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工艺培训资料内容摘要:
,流动性稍差,因此必须高料温、高注射压力注塑才行,其中注射温度的影响大于注射压力, 但注射压力提高,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收缩 率。 注射温度范围较宽,熔融温度为 160℃,而分解温度达 270℃,因此料温调节范围宽,工艺性较好。 故改善流动性,可从注射温度着手。 冲击性差,耐磨性不好,易划花,易脆裂,故应提高模温,改善冷凝过程,去克服这些缺陷。 PC粘度大,融料温度高,流动性差, 回此必须以较高温度注塑( 270- 320T之 间),相对来说料温调节范围较窄,工艺性不如 PMMA。 注射压力对流动性影响较 小,但因粘度大,仍要较大注射压力,相应为了防止内应力产生,保压时间要尽量短。 收缩率大,尺寸稳定,但产品内应力大,易开裂,所以宜用提高温度而不是压力去改善流动性,并且从提高模具温度,改善 模具结构和后处理去减少开裂的可能。 当注射速度低时,浇口处易生波纹等缺陷,放射咀温度要单独控制,模具温度要高,流道、浇口阻力要小。 PET成型温度高,且料温调节范围窄( 260- 300℃),但熔化后,流动性好,故工艺性差,且往往在射咀中要加防延流装置。 机械强度及性能注射后不高,必须通过拉伸工序和改性才能改善性能。 模具温 度准确控制,是防止翘曲。 变形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采用热流道模具。 模具温度高,否则会引起表面光泽差和脱模困难。 透明塑料件的缺陷和解决办法 ? 银纹:由充模和冷凝过程中,内应力各向异性影响,垂直方向产生的应力,使树脂发生流动上取向,而和非流动取向产生折光率不同而生闪光丝纹,当其扩展后,可能使产品出现裂纹。 除了在注塑工艺和模具上注意外(见表),最好产品作退火处理。 如 PC料可加热到 160℃以上保持 3- 5分钟,再自然冷却即可。 ? 气泡:主于树脂内的水气 和其他气体排不出去,(在模具冷凝过程中) 或因充模不足,冷凝表面又过快冷凝而形成 真空泡。 其克服方法见表。 ? 表面光泽差:主于模具粗糙度大,另一方面冷凝过早,使树脂不能复印模具表面的状态,所有这些都使其表面产生微小凹凸不平,而使产品失去光泽。 其克服方法见表。 ? 震纹:是指从直浇口为中心形成的密集波纹,其原因因熔体粘度过大,前端料已在型腔冷凝,后来料又冲破此冷凝面,而使表面出现震纹。 其克服方法见表。 ? 泛白、雾晕:主要由于在空气中灰尘落入原料之中或原料含水量太大而引起的。 其克服方法见表。 ? 白烟、黑点:主要由于塑料在机筒内,因局部过热而使机 筒树脂产生分解或变质而形成的。 其克服方法见表(附页) 聚碳酸酯塑料 聚碳酸酯的英文全称为 Polycarbonate,简称 PC。 它是由二羟基苯或多羟基苯(二元酚或多元酚)通过酚分子上的碳酸酯基聚合反应而成的一类树脂。 通用级 PC 是双酚A( 2, 2— 双( 4— 羟基苯基)丙烷)的聚合物。 聚碳酸酯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力学性能,可以抵抗很强的外力冲击,防弹玻璃一般是由聚碳酸酯做成的,因此俗称防弹胶。 聚碳酸酯吸水率低,耐蠕变性好,尺寸稳定 9 性高。 聚碳酸酯的使用温度也较宽(- 100℃ ~ 135℃),特别是耐低温性能好,很多制品在 北方寒冷的气候下变脆不能使用,而 PC 因可以耐- 100℃的温度,所以仍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但聚碳酸酯易产生内应力,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差,故成型带嵌件的制品较困难。 一、 PC 的工艺特性 PC 是属结晶性的塑料,但因结晶条件严格,结晶倾向很小,无准确的熔点,一般被认为是非结晶形塑料。 PC 的玻璃化温度较高,为 149~ 150℃,熔融温度为 215℃~225℃,成型温度可依分子量的大小及成型的制品的不同而控制在 250℃~ 320℃。 PC 的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熔融粘度也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明显地加大,流动性显著降低, 用于注塑成型的聚碳酸酯分子量一般为 40000~ 60000。 PC 的链节长,且含有苯环,分子链的刚性大,熔融粘度较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大得多。 这对注塑充模有影响,因为流动长度随粘度的增大而缩短。 PC 的流动特性接近于牛顿流体,熔融粘度受剪切速率的影响小,而对温度的变化则十分敏感,因此,在注塑成型时,通过提高物料的温度比增大剪切速率有效得多。 PC 料一般不会因射速太快而烧焦,产品中混入黄色的原因是螺杆或料筒中藏胶时间过长分解,混入制品中形成的。 PC 的主链含有苯环,因此刚性高,抗蠕变性能好,尺寸稳定性好,但在成型中产生的内应力不易消失,所以脱模后的制品最好进行热处理。 PC 的主链上因为有酯基存在,所以容易吸水分解,在高温下即使微量的水也十分敏感,常会造成降解而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使树脂变色而分子量急剧下降,制品性能变劣,所以原料在成型前必须充分干燥。 