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创优保证措施内容摘要:

同电压等 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清河住宅小区 C 座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创优保证措施 8 线必须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铜芯导线连接均采用焊接,不得伤线芯,必须焊饱满,包扎严密,接线正确。 、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 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2m,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导线在接线盒、开关盒的预留量应为 15mm,箱盘内预留箱盘周长的一半,出户导线预留长度为。 (二)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安装工程 强制性条文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 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 PE)或接零( 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 1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 2 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 ○ 2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为 4mm2。 ○ 3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需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 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质量要求 、支吊架规格不应小于扁钢时为 30 3,角钢为 25 25 3,所用钢材应平直 ,下料长短偏差误差应小于 5mm,采用圆钢时应不小于φ 8。 (单位: mm)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 ~ 米,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 米,且间距均匀,拐角,三通处间距至桥架中心不大于 500mm,且要求位置对称。 、电缆桥架安装直线段钢制桥架长度超过 30 米,铝合金或玻璃钢制桥架超过 15 米设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补偿装置。 、线槽经过墙体或顶板不应抹死,要求收口方正,线缆安装后进行防火封堵。 、桥架与支架间固定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 ,螺母位于桥架外侧,螺丝长短应一致,长度以拧紧后露出螺母 2~3 扣为宜。 、线槽连接所需螺丝应平垫、弹簧垫齐全;接头严密平齐,光滑无毛刺,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安装在竖井等处的垂直桥架(线槽)应有电缆固定装置,间距不大于 1 米。 、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 3 单位: m 管道类别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 一般工艺管道 易燃易爆气体管道 热力管道 有保温层 无保温层 清河住宅小区 C 座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创优保证措施 9 、桥架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 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 20mm。 、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 ○ 1 1KV以上和 1KV以下的电缆。 ○ 2 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 ○ 3 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 4 强电和弱电电缆。 、电缆桥架、梯架、金属线槽经过伸缩沉降缝时应断开,断开距离以 100mm 左右为宜。 、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的连接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等处进行。 、电缆桥架、梯架、金属线槽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气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三)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强制性条文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 PE)或接零( PEN)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 PE)或接零( PEN)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 质量要求 、镀锌制品按批查验合格证或镀锌厂出具的镀锌质量证明书,镀锌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金具 配件齐全,无砂眼,切所有材料均应为热镀锌产品。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 1m,且应采取保护措施。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米,采用角钢或钢管时应垂直配置,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 米,间距不应小于 5 米,距建筑物不应小于 米。 、镀锌扁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 2 倍,至少三面施焊;镀锌圆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 、利用结构主筋做引下线时,钢筋数量不少于 2 根且应对角钢筋。 将两根主筋用色漆作好标志,色漆涂刷长 度不应大于 20mm。 、明装接地干线穿墙或顶板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明装接地母线经过门口应敷设于地面内。 、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 2 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 、接地母线明装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 200mm,距墙应不小于 10mm,支持件应采用 40 4 镀锌扁钢制作,支持件距离水平直线段不大于 1 米,垂直部分不大于 米,转弯不大于 米,接地干线垂直度、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2‰,但全长不大于 10mm,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小于扁钢厚度的 2 倍。 、变配电室内接地干线明敷应便于 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 250mm— 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 10mm— 15mm。 、明装接地线连接处应焊接牢固、饱满,无夹渣、咬肉及未焊透现象。 清河住宅小区 C 座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创优保证措施 10 、暗敷设防雷引下线截面扁钢不小于 25mm 4mm,圆钢直径不小于 12mm。 、防雷引下线调直后方可进行敷设,弯曲处不应小于 90 度,不得弯成死角,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10 倍,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10 倍,过变形缝处应做煨弯补偿。 、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件连成 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避雷网支架长度统一为 190mm,其中埋入砼为 90mm。 各支架间距均匀,间距不大于 1 米,允许偏差 20mm;支架平直牢固,水平段每 2 米允许偏差 3/1000,垂直段每 3 米允许偏差 2/1000,全长偏差不得大于 10mm;避雷网拐弯处支架距弯曲中点不大于 250mm;每个支持件能承受大于49N( 5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