职业病的发病做定性的分析预测。 以提示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危害最大、风险程度最 高的几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要时要考虑相加作用。 ④ 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职业病防护设施 按可研的设计描述相关设施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发放 个人防护用品 进行罗列。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 按可研中设计的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罗列,如本项目的应急设施可以与现有企业共用的,也在此罗列。 不可共用的不能罗列,比如应急冲淋。 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罗列,如为改扩项目对现有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要重点描述、分析 拟设置 的辅助卫生用室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进行描述,如能共用的在此注明共用,如不共用的,描述为本项目缺少此设施 职业卫生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进行罗列。 ⑤ 7 职业病危害评价 选址 按 GBZ12020的要求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检查表应罗列,或附在附录中。 总体布局 按 GBZ12020的要求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检查表应罗列,或附在附录中。 建筑卫生学要求 (构) 筑物 按 GBZ12020的要求 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检查表应罗列,或附在附录中。 采光 照明 重点考虑采光系数、照明照度是否符合。 灯具是否节能。 按 GBZ12020的要求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检查表应罗列,或附在附录中。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 从以下角度考虑:生产工 艺 较 成熟 ,机械化程度较高,不属于国家淘汰的生产工艺。 设备布局 按 GBZ12020的要求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检查表应 罗列,或附在附录中。 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 xxxx;毒物: xxx;物理因素: xxx;不良作业方式: xxx等。 本项目 XXXX 超标的可能性很大;在 XXXX 护时, XXX 将出现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可能性较低。 本项目存在 XXXX、 XXX等风险很大的作业,可能会导致 XXXX 职业病防护设施 具体分析原则: ,本项目是否设计了防护设施。 性能参数能否符合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