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重点笔记内容摘要:
氟化钠、氟乙酰胺等 5%~10%硫代硫酸钠 氰化物、汞、砷等 %过氧化氢 阿 片类、氰化物、高锰酸钾等 2)血液净化救治中毒的适应症:致死量、致死性毒物(药物)中毒;药物或毒物种类、剂量不明者;无特异性对症解毒药者。 最佳时机: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 6~8 小时内 3)特效解毒剂 ? 金属中毒解毒药 — 螯合剂 ? 高铁血红蛋白症 — 亚甲蓝(美兰) ? 氰化物中毒解药 — 亚硝酸盐 硫代硫酸钠 ? 有机磷农药中毒 — 阿托品、碘解磷定 ? 中枢神经抑制剂 —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对抗麻醉镇痛药所致的呼吸抑制有特异性拮抗作用;氟马西尼为苯二氮卓类中毒的特效药 ( 1)机理:抑制胆碱酯酶,从而使体内乙 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持续冲动,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 M 样、 N 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2)临床表现: 1)毒蕈样症状: M 样症状,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泪流涎、瞳孔缩小等 2)烟碱样表现: N 样症状,先兴奋后抑制、全身横纹肌纤维颤动,肌肉强直性痉挛,直至肌力减退和瘫痪 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头晕、头痛,严重者有抽搐和昏迷 ; 乐果和马拉硫磷口服中毒有“反跳”现象 4)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 中毒症状消失后 2~ 3 周,感觉、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 5)中间型 综合征: 约在急性中毒后 24~ 96 小时突然发生死亡,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症 ( 3)治疗 1)胆碱酯酶复活剂 解除烟碱样毒作用较为明显,对已老化的胆碱酯酶无复活作用,故必须尽早用药, 对不同的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疗效也不同 2)抗胆碱药 可争夺胆碱受体,主要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 对烟碱样症状和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没有作用 治疗应达到阿托品化:表现为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湿罗音消失及心率加快等,此时应逐步减少阿托品用量。 若患者出现瞳孔明显扩大,甚至模糊、烦躁不安、谵妄惊厥、昏迷 以及尿潴留等情况则提示阿托品中毒,立即停用阿托品,酌情给予毛果芸香碱对抗 3)长托宁的优点 拮抗 M 样症状效应更强;还有较强的拮抗 N 受体作用;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抗胆碱效应;不引起心动过速;半衰期常,无需频繁给药;每次用量小,中毒发生率低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⑴ 把病人置于空气新鲜处,立即吸氧,危重病人给予高压氧仓治疗; ⑵ 静脉输液,并滴注维生素 C、能量合剂,改善机体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 ⑶ 深昏迷者给予苏醒药,如