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内容摘要:
螺栓位置不符,安装时可作微小调整。 施工时,在安装立杆基层部位,用电钻钻孔打入膨胀螺栓后,连接立杆并稍作固定,安装标高有误差时用金属薄垫片调整,经垂直、标高校正后固紧螺帽。 两端立杆安装完毕后,拉通线用同样方法安装其余立杆。 立杆安装必须牢固,不得松动。 立杆焊接以及螺栓连接部位,除不锈钢外,在安装完后,均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并且不得外露,应在根部安装装饰罩或盖。 ( 2) 楼梯扶手安装,采用焊接安装(特殊尺寸除外)。 使用焊条的材质应与母材相同。 扶手安装顺序应从起步弯头 开始,后接直扶手。 扶手接口按要求角度套割正确,并用金属锉刀锉平,以免套割不准确,造成扶手弯曲和安装困难。 安装时,先将起点弯头与栏杆立杆点焊固定,待检查无误后施焊牢固。 弯头安装完毕后,直扶手两端与两端立杆临时点焊固定,同时将直扶手的一端经头对接并点焊固定,扶手接口处应留 23mm 焊接缝隙,然后拉通线将扶手与每根立杆作点焊固定,待检查符合要求后,按焊接要求,将接口和扶手与立杆逐一施焊牢固。 焊接时(特别是冬期 施工),应掌握好焊接电流、电压及焊接温度,以防电流过大或过小及电压不稳,影响焊接质量和美观。 焊接质量应符合 有关规定的标准,焊缝宽度、深浅要一致,表面应呈鱼鳞状,扶手接头焊缝应严密,焊缝应无明显手感偏差。 ( 3) 较长的金属扶手 (单面扶手栏杆与超长栏杆 )安装后,其接头应考虑安装能适应温度变化而伸缩的可动式接口,可动式接头的伸缩量,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考虑 20mm。 室外扶手还应在可伸缩处考虑设置漏水孔。 扶手根部与混凝土、砖墙面的连接,一般也应采用可伸缩的固定方法,以免因伸缩使扶手的弯曲变形。 扶手与墙面连接根部应安装装饰罩盖。 五、产品保护 ( 1)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由于运输、堆放和吊装所造成的构件 变形必须矫正。 ( 2)不锈钢栏杆安装后必须作强度检验并检查检验记录。 ( 3)不锈钢栏杆表面应干净、无焊疤、油污和泥沙。 ( 4)产品验收后成品堆放应防止失散和变形。 ①堆放场地应平整干燥,并备有足够的垫木、垫块,使构件得以放平、放稳。 ②侧向刚度较大的构件可水平堆放,当多层叠放时,必须使各层垫木在同一垂线位置。 ③同一工程的构件应分类堆放在同一地区以便发运。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日期 接受交底人 : 技术交底 记录 工程名称 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宝峰雅庭 施工单位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交底工种 厨卫间 交底部位 基础、主体 交底内容: 1.材料要求 ( 1)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双组份)。 应有出厂合格证。 甲组份是以聚氨酯和二异氰酸酯等原料,经过聚合及反应制成的含有端异氰酸酯基的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外观为浅黄粘稠状,桶装,每桶 20kg。 乙组份是由固化剂、促进剂、增韧剂、防霉剂、填充剂和稀释剂等混合加工制成;外观有红、黑、白、黄及咖啡色等膏状物,桶装、每桶 40kg。 甲组份储存在室内通 风干燥处,储期不超过 6个月。 乙组份储存在室内,储期不超过 12个月。 两组材料应分别保管,严禁混存在一室;动用后剩余的材料,应将容器的封盖盖紧,防止材料失效。 主要技术性能: 含固量: ≥ 93% 拉伸强度: ≥ 断裂伸长率 300%~ 400% 耐热度 80℃,不流淌 低温柔度: - 20℃绕ф 20mm圆棒,无裂纹 不透水性:。 ( 2) 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配制水泥砂浆保护层。 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 3)磷酸或苯磺酰 氯:用于做缓凝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于做促凝剂。 乙酸乙酯:清洗手上凝胶用 二甲苯:用稀释和清洗工具 涤纶无纺布或玻璃丝布:规格为 60g/㎡ 2.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电动搅拌器 (功率 ~ ,200~ 500转 /min)、搅拌桶 (容积 10L)、油漆桶 (3L)、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油漆刷、弹簧秤、干粉灭火器等。 3.作业条件 (1)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必须将尘土、杂物等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和突出部分应铲平、扫净、压光,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或钝角。 (2)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 面应保持干燥,并要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 (3)在找平层连接处的地漏、管根、出水口、卫生洁具根部 (边沿 ),要收头圆滑。 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必须安装牢固,嵌封严密。 (4)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细部,应先做好附加层墙补处理,刷完聚氨酯底胶后,经检查并办完隐蔽工程验收。 (5)防水层所用的各类材料,基层处理剂、二甲苯等圴属易燃物品,储存和保管要远离为源,施工操作时,应严禁烟火。 (6)防水层施工不得在雨天、大风天进行,冬期施工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 5℃。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表面→细部处理→配制底胶→涂刷底胶→涂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细部附加 层施工→第一遍涂膜→第二遍涂膜→第三遍涂膜防水层施工→防水层一次试水→保护层饰面层施工→防水层二次试水→防水层验收 ( 1)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等清除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 ( 2)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得有凸凹不平、松动、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 含水率一般不大于 9%,基层表面均匀泛白,无明显水印。 ( 3)涂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1)配制底胶 ,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加入甲苯,比例为 1: : 2(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制量应视具体情况订,不宜过多。 2)涂刷底胶,将按上法配制好的底胶混合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 :㎡,涂后常温季节 4h以后,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 4)涂膜防水层施工: : 聚氨酯防水材料为聚氨酯甲料、聚氨酯乙料和二甲苯,配比为 1::3(重量比 ); 在施工中涂膜防水材料,其配合比计量要准确,并必须用电动搅拌机进行强力搅拌。 