二、 PC 的注塑成型工艺 预热干燥 120℃下干燥 2~ 4 小时 检查原料是否合格,可采用“对空注射”,如从注塑机射咀中流出的物料为:均匀无色、光亮、无银丝、无气泡,即为合格。 也可以采取试啤方法来检查原料是否合格 :试啤时如产品表面无料花等缺陷。 成型温度 成型温度的选择与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制品的形状、壁厚、注塑机的类型有关。 对于 2mm 以下的制品,成型温度应偏高,对于厚壁制品( 10mm 以上),成型温度可略低。 对于光学镜片等制品,成型温度可稍高,以便获得熔融程度良好的胶体,制得的制品面型、透光性、集焦性都较好。 注塑机各段成型温度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可作如下设定: 炮筒射咀: 280℃~ 320℃ 炮筒前部: 285℃~ 320℃ 炮筒中部: 285℃~ 315℃ 炮筒后部: 270℃~ 300℃ 熔胶温度范围: 280℃~ 320℃ 建议温度: 300℃ 模具温度: 80℃~ 120℃,建议一般情况采用 90℃ 注塑压力: ~ 127Mpa(最高可达 200Mpa) 10 注塑速度:中速至快速 螺杆转速: 28rap/min 热处理:需要时,在 125℃~ 135℃下 4 小时 内应力的检查方法:制品浸入 CCL4 溶液, 1~ 2 分钟内未见裂纹者,应力较小。 收缩率: ~ 1% 热塑性聚氨酯( TPU)注塑成型加工 何为聚氨酯。 所谓 的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而成,在分子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氨基甲酸酯基团( — NH— CO— O— )。 在实际合成的聚氨酯树脂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基团外,还有脲、缩二脲等基团。 多元醇属长链分子,末端为羟基,称为“软链段”,多异氰酸酯称为“硬链段”。 软硬链段生成的聚氨酯树脂中,氨基甲酸酯只占少数,所以称为聚氨酯未必恰当,从广义上讲,聚氨酯乃是异氰酸的加聚物。 不同类型的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反应后,生成各种结构的聚氨酯,从而获得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涂料、纤维、粘合剂等。 聚 氨酯橡胶 聚氨酯橡胶于 1940 年首先在德国研制成功, 1952 后开始投入工业生产,而我国是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并投入生产的。 聚氨酯橡胶属于一种特种橡胶,由聚醚或聚酯。注塑成型工艺培训资料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泰山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蓝色,外框线为三维效果、 1. 5 磅黑色;( 2)表 格的底纹为浅青绿色。 生: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然后操作。 14 师: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示范小结。 (其中也有采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进行操作) 4.知识拓展──尽显学生风采 师:刚才都是我们手工对表格的修饰,有没有一种更快捷的办法让电脑自动对表格修饰呢。 生:(学生陷入深思之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表格菜单中还有什么命令。
注册进出口贸易公司全套流程
登记表复印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商务部规定不需要备案登记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限外商投资企业递交);企业章程复印件(非企业法人免递交);税务登记证书副本复印件;银行开户证明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复印件;《报关单位情况登记表》、《报关单位管理人员情况登记表》;其他与注册登记有关的文件材料。 办理期限:2个
注册电气工程师电力协会习题集第7套试卷
66kV 为 6m D. 110kV 为 8m 64. 屋内配电装置的硬母线,为消除因温度变化而可能产生的危险应力应装设母线补偿 器。 下列材质的母线,其长度在( )内装设一个母线补偿器。 A. 铜母线, 30~ 50m B. 铝母线, 20~ 30m C. 铝管母线, 30~ 40m D. 钢母线,可不装设 65. 选择屋外高压电器的最高、最低环境温度是指( )。 A. 极端最高温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