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版内容摘要:

塘或人工湖 等,综合实施沉陷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规划。 中潜水位沉陷场地:系指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地带。 依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可综合实施 “挖深垫浅 ”的措施。 即在积水区深挖为深水塘(池),用于渔业等。 “垫浅 ”后场地可改造为水平梯田或水田等。 低潜水位沉陷场地:系指基本不积水或干旱地带形成丘陵地貌。 对局部沉陷地填平补齐,土地进行平整。 沉陷后形成坡地时,坡度大,可修整为水平梯田,局部小面积积水可改造为水田等。 沉陷场地复垦后利用: 用 于建筑(采动沉陷区用于建筑的标准另行制订)。 填充沉陷场地采用分层压实,经测试确证压实质量。 填充沉陷地地表稳定后,加载进行稳定性分析,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建筑。 利用压实土地作地基时,不能使用淤泥、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 8%的物料等作为填料。 填料中大于 200mm块石去除。 若填料中主要成份为易风化碎石时,加强地面排水和表面覆土等措施。 有侵蚀性工业废弃物和有机质含量高的生活垃圾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得作持力层。 一般景观水域 、娱乐用水域及游泳区水域,其各自水质分别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中 III、 IV、 V类功能水域水质标准执行。 用于建筑的地基抗震性能,应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J1189)。 沉陷区用于渔业: 水源充足,有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当地要求。 水深、水面积适宜。 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沉陷场地用于农、林、牧业:同露天采场 ~。 废石(含矸石)堆场复垦工程标准: 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含自然后矸石堆场)。 依风化程度可分为不覆土和覆土复垦。 不覆土复垦:已有风化层,层厚在 ,颗粒细, PH值适中,可直接用于建立植被。 风化层薄、含盐量高或具有酸性时,应经处置至 PH值适合后,覆土在。 不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复垦: 进行堆场整治,适当压实。 缓坡至边坡稳定,有控制水土流 失措施。 覆土厚度在。 坑栽复垦(用于林、牧业): 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拟坑栽时,应先期备好坑,暴露一段时间,坑不易风化废石(含矸石)堆场 ,坑强酸性废石(含矸石)不宜采用坑栽法。 新排弃废石(含矸石)应立即进行压实整治,形成面积大、边坡稳定的复垦场地。 尾矿库、贮灰场、贮泥场地复垦工程标准: 复垦工程 待复垦场地及其工程设施稳定性满足要求。 有排水设施,防洪标准满足当地要求。 废弃的尾矿、赤泥、尘泥等为酸性、碱性时,堆置场地须经处置,处置深度取决于场地利用方向。 盐份太大时,应进行去除盐份处置,也可采取深度覆盖。 含有毒有害、放射性成份时,应视其废弃物 中含量水平,确定隔离层设置的必要性、层厚、材质等,尽可能深度覆盖。 依据各类废弃物性状,确定覆土的必要性、覆土层厚度等。 一般覆土厚度 以上。 覆土后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 复土区有控制粉尘的工程措施。 复垦土地利用: 用于农、林、牧业场地: 同 ~。 用于建筑场地: 同 ~。 用作其它场地: 除执行 ~ ,其它标准依据现场条件及利用方向另行制订。 生态恢复通则: 用于农业种植。 选择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有培肥措施,并有试种植记录。 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85)。 农作物无不良生长反应,有持续生产能力。 粮食及作物中有害成份含量符合《粮食卫生标准》( GB271581)。 三年后复垦区单位面积经济学产量,不低于当地中等产量水平。 用于 林业: 复垦区位于城镇、风景区、居民区附近,宜种植观赏林、经济林,也可依所在地配置相应的功能林。 选择适宜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和抗逆性能好的树种。 实行草、灌、乔套种混播。 三年后植树成活率 70%以上。 三年后郁闭度 30%以上。 用于牧业: 选择抗旱、抗盐碱、抗贫瘠优良草种。 多种草类混合种植。 有防治病、虫害措施,有防止退化措施。 三年后牧草覆盖率 70%以上。 三年后单位面积产草量不低于当地水平。 具有生态稳定性和自我维持力。 用于渔业: 食用鱼放养面积占总养殖水面 8590%。 保持塘(池)清洁,定期清塘消毒,淤泥厚度不超过 20cm;有防止含病源体和病毒等污染塘水的措施;有防止农药、盐渍污染措施。 第三年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鱼质量满足食品卫生要求。 其它用途: 依据利用方向确定生态恢复类型,具体标准另行制订。 三、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农业建设废弃地(含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以及工矿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废弃地(含农田建设,水利疏浚和产业调整用地),如:废弃砖瓦窑址、废弃工厂、矿山、废弃水利设施、废弃居住区等。 复垦工程标准: 根据废弃场地类型、特点、数量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