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内容摘要:

整合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动手画“小茶碗”前,要引导学生先分析,建议老师制作课件,演示用若干 几何图形,组合成器物形象的过程(参见下文)。 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小茶碗”的画法,因为在分析小茶碗的组成时,是要看到并不存在的线条的。 只有在分析清楚的基础上,学生才能顺利地完成本课的画图任务。 在主要任务完成后,可介绍画圆的方法,同时一并介绍画正方形的方法。 在学习保存文件时,要给予帮助,因为学生对汉字的输入还不熟 悉,所以可以输入英文字符或数字来代替。 利用“ Word”制作课件: 1. 新建“ Word”文档,打开“绘图”工具栏,画出四个椭圆,并分别设置它们的格式为“无填充颜色”。 2. 拖动图形,即可演示拼图,如下图所示。 几何图形组合的例子: 第 5 课 列车飞驰 授课人: 玛依拉 课时: 2课时 地点:机房 班级:三年级 ( 3) 班 教学目标 : 掌握“选择”工具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复制”和“粘贴”操作。 通过学习相同图形的画法,体会“复制”在画图中的奇妙作用。 接触对图形选中部分进行缩放、旋转、翻转的操作技术。 能完成“活动天地”中的任务。 结合旅游,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 本课主要学习复制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在计算机中画画的神奇和便捷,体会用计算机画图的特点。 学生对计算机的复制操作在理解上有难度,在操作上要注意的地方也比较多,所以,教材在介绍时,非常集中于这一知识点,有利于让学生 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 : 在展示作品“飞驰的列车”时,可以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可以问学生“这列火车的车厢是一节一节画出来的吗。 ”等,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教学主题。 在画画之前,先集中学习并练习一下复制操作是不错的选择。 一定要清楚地讲明复制的操作步骤,强调复制应由“选择”、“复制”和“粘贴”三步完成。 学生经过练习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开始画图,这时再讲复制过程中应注意的方 面及透明粘贴和不透明粘贴等内容,这样做的目的还是突出重点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教材提供了背景图画,而没有让学生自己画背景的原因。 利用选择框的控制点对选择对象进行调整,可以视情况做适当的介绍。 可结合“活动天地”的内容,鼓励学生创新。 教学资源 : 关于剪贴板: 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块临时区域。 当你使用了“复制”或“剪切”命令后, Windows 把复制或剪切的内容及其格式等信息暂时存储在剪贴板上,以供“粘贴”使用。 这块被临时占用的内存就是剪贴板。 剪贴板一般只能保存最后一个复制或剪切的内容,如果没有新的复制或剪切操作,剪贴板的内容就一直存在,可多次粘贴。 但是每当有新的数据传入剪贴板,旧的便会被覆盖。 由于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块 区域,所以计算机断电后,信息就会丢失。 剪贴板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剪贴板,架起了一座彩桥,使得在各种应用程序之间,传递和共享信息成为可能。 第 6 课 漂亮花边 授课人: 玛依拉 课时: 2课时 地点:机房 班级:三年级 ( 3) 班 教学目标 : 掌握“曲线”工具的使用;能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画出美丽的花边。 通过绘制重复图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小结,在内容安排上,意在对前面所学进行一次综合练习。 所以学习内容较多,画图的任务也比较复杂。 同时本课学习的重点“曲线”工具,也是画图程序的难点之一。 要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掌握画曲线的方法和较为熟练的鼠标操作,同时还要有一些美术感觉。 解决了画曲线,问题就解决了一多半。 教学设计 : 本课涉及了画图、填色、复制、选择、移动图形、图形变化、图形拼接等操作,再加上“曲线”工具的学习,任务比较复杂,是一次综合练习。 画曲线的方法与前面所学的画法有很大不同,要特别注意讲清步骤。 画 曲线的方法不止一种,但最好只介绍在本课画图中要使用的画法。 在掌握了曲线的画法后,再进行整条花边的绘制。 由于花边的绘 制步骤较多,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示范,并讲清操作要领。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绘制相同图形时,要给学生分析最大相似单元,让学生理解这样可以减少复制次数,从而精简步骤。 在活动天地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在创作完成后,可以组织一次交流展示活动,在学生自我小结的基础上,总结学习经验和成果。 教学资源 : 利用“曲线”工具可以画出 C 型、 S 型曲线和水滴状的封闭曲线。 1.画 C 型曲线:①拖动鼠标画出一条直 线;②向要弯曲的方向拖动鼠标,到合适的地方松开;③单击鼠标固定曲线。 2.画 S 型曲线:①拖动鼠标画出一条直线;②在第一个弯曲的方向单击鼠标;③移动鼠标,在第二个要弯曲的方向单击鼠标。 3.画水滴状封闭曲线:①单击 A 点; ②单击 B 点,出现一直线; ③把鼠标指针移动到 C 点处并拖动,合适时松开鼠标。 第 7 课 步入舞台 授课人: 玛依拉 课时: 2课时 地点:机房 班级:三年级 ( 3) 班 教学目标 : 学习键盘知识。 认识键盘,了解键盘分区;知道键盘的正确使用方法。 能基本正 确地操作键盘进行基准键键位练习。 教材分析 : 本单元学习使用键盘。 本课大致由两部分组成:认识键盘和基准键键位练习。 练习部分借助“金山打字”软件进行,练习的游戏化,增加了趣味性,软件的激励功能可提高练习的效率。 教学设计 : 目前键盘的形式很多,在介绍键盘时,注意一下“主键盘区”就可以了。 至于别的键盘区名,以及“基准键”、“导键”这类名词,只是为了讲课时方便。 实际上,键盘分区知识对学生的意义并不大,不必过分强调。 要强调的是正确使用键盘对我们应用计算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操作键盘时正确的坐姿、手法、指法等 ,要教给学生,让他们尽量照着去做,但不要搞人人过关,要掌握度,比如要有十指分工击键的意识,而不能形成“一指禅”等。 在“金山打字”软件中进行练习时,应将正确的指法和击键方法放在首位,不要过分强调速度。 练习打字的软件很多,可以根据情况, 选择不同于教材的其他软件。 第 8 课 兄弟合作 授课人: 玛依拉 课时: 2课时 地点:机房 班级:三年级 ( 3) 班 教学目标 : 继续学习键盘及键盘的使用方法,学习手指的键位分工。 首先练习“基准键”输入,接着练习全部字符键输入,阶梯式 提高学生使用键盘输入的技能。 教材分析 : 教材通过“手指分工”、“触摸练习”和“打字练习”三个步骤,进行了基准键的输入练习和英文字符的输入练习。 使学生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