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摘要:

分工便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手工会计的内部组织控制。 因而很少出现错漏或舞弊的行为。 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可通过核查不同的责任者追究责任。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织起来的,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手工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全部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 这就要求细化组织工作,加强组织控制,可以考虑把会计部门划分成原始凭证审核组、数据录入处理组、凭证编审组、数据输出查阅组、系统维护组、综合管理组,其中组合管理组由财 务部门领导者组成,各小组间分工合作,细化内部控制的组织工作。 内部控制运行管理更复杂 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扩大,增加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难度,使内部控制的手段变得综合、复杂。 第一,内部控制难度加大。 由于电算化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与手手工处理系统相比有所不同,以及电算化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要求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没有的控制内容。 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因而加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 第二,内部控制手段更复 杂。 会计电算化控制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加大了电算化系统的控制风险控制方式和手段由手工控制转为手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原有的手工控制手段有些保留,但需要增设一些包含于计算机程序中的程序控制。 一般来讲,电算化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也要求越多。 电算化系统中手工控制与各类程序化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电算化控制技术的复杂性。 第三,内部控制程序更复杂。 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的控制程序更更加复杂。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人员由财务会 计专业人员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组成。 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而且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操作。 内部控制工作技术含量更高 这里指的技术含量主要侧重于计算机技术,当然专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技术也十分重要,但是从手工到电算的转变中,计算机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处理程序发生了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纸质档案和资料都变成了电脑里的数据。 电脑里的数据如何管理、如何查阅、安全如何保证、数据分析如何进行、如何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经营管理问题等等都需要思考。 电子财务档案保存不善往往容易引发管理事故。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 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 会计处理更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比手工会计系统严重。 这就给内部控制增加了计算机的技术难度,要求内部控制工作要加强技术学习和改进。 ? 四、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给 企业 内部控制带来新变化,这其中也不乏 存在 风险因素。 涉及面广而工作分工不易协调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如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分析、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以及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 制度等等,工作面广就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兼顾每一个细节,从而引发风险。 授权操作无痕迹而导致操作随意 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内部控制方式,在手工会计系统中,每一笔业务的授权处理都留有签章,有据可查,执行人员不敢随意操作。 但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业务人员可利用特殊的授权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损失的案例常见于报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