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开化、柯城、龙游、衢 10 江、龙泉等; 栗瘿蜂:安吉、松阳、缙云、云和、庆元、遂昌、兰溪、武义、永康、浦江、余杭、奉化、乐清、衢江、绍兴、安吉、长兴等; 桃蛀螟:建德、桐庐、庆元、遂昌、浦江、江山、衢江等 山核桃花蕾蛆:临安、淳安、桐庐、富阳、安吉等。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浙江 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负责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业务管理、指导和实施,各市、县(市、区)森防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业务管理和实施。 浙江省防检局分管局长作为测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市、县两级森防检疫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测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队伍建设 全省各级森防检疫机构均配备 12 名专职测报员,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市级测报点配备 2 名专职测报员,县级测报点配备 1 名专职测报员。 林业工作站人员、森林管护人员和护林员纳入全省测报网络体系建设,承担相应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发挥第一信息 源的作用。 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各地制定有关调查人员的补助办法,提高对监测调查人员的工资补贴或补助,保证队伍稳定。 经费保障 为保证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经费,市、县落实配套资金,保证测报工作所需的专项测报经费。 对资金使用实行严格审批制度,专款专用。 制度保障 ( 1)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监测预报工作纳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目标考核中。 制订了浙江省“十一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在办法中强化监测预报工作内容,如松材线虫病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 500 亩或 超过 2 个小班未及时发现的,测报准确率记“ 0 分”。 11 ( 2)制订并出台《浙江省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办法》,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 3)制订浙江省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中心测报点的管理,提高中心测报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 4)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合作框架协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报工作,浙江省林业厅与省气象局合作,拟签署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合作协议,针对浙江省气候变化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 渠道。 同时,省防检局与省气象信息中心也签署合作协议,深入探索合作机制。 ( 5)建立相关区域间监测预报信息交流协调机制,在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使基层监测机构从更广的范围获取更充分的信息,以提高其预测预警能力。 ( 6)建立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的监测预报信息交流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为林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服务。 奖惩与考核。 加强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考核。 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检查、考核办法》以及我省拟制定出台的《浙江省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 心测报点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对全省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考核,通过定期检查与平时工作结合,及时将考核结果上报。 省防检局实行测报情况通报制度,对缺报、迟报、或出现数据错误的提出批评,对按时上报,数据完整无误的给予表扬。 各地测报工作情况与省安排的测报工作补助经费直接挂钩。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重点的基层测报机构软硬件建设,提高其监测预报能力,完善和发挥《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信息管理系统》(见图二)作用,对全省森林资源、测报队伍、监测面积、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等信息及时更新和维护,提高测报 工作管理效率。 12 ( 1)交通工具。 截止到 2020 年底,全省县级森防站有汽车 59 辆,其中国家级中心测报点 10 辆;市级 12 辆。 缺少交通工具是当前制约监测预报工作快速反应的瓶颈。 逐步解决基层监测用车是提高监测效率的重要途径。 ( 2)计算机等信息化设施设备。 目前,我省各级森防部门有计算机403 台,但仍有个别县级单位还没有计算机,有些单位的计算机使用了 5年以上需要更新。 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辅助设备普遍缺乏。 计划从省级财政筹集部分补助经费,用于今后定期设备更新。 ( 3)测报工具。 包括捕虫工具、观察辅助工具、野外清障工 具、数据记录设备、野外防护装备等,可以集成为一个工具箱或背袋。 目前所有市级单位和 45 个县级单位都配有测报工具箱,没有配备工具箱的单位尽快要求配备。 ( 4)影像设备。 数码相机和摄像机。 除中心测报点都配有数码相机外,其它单位的缺口较大,将逐步配备到位。 宣传和技术培训 ( 1)宣传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宣传从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通过浙江省防灾减灾白皮书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宣传监测预报工作在抵御林业生物灾害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该项工作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二是向从事监测预报工作的人员宣传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的重大意义。 三是向森林经营者宣传简单、实用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指导林农科学进行防治。 ( 2)培训工作。 省内举办的监测预报技术和信息管理培训也从三个层次开展:一是省级森防站主要开展对市级和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测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培训工作,每年举办二次;二是由市级组织对县级测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要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三是县级森防机构组织对乡镇、村级兼职测报人员的综合性培训,包括简便易操作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要领等方面内容。 四、监测调查技术方案 13 一般面上的监测调查仍采用原有的数据采集方法,即线路踏查(见附表 4)结合标准地(见附表 7)的调查方法,汇总见表 5。 