2)细部做附加层: 突出地面的地漏、管根、出水口、卫生洁具等根部(边沿 )、阴阳角等薄弱部位,应在大面积涂刷前,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层,底胶表干后将纤维布裁成与地漏、管根等尺寸、形状相同并将周围加宽 20cm的布套在管根等细部,并涂刷涂膜防水材料,常温 4h表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材料, 24h实干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 3)涂膜防水层: 第一道涂膜防水层:将已配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在已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用量为 ㎡ ,厚度为 ~ ,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缺陷, 24h固化后,可进行第二道涂层; 第二道涂层:在已固化的涂层 上,采用与第一道涂层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匀涂刷在涂层表面,涂量略少于第一道,用量为 1kg/㎡ ,厚度为 ~ 1mm,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缺陷, 24h固化后,进 行第一次试水,遇有渗漏,应进行补修,至不出现渗漏为止; 除上述涂刷方法外,可采用长把滚刷分层进行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四次涂刷,每次涂量为 ㎡;如条件允许,也可采用喷涂的方法,但要掌握好厚度和均匀度。 细部不易喷涂的部位,应在实干后进行补刷; 4)在涂膜防水层施工前,应按照工艺标准,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技术和使用材料的交底,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经过 24h以上的蓄水试验,未发现渗水漏水为合格,然后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交下道施工。 ( 5)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做如下处理: 1)当发现涂料粘度过大不易涂刷时,可加入少量二甲苯稀释,其加入量应不大于乙料的 10%。 2)当发现涂料固化太快,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量磷酸或苯磺酰氯等缓凝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甲料的 %。 3)当发现涂料固化太慢,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量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促凝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甲料的 %。 4)涂膜防水层涂刷 24h未固化仍有发粘现象,涂刷第二道涂料有困难时,可先涂一层滑石粉 ,再上人操作时,可不粘脚,且不会影响涂膜质量。 如发现乙料有沉淀现象时,应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与甲料配制,否则会影响涂膜的质量。 5.质量标准 ( 1)保证项目: 1)涂膜防水材料及无纺布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产品应附有出厂合格证防水材料质量认证,现场取样试验,未经认证的或复试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得使用 2)聚氨酯涂膜防水层及其细部等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 2)基本项目: 1)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表面洁净、平整,阴阳角处呈圆弧形 或钝角,聚氨酯底胶应涂布均匀,无漏涂。 2)聚氨酯底胶、聚氨酯涂膜附加层,其涂刷方法、搭接。砖混结构技术交底记录
相关推荐
值及坡向应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⑵ 水、暖安装前做单项试压,完毕后做通、闭水后试验和打压试验,卫生间闭水试验不少于 24 小时。 ⑶ 电预埋管路宜沿最近线路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用线管的弯曲丝接套丝,折扁裂缝焊接,管口应套丝用堵头堵塞。 油漆防腐等均符合图纸各施工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 ⑷ 灯具、插座、开关等器具安装,其标高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直洁净方正。 ⑸ 灯具、插座
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 混凝土。 2)浇灌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铁盘 50~ 60cm 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 模内,不应用吊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浇灌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震动,再灌入混凝土。 应分层浇灌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 60c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 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
的信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提高经济税源的分析能力、强化税收征收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成为目前 税务体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 对这些数据开发利用成为可能。 1. 2.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数据挖掘 DM 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发现算法、数 据仓库、可视化技术、定性定量互换模型、知识表示方法、发现知识的维护和 再利用
utetr ; ( 4) )1()( tetr ; ( 5) )2()( tetr ; ( 6) )()( 2 tetr ; ( 7) detr t )()(; ( 8) detr t 5 )()(。 解 ( 1)由于 dttdetrtedttdetrte)()()()()()(222111 而 dt tdeCtrdt
进行汇总,将汇总数与研究开 发人数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核对,并记录差异的原因; ④检查工资发放记录、奖金核准及发放记录,核实人员人工中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以及奖金、年终加薪与相关记录是否相符; ⑤检查管理层相关决议及相关支付记录,核实与研发人员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包括股份支付,同时取得股东大会决议及监管部门批复)与相关资料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