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实验方案内容摘要:

建和谐的学习型领导干部队伍。 提 6 倡管理者在实践中反思,在理论学习中提 升。 为创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提供保 障。 (2)更新制度建设,规范科学管理 ① 强调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树立全局观念,学会系统深入思考,树立品牌意识。 每次行政会议各部门通过横向沟通、部门之间的合作,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实现管理的整合,提高管理的效率。 ② 关注制度建设的实效性。 在实践工作中找出原有制度与全体师生之间的差距,以人为本,完善更新各项管理制度,达到规范、科学管理的境界。 ③ 加强学校管理中制度的价值 实现,使制度充分发挥对“新基础教育”学校创建的保障与促进功能。 (3)健全管理机制,重建管理过程 ① 调整组织职能部门,增强各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职责。 通过“分级管理,分部负责”,降低管理重心,增强职能部门的活力。 ② 创新学习管理机制。 倡导思想培训先行;管理技术培训与管理艺术研讨相结合,让管理向艺术方面迈进。 ③ 实行管理考核机制。 学校领导班子将采用月考核、绩效考核、定期述职、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考评,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施行干部竞聘。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促使教师的 素质要与时俱进,走内省型、反思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 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确定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核是“能学习、能教书;会做人,会育人;敢探索,善反思”。 (1) 加强师德建设, 构建教师理想角色 ①用师爱来内化师德建设。 通过行为点评、观念培养、专题讨论、主题学习、事迹发掘、典型交流等一系列措施,把师爱教育具体化、个案化,引导教师以博大的师爱来体现崇高的师德风范,铸造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② 用 学习来武装师德建设。 通过学习,使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追求成为教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发 展的内在动力。 ③ 引导教师的角色理想回归到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独特的教育智慧、创造意识与能力。 从而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7 ④要用科学制度来规范师德建设。 形成师德的可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制度,使师德教育落到实处。 (2) 创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 激发 教师专业发展 内需 ①“新基础教育” 研究中提出,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是新型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素养,学习理论是贯穿始终的任 务,教师要开始习惯于阅读理论文章,并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去领悟。 学校 将统筹安排学习 计划 ,教研组要制定详实的理论学习计划,要规定学习著作的名称,定期、定人进行学习交流。 我们鼓励青年教师挤出一点时间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要使阅读成为自己的日常的习惯。 定期开展 读书交流会,通过区市级骨干教师讲座、青年教师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孕育出浓郁的读书氛围。 ②提升教师团队的自主研究能力。 结合教育实践,以一节课作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理论适度介入,让新的理念与新的实践相互激发,然后选择“一个专题”作为另一个可用的基本分析单位,以这两个基本分析单位为基础,横向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提升教师团队的自主研究能力。 ( 3) 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设置教师专业成长方案 ① 根据教师发展五阶段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 成熟期、稳定期、后发期,设置教师专业成长方案,使教师在各阶段的发展“有目的,有方向;有过程,按阶段;多途径,多模式;既主动、又能动;开放发展。 ” 每位教师根据新基础教育品牌学校的创建要求,实施新一轮教师 个人成长三年规划。 ② 启动名师塑造工程。 建立一支有较大数量和较高质 量的骨干教师队伍,关键在培养,根据骨干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 抓好 “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 这几个环节的培养程序。 (4) 依托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① 对教师进行自助式自主培训,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根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将依托“录像反思,同伴互助,科研内化和示范辐射”四大支柱,开展“自助式自主培训”。 录像反思 : 利用学校具有的现代化技术条件,在教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 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定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等进行录像,并制成光盘作为他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 通过观看自己的“表演”,自我分析、自我反省,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同伴互助 : 教研组是学科教学的最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科教学、教育科 8 研中的作用,强调同伴互助、互动反思。 规范教研活动操作性,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教研组开设的每次活动目的性要明确,研讨要有主题,针对性要强,教师要带着理念走进活动。 科研内化 :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使问题转化为课题,课题不求大 求全,要避虚就实,去解决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提出“发现问题即课题,行动既研究,教育既科研,成长既成果”的原则通过科研内化,真正实现:备课时能进行二度开发,充分研究学生对于知识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 示范辐射 : 校内各级各类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在校本教研中的核心作用和辐射作用。 骨干教师自愿申报“六个一”活动: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阅读一本业务杂志;每月上交一篇教学一得;学期开放一节教改课;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使自己真正成为专业上的引领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