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管线改迁方案内容摘要:
穿新权南路部分约 30 米,施工期间分两次围蔽,一次围蔽一半道路,临时改双向行驶为单向行驶,计划工期 4天。 新权南路至车站东端头段长约 105 米,计划工期 3 天,管位位于绿化人行道上,施工作业面需占用总个绿化人行道,施工时用专用围护栏杆将施工区域全封闭围护。 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 → 开槽 → 铺砂、下管 → 清理管膛、管口 → 套胶圈 → 安管、撞口 →胸膛还土 → 井室砌筑 → 串水、试压 → 管道阀门、管件安装 → 二次回填土 → 管道冲洗、消毒 → 验收 沟槽开挖 ( 1) 沟槽开挖前工作 开槽前要认真调查了解地上地下障碍物,以便开槽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根据业主方提供的现况地下管线图和我公司的现场调查,统计出现况地下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 2)沟槽开挖形式 根据设计图中设计管道的规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沟槽开挖的形 式。 ① 沟槽坡度确定:槽深 h≤ 3 米时, i 为 1: ② 槽底工作面确定: 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情况详见下表 : 管道结构外径 D1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 b1 金属管道 D1≤ 500 300 ③ 沟槽断面形式(见下图) 图 501 沟槽开挖断面 ( 3)开挖方法 ,槽底预留 20cm 由人工清底。 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扰动地基。 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现况管缆)的地段由人工开挖,严禁破坏。 ,以利排水。 ,按现场暂存、场外暂存、外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开槽土方凡适宜回填的土选择妥善位置进行堆放,但不得覆盖测量等标注,均暂存于现场用于沟槽回填。 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土方调配计划,作好土方平衡少土方外运及现场土方调运。 ,槽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如遇槽底土 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及地勘部门联系,共同研究基底处理措施,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在沟槽检底后,经核对管节、管件位置无误后立即下管。 下管时注意承口方向保持与管道安装方向一致,同时在各接口处掏挖工作坑,工作坑大小为方便管道撞口安装为宜。 清理承口 清刷承口,铲去所有粘结物,如砂子、泥土和松散土涂层及可能污染水质、划破胶圈的附着物。 、上胶圈 将胶圈清理洁净,上胶圈时,使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放在承口槽内就位,并用手压实,确保各个部位不翘不扭。 胶圈存放注 意避光,不要叠合挤压,长期贮存在盒子里面,或用其他东西罩上。 插口端是园角并有一定锥度,在胶圈内表面和插口外表涂刷润滑剂(洗涤灵),润滑剂均匀刷在承口内已安装好的橡胶圈表面,在插口外表面刷润滑剂刷到插口坡口处。 接口 插口对承口找正,支立三角架,挂手扳葫芦,套钢丝绳,扳动手扳葫芦,使插口装入承口。 并注意撞口一定要撞到白线的位置,保证角度≯ 3度。 检查 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安装要准确,管子承口朝来水方向。 安完第一节管后,用钢丝绳和手板葫芦将它锁住,以防止脱口。 安装后 ,检查插口推入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并检查胶圈是否撞匀。 安装注意事项 ( 1) 管子需要截短时,插口端加工成坡口形状,割管必须用球墨铸铁管专用切割机,严禁采用气焊。 ( 2) 上胶圈之前注意,不能把润滑剂刷在承口内表面,不然会导致接口失败。 井室砌筑 ( 1)砖砌前,将砖砌部位清理干净,洒水湿润。 对凿毛处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浆。 ( 2)不同形式的井室,墙体尺寸控制及排砖方法均不同,具体方法如下: ,在墙体的转角处立皮树杆,以控制墙体垂直 度和高度。 砌筑前先盘角,然后挂线砌墙。 采用满丁慢条砌筑方法,砖墙转角处,每皮砖需加七分头砖。 ,以圆心为控制中心挂线,随砌随检查井室尺寸。 采用丁砖砌法,两面排砖,外侧大灰缝用“二分枣”砌筑。 砌完一层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向缝错开。 ( 3)砖砌采用“三一”法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若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超过 500mm。 ( 4)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90%,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法,使其砂浆饱满。 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 5)砌筑时,要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水 平灰缝和竖向灰缝控制在 8— 12mm。 ( 6)勾缝 ,有无瞎缝。 清除墙面杂物,洒水湿润。 ,交接处平整,一般比墙面深 3— 4mm。 ,灰缝不得有舌头灰、毛刺。 沟槽回填 ( 1)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处管道回填至管顶 50cm 以上 ( 2)管道两侧回填高差不超过 20cm。 ( 3)回填分层进行。