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计算题(二内容摘要:

SVI= MLSSSV = lg lml/2 /300 =150mL/g (3)、剩余污泥量 剩余污泥浓度 Xr=150106=6667 剩余污泥量为 QXr= 10006667= 106m3 (4)、污泥龄 θc= QwXrVX = 20204000  = (5)、回流污泥浓度 即 Xr=150106=6667g/mL (6)、回流污泥比 X= rSVIRR 6101 r取值 2020= RR1 6667 得 R= 即,回流污泥比为 1某市平均日污水流量为 48000m3/d, Kz=KdK h=。 污水 BOD5=180mg/L,一级处理 BOD5去除率为 20%。 二级处理拟用推流式鼓风曝气工艺,其设计参数为: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 X=3000mg/L, DO= mg/L, f=,设计水温30℃ ,污泥负荷率 Ns=( kgMISSd)。 生化反应系数为: Y=,Kd=, a' =, b' =。 采用微孔曝气器, EA=18%, α=, β=, ρ=1,Cs( 30) =, Cs( 20) =。 曝气器距水面 ,二沉池中清液上升流速U=,要求处理水 BOD5≤20mg/L。 请计算: ⑴ 、曝气池的容积 (m3)。 ⑵ 、每日需排除的剩余污泥量( kg/d)。 ⑶ 、平均时,最大时需氧量。 ⑷ 、平均时,最大时供气量。 ⑸ 、二沉池 沉淀表面积。 解: (1) 、曝气池(区)的容积 V= SaXNQS= 18048000 =8229 m3 (2)、每日需排除的剩余污泥量 Qs= rfXX 其中 aSYX ( - eS )QKdVXv Sa=180(120%)=144, Se=20, Q=48000m3/d, Y=, Kd=, V=8229; 又  V= SaXNQS 而 X为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MLSS= SaVNQS= 14448000  (g/L) MLSSMLVSSf  且 f =  MLVSS= 2400=1800 (g/L) 又 Xv= MLVSS= 1800(g/L)  2 5 3 2 9 9 8 0 0 0)20204(  X sN = 由课本图 4- 7得到相应的 SVI值,取为 120; 则 Xr= 120201066 SVI=8333  Qs= rfXX = 2532990  (kg/d) 即每日需排除的剩余污泥量为 kg/d ( 3)、平均时最大需氧量 a39。 =, b39。 = O2= a39。 QSr+ b39。 VXv = 1 0 0 0/1 8 0 04 8 0 0 0 0 0/)20204(4 8 0 0  = 310 kg/d=664kg/h (4) 、平均时最大供氧量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 Cs(30)=(2)=①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Pb=  + 310 H=  + 310  = 510 Pa ② 空气离开曝气池水面时,氧的百分比 tO =%%100)(2179 )(21%100)1(2179 )1(21    AAEE ③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 按式 Csb(T)= Cs( 5 tb OP  )计算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 30oC考虑,代入各数值得: Csb(30)= ( 55 mg/L ④ 换算为在 20oC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按式 R0=   20)()20( 0 2  TTss CC RC,其中  ,  , 1 , C=2 代入数值 R0=    =⑤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 Gs= 0 AER100=17006m3/h (5)二沉池沉淀表面积 V=8229m3 设 2组曝气池,每组容积 411528229 m3 池深取 ,则每组曝气池面积 F= =980m2 16. 一平流沉淀池,澄清区面积为 204m2,流量为 Q= 120m3/h。 若将其改造成斜板沉淀池,流量提高至原流量 ,其它条件不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