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供应室各级人员职责 一、 护士长职责 1. 在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准备、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 督促本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 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消毒效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 负责岗位日常工作的人力安排,参与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检查,提供人员的工作考核、考勤情况。 5. 负责医疗器材、敷料、药品物资的清领、报销工作。 6. 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下收下送,检查所供应的器敷料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一次 /2个月) 7. 负责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8. 完成上级指派的临时性工作。 二、 主管护师职责 1. 在护士长指导下,工作和质量的检查。 2. 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把好质量关。 3. 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参与制定本科业务学习计划和组织实施。 4. 对本科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预防措施。 5. 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 6. 督察本科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和标准情况,维持环境整洁,安全操作。 7. 制定本科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 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 8. 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 三、护师职责 1. 在本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 参加本科各项具体操作,指导护士和消毒员正确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参加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实践。 4. 参加本科组织的工作质量检查,对工作中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高防范措施。 5. 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护士和进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进行技 术考核,并担任带教工作。 6. 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的科研,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 四、护士职责 1.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消毒、保管、登记、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 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 协助护士长清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 指导护理员 (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消毒工作。 五、灭菌员职责 , 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类物品的灭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 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岗,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灭菌器的压力,时间和温度。 灭菌后戴好口罩及无菌手套,关闭容器气孔,拿出各包,按要求放置于无菌物品卸载车上。 3. 灭菌完毕后,须待室要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加强高压灭菌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并保持灭菌室的清洁整齐。 做好每锅灭菌器的灭菌过程、运行情况及参数记录和每日工作量登记。 5. 要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要经常检查高压灭菌器的功 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六、护理员、洗涤员职责 1. 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士以上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 2. 负责各种器械物品浸泡消毒及清理工作。 3. 负责室做好工作量等级工作。 工作完毕后将池执行护士长,护士临时分配的工。 七、卫生员职责 在护士以上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任务。 按计划进行科完成护士长临时分配的工作。 维护环境的清洁、设别养护及安全操作。 积极参与在职培训。 八、质检员职责 1. 在护士长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指导下,负责对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 质检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技术,树立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2. 质检员可随意对本科供应的各类物品进行检查,在质检稳定的情况下每月抽检 12次。 3. 负责 物品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核查。 4. 每次监测后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5. 监测中如有异议,应复查一次,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第三部分 操作流程 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 菌、储存与发放等基本工作流程。 (一) 下收操作流程 基本流程:准备 → 下收 → 消毒回收车或收集箱 要求 ( 1)使用科室 一般污染器械和物品分类放置在回收容器中;破伤风、炭疽等重度污染器械和物品,应放置在密 封回收容器中,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特殊感染性疾病(朊毒体)感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定时到使用科室收集使用后的污染器械、物品、将其封闭的污染器械与物品装入封闭式下收车或收集箱中,按照规定的路线封闭运送。 ( 3)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等医疗废物不得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回收与转运处理。 ( 4)下收工作结束后,下收车或收集箱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定位放置。 (二)回收操作流程 基本流程:准备 → 回收清点登记 → 分类 要求 ( 1)做好个人防护。 ( 2)准备盛 装容器及硬质容器。 ( 3)认真清点、核对回收物品并登记。 ( 4)根据器械的材质、类别、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回收锐利物品用硬质容器盛装;回收的污染布类用密闭容器盛装,统一清洗。 ( 5)工作结束,回收容器、工作台需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回收容器定位放置,专物专用。 (三)清洗操作流程 器械处理原则 按清洗 → 消毒 → 干燥的程序进行;被朊毒体污染的所有物品应进行焚烧处理。 清洗方法的选择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根据器械的性质与类别,选择相应的清洗方法。 耐热、耐湿的器械与物品宜选用机械清洗方法,精密 、复杂的器 械应先手工清洗,再采用机械清洗或手工漂洗。 ( 1)手工清洗基本流程 冲洗 → 清洁剂浸泡 → 刷洗 → 消毒(煮沸或化学消毒) → 漂洗 → 干燥 1) 适应范围 ① 结构较复杂的器械、较精细及尖锐器械。 ② 器械上有严重污染、生锈或残留血液及分泌物、污物已干、用机器无法洗净时,宜用手工清洗。 2)要求 ① 对残留血迹及脓液的器械先在流动水中冲净,清洗时应将器械关节打开,复杂组合器械宜拆开。 ② 浸泡于多酶洗液中 2 分钟以上,然后在液面下刷洗,防止产生气溶胶。 ③ 专用清洗槽与专用刷子用 后消毒处理。 ( 2)机械清洗基本流程 常水清洗 → 多酶洗液清洗 → 漂洗和热水消毒 → 干燥 1)适应范围 ① 超声清洗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硬质材质器械,不适宜橡胶和软塑材质器械。 ② 喷淋清洗适用于金属、塑料、橡胶、玻璃、乳胶等材质器械。 2)要求 ① 器械关节必须充分打开。 器械上有锈渍时必须先除锈再进行机械清洗。 ③ 容器、管道类放在专用冲洗架上清洗。 ④ 超声清洗时,根据污染程度及时更换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