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夯试夯段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夯锤锤重及夯锤底面面积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单击夯击能确定。 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 36㎡,对于淤泥及淤泥质砂等,锤底面积大于等于 6㎡。 夯锤 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 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 ⑵夯锤落距确定 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 =系数(锤重落距) 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 kN)落距( m ) =单击 夯击能( kN m) ⑶夯击遍数的确定 夯击遍数设计为 2~ 3 遍,具体工程根据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要求,以 试验 结果确定。 一般第Ⅰ遍隔 1点跳夯,第Ⅱ遍补第Ⅰ遍空隙,第Ⅲ遍补Ⅰ、Ⅱ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 ⑷夯击次数确定 普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 按照设计为 3 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单击夯击能 不 小于 1000kN 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使起锤困难这三个条件,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 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普夯质量。 ⑸夯击点的布置 夯击点布置与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布置。 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 ~ 倍。 ⑹夯击遍数间隔时间确定 具体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凡是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 ,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 在一遍中若干夯击次数后出现上述情况,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停止夯击,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 一般黄土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 7 天,对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少于 3~ 4 周,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工艺性试夯确定。 施工时首先保证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其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流水顺序,安排合理的流水节拍,力争使各区段间达到连续夯击。 杜绝间隔时间未到就强行施工现象,确保强夯质量。 整理试验结果 施工结束后,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下,将测量资料,相 关试验资料 、 机械均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和整理、并加以总结,得出最佳的机械配备和合理的施工组织。 四 、质检体系组建情况,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指标及检验频率和方法 质检体系组建情况 根据本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及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 ,总工、质检工程师为主要负责人、各管理部门及施工队负责人参加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广泛开展质量创优活动。 实行在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质检工程师负责制,对工程分项最终质量及施工工序进行全部、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以试验室的数据为依据加上 现场质检员的监督,实行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制度,确保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现场试验室经过国家计量监督部门的认证,并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