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50cm 用木夯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 20cm;管顶以上 50cm 至地面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虚铺厚度2025cm;应做到夯夯相连,一夯压半夯。 ( 4)分段回填时,相邻两段接茬呈阶梯形。 ( 5)回填土不得有石块、房渣土等不能夯实的土质,防腐层周围用细土回填,检查井周围采用石灰土回填。 ( 6)回填压实度标准 : 胸腔部分 ≥ 95% 管顶以上 50cm 范围内 ≥85 % 其余部位 ≥90 % 水压试验 ( 1)进行水压实验应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对后背、支墩、接口、排气阀等都应规定专人负责检查,并明确规定发现问题时的联络信号。 ( 2)管道接口完成后,用短管甲、短管乙及盲板将试压管段两端及三通处封闭,试压管段除接口外填土至管顶以上 50cm 并夯实。 做好后背及闸门、三通等管件加固。 由低点进水,高点排气,注满水后浸泡 24 小时后,在试验压力下10min 降压不大于 时,为合格。 ( 3)水压实验应逐步升压, .每次升压以 为宜 ,每次升压以后,稳压检查没有问题时再继续升压。 ( 4)水压实验时,后背、支撑、管端等附近不得站人,检查应在停止升压时进行。 冲洗、消毒 ( 1)管道冲洗前应制定冲洗方案,管道冲洗时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或不小于。 冲洗时应连续进行 ,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为合格。 ( 2)冲洗时间应安排在用水量较小、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 选好排放地点 ,确保排水线路畅通 ,排水管截面不得小于被冲洗管的 1/2。 勾头 ( 1) 勾头前与管理单位联系,取得配合,确定勾头位置,施工安排, 需要停水接管必须事先商定准确时间并严格执行。 ( 2) 挖工作坑、集水坑,做好支撑、防护栏杆,并配备优质水泵抽水。 ( 3) 勾头时,旧管中存水流入集水坑,随即排除。 在新装闸门与旧管之间的各种管件必须经过消毒方可安装。 质量标准 检查井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井室尺寸 长、宽、直径 +20 2 井筒直径 +20 3 井口高程 +20 +20 4 路面 与道路一致 5 踏步安装 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 177。 10 管道安装允 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测频率 工序 槽底高程( mm) 15 10m一点 开槽 砂垫层高程( mm) 5 10m两点 砂垫层 对口高程( mm) +5 10m两点 管道安装 对口中线位移( mm) +20 5m一点 管道安装 稳压 5min压力降( Mpa) 每口一次 水压试验 覆土半年后竖向变位( mm) —— 每口两次 检测 覆土 15天竖像变位( mm) —— 每口两次 检测 轴线位置 30 10m一点 管道安装 高程 +20 给 水 管线迁改线路见下图: 图 502 给 水 管线改移 雨污 水管道迁改 车站范围内 南北向雨水管 (1000 1600 水泥 )与车站主体冲突, 影响长度 108米,改迁长度 89 米;南北向雨水管 DN300(水泥)与车站主体、附属冲突,影响长度 125 米,改迁长度 125 米;南北、东西向污水管 DN800(水泥)与车站 主体冲突,影响长度 255 米,改迁长度 189米。 管线现状 ( 1) 现状车站西端头主体范围内顺车站 1 根 YS800*800 管线(石 沟埋);( 2) 车站主体上方沿车站 1 跟 YS DN500(砼 ); ( 3) 横穿车站雨水及污水管 8条,从西到东包括 1 根 YS DN300(砼)、 1根YS1000*1600(石 沟埋)、 1 根 YS DN300(砼)、 1根 YS DN300(砼)、 1根 YS DN300(砼)、 1 根 YS DN1200(砼)、 1 跟 WS DN600(砼)、 1根 Y。标管线改迁方案
相关推荐
生产。 2 、底板确定 90 度角,如果底板不正,影响堆土操作。 3 、另设下料口浆不能全布到达各部位应加排气点。 4 、模种之间的距离过大引起的胶浪费。 5 、在排板前先了解模种的大小结构和开模方式再进行排板。 五、堆土方法及故障 根据模种的类型和生产需求,先确定开模的方式和模线位置,顺着模线堆油土,油土切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再确定油土板块的大小方打钉的方式,最后进行修边
,乙方 2 可通过正常的营销及企划环节对甲方进行同 步宣传。 双方的宣传务必做到客观、公正。 二、 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 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协作。 2. 确定实习基地名称和“冠名班”名称及牌匾的制作,并通过各种渠道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以扩大企业知名度。 3.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
卡支持热插拨 ,在系统部分功能板卡故障时,无须开关机既 可更换功能板卡。 2. 4. 3. 语音交换机电源内置 后备电池充放电路,无须外接 开关电源或 充放 电 适配器,当系统电源故障时,通过充放电路所连接的后备电池供电。 2. 5.语音交换机 IP语音服务质量要求 2. 5. 1. 语音交换机 VOIP 通信 应是系统内置模块,且 支持 自动消侧音(回波)技术 2. 5.
卫、疏散、安全通道管制、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中铁 十三局宝兰客专(甘肃段) 项目经理部 三工区 森林防火 专项方案 15 ②事故处置组 : 抢修被事故破坏的设备、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备、设施;修复用电设施、铺设临时线路、保证事故现场应急用电;控制重大危险源灾害的进一步发展;设法使引发事故或致事故扩大的设备、 设施停止运转。 ③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