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82(二)试点企业 .............................................................................................................................82三、项目 ......................................................................................................................................83(一)节能类项目 .........................................................................................................................83(二)节水类项目 .........................................................................................................................83(三)资源综合类利用类项目 .....................................................................................................83(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类项目 .................................................................................................83(五)其他类项目 .........................................................................................................................84四、近期拟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 ..............................................................................................84第七章 保障体系建设 ...............................................85一、组织领导 ..............................................................................................................................85二、法律制度 ..............................................................................................................................86三、政策保障 ..............................................................................................................................87四、管理创新 ..............................................................................................................................88五、信息平台 ..............................................................................................................................89六、技术创新 ..............................................................................................................................901第一章 河南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一)自然地理条件人口总数全国第一,人口密度大。 河南省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现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 17 个省辖市和 1 个省直管市济源。 河南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2020 年末总人口 9869 万人,居全国第一位,人口密度为 588 人/平方公里。 地处中原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平原的南端,是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 河南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结合部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也决定了其在全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呈西山东川特征。 河南省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 全省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和 %,基本地形分为豫东平原、南阳盆地、豫北山地、豫西山地和豫南山地五大区。 大陆性季风气候,气象水文灾害较多。 河南省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大致以伏牛山南坡和淮河干流为界,以南属亚热带,以北属暖温带。 全年平均气温为 12~16℃,全年无霜期大致为190~240 天,年均降水量从北到南约为 600~1200 毫米之间。 气象水文灾害是河南的主要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热风、霜冻、冰雹、大风等。 分属四大流域,河流水系众多。 河南省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 1500 多条河流纵横交织。 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 711 公里;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干流长 340 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1/2。 湖泊主要有中南部和西南部的丹江口、宿鸭湖等水库,总面积约千余平方公里。 3河 南 省 政 区 图4(二)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我国经济大省,GDP 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五位近年来,河南省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GDP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但与我国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河南主要人均指标仍有较大差距,距全国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河南省 20202020 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见表 11。 表 11 2020 年2020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年 限 指 标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GDP(亿元) 6035 6868 8554 10587 12496GDP 占全国的比重(%) GDP 在全国的位次 5 6 5 5 5河南省人均 GDP(元) 6487 7570 9470 11346 13313我国人均 GDP(元) 9398 10542 12336 14103 16084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 20202020 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传统农业大省,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多种农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河南有耕地资源近8000 千公顷,居全国第三位,并具有作物品种多、适应范围广的独特优势,是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 5000万吨以上,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4。 小麦、玉米、烟叶、豆类、芝麻、水果、肉类、禽蛋、奶类等农畜产品居全国前列。 分布特色明显,优质特色农业发展良好。 河南经过多年的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集中,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和产业基地。 主要有豫北、豫中南优质小麦基地、沿黄地区优质水稻基地,以平顶山、驻马店为主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黄淮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北蛋肉鸡生产区、豫西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等。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良好,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小麦和畜产品加工基地。 5新兴工业大省,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食品生产基地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河南工业生产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2020 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 6031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711 亿元,增加值 4150 亿元,均居全国第 5 位。 初步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依托优越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河南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煤炭、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造纸等重点行业,原煤、有色金属、原油、发电、水泥、化肥、平板玻璃、拖拉机、纺织品、卷烟和食品等工业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合理的产业布局。 全省拥有年工业总产值 1 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 388 个,年工业总产值 20 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 56 个。 初步形成了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 4 大产业带、20 余个产业基地和 40 余个特色产业集群,见表 12。 表 12 河南省初步形成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情况产业带和产业集群 分 布郑州-洛阳-开封(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汽车、铝工业、煤化工、石油化工 6大产业基地和中牟汽车零部件等 14 个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新乡-郑州-许昌、漯河(京广)产业发展带以轻纺、高新技术、食品产业为主,初步形成高新技术、食品、造纸、化纤纺织 4 大产业基地和新乡电池等 12 个特色产业集群新乡-焦作-济南(南太行)产业发展带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初步形成煤炭、电力、铝工业、化工、汽车零部件、铅锌加工 6 大产业基地和焦作奶业等 9 个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集群洛阳—平顶山—漯河产业发展带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重点布局能源、煤化工、钢铁、盐化工、建材产业,初步形成煤化工、盐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工业产业集群分布 省辖市市区、中原城市群地区及铁路(京广和陇海)沿线地区为产业集群三大分布区域,其他地区多处于起步阶段。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62020 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 4000 亿元,居全国第八位,第三产业占 GDP比重近 5 年总体有所增长,2020 年为 %。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旅游业近年发展较快,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社会发展基本情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 科教兴豫战略全面推进,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20 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 年。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 44%。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体育、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981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261 元。 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全国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有三纵三横贯穿全省,建成五纵五横国道干线,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建成西气东输工程,正在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郑汴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2020 年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 (四)产业结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现状近年来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占 GDP 达到 5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总体略有上升,三次产业结构从 2020 年的∶∶ 变化到 2020 年的 ∶∶。 河南省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阶段特征显著,三次产业在朝着逐步优化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分析工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河南已经进入一个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转型、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并逐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新阶段,高新技术7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 优势区域和产业集群迅速发展,产值超 1 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有 388 个, “双 5 亿”企业达到 200 家以上,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较 2020 年增长了 2 倍。 全省重点耗能行业产品结构明显优化,2020 年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至 万吨标煤/万元。 传统产业型、资源开发型工业比重大。 从发展基础看,传统产业型、资源开发型工业产业比重偏大,集群发展起点低,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受资源环境制约明显;科技驱动型和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工业产业集群薄弱,后续发展潜力欠缺。 传统产业型产业集群占全省的 %,资源开发型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占四分之一。 在全省的优势产业中煤炭、原油、有色、水泥、电力、化工等均为传统型和资源开发型产业。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级别 Ⅰ 级 Ⅱ 级 秦岭冷杉 Abies chensiensis Ⅱ 大果青扦 Picea neoveitchii Ⅱ 大别山五 针松 Pinus fenzelianavar. dabeshanensis Ⅱ 金钱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Ⅱ 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Ⅰ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Ⅰ 巴山榧树 Torreya
视频输出 1 路 PAL/NTSC, BNC( , 75Ω )复合视频信号 1 路 VGA 显示器接口输出 系统资源 具备多路实时录像同时进行 1 路录像回放,网络客户端实监视 图像分辨率 实时监视 704*576,录像回放 704*576, VGA 输出: 720*576 图像移动 帧测区域 每画面可设置 192 个检测区域。 检测灵敏度设置:每区域可设置 3级灵敏度 视频 压缩 MPEG4
请求电话时应立即前往。 六、值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如即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应由备班进行及时处理。 七、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 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 手续后方可实施。 二、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表》
方法。 三线值班医师可住家中,但须留联系方式,接到请求电话时应立即前往。 六、值 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如即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应由备班进行及时处理。 七、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 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二、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
职称 工作单位 参加起 止时间 在本项目中担任 的主要工作职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备注:主要勘察设计人员应明确项目总负责人和相关专业负责人,且均应为原获市、厅级奖的人员。 申报单位法 定代表人签字: — 16 — 曾获哪一级 奖 励 申报单位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省有关主管部门 推 荐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 17 — 附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