同时,继续在淳安、永康、松阳、江山、常山的松毛虫性信息素监测预报试验,继续在安吉、余杭、中泰基地开展监测工作,拟在桐庐、天台、柯城、余杭四个县市开展监测调查信息电子采集系统试点试验。 (一)一般监测调查 一般性的监测调查主要面向生产,为生产性预报服务。 监测调查要获取的有害生物信息主要有:有害生物种类、寄主种类、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已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调查时有害生物的发育状态等。 再结合气象因子和当地历史发生情况,就能较准确地预测有害生物的发展趋势 ,并据此提出防控对策。 ★ 监测预报流程是: 踏查路线设置原则:针对常灾区和偶灾区近几年的发生分布状态,以尽量少走重复路线、最短的距离,并能充分代表调查区域情况。 对于本土常发性病虫害,踏查路线是相对稳定的;对于新发生或有规律扩散的有害生物,应根据前一次的踏查范围和有害生物特性、寄主的分布情况相应延伸踏查路线,扩大调查范围。 根据主、兼测对象发生历期,分别在不同虫态(成虫、卵、幼虫、蛹期)确定调查时间:具体时间为每年 3— 11月,每月 1— 2 次,至少 1 次。 样地布设分为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两种。 固定样地是针对本土常发性病虫害历史发生情况在有代表性的敏感地段或起始点设置的固定的、连续观测的抽样调查点,这类样本数据除反映当期的发生状态外,还用于害虫种群动态或病害发展过程动态的系统分析。 临时样地是根据踏查过程中有害生物的发生、发育程度或寄主受害程度的变化,而固定样地不足以反映资料、监测工具的准备 对监测区域作线路蹅查 样地调查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汇总 预测、提出防治方案 发布预报 14 这种变化时,临时在典型地段布设的观测调查样地,获取发生种类、分布范围、发育进度、危害等级等属性数据,这类样地数据只反映当期、当地的发生状态。 具体调查因子见附表 6 和附表 7。 调查表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印 发的分种类监测预报办法规定的格式执行,暂时没有印发监测预报办法的种类使用相近种类的格式。 调查结束后,以乡镇为单位分病虫种类、分发生危害程度统计汇总,由县级森防站将各乡镇的调查数据输入到计算机“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发生表中,由计算机完成县级汇总。 (二)中心测报点监测调查 中心测报点日常的监测调查工作按照一般区域的调查方法在本辖区内进行。 在测报技术上要求能够每周或每月对当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通报和预报;要明确当地主要有害生物、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分布及趋向,一旦发现能有效跟踪和监管。 同时,要与周边县域进行 测报信息交流,掌握周边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动态。 中心测报点及其主测对象详见附表 1。 中心测报点主测对象每一期发生情况除按照一般测报点通过“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生成上报数据逐级上报外,本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发生动态要以文字材料和填写数据表格的形式及时通过“中国森防信息网 — 虫情动态”上传入口上报。 并将每年各发生程度的发生范围绘制成图。 各种监测预报资料分门别类,妥善存档。 没有发生但需监测的对象要按照规定的监测时间进行踏查,调查结束后,将。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案
相关推荐
指标的确定 (熟悉 )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掌握 )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掌握 ) 《公园设计 规范》 (掌握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熟悉 )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掌握 ) 《公路环境保护设规范》:景观与绿化概念的定义,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公路绿化的分类及设计要求。 (掌握 ) 1《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掌握 )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掌握 )
本支架 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布置间距以 90cm 为主,横撑两端为 60cm;横向立杆间距 90cm,横撑两端处钢管间距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有限公司 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4 60cm,其中横撑两端下加密两列普通钢管,以加横撑两端处支架的承载能力;横、纵向立杆均按 90cm 布置。 在高度方向横杆步距 120cm,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试摇表、 安全带等工具。 辅材: RS485 信号控制线: RVSP2 178。 圆形双绞线(强磁干扰场所应选用Lanstar 174。 11 0 K V 湖滨 变电站 电 子 围 栏 设 计 方 案 ADD: 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宏利大厦 B 座 12A TEL:(0591)87821512 FAX: (0591)87816235 14 Web site:// Email: RVSP2 178。
表 ( 2)教师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 查系部授课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汇总情况: 每缺 1科次授课计划扣。 ① 教师每学期授课计划 ② 每学期教学进度表 ( 3)系部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及实施细则 1 查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及实施细则: 没有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的扣 1分,落实不到位 ~ 1分。 系部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与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细则及落实情况原始材料。 18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评价 点 分值
核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1)检查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职责与分工和落实情况。 2)督促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落实人员到位。 3)查验各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 4)检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 审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对特殊专业工种的人员,要审查上岗证和考核技术水平。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等。
本项目总投资约 3100万元,建筑内容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一期(核心组团 2标段附属工程)工程,具体 包括 室外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铺装工程 、 给排水工程及照 明工程 , 湖南中医药高专新校区大门和 围墙, 湖南中医药高专新校区学生食堂和活动中心附属工程。 建安费用为 2033万元。 资金来源为财政补助、原校区置换、业主自筹及银行贷款。 :本项目设计施工图范围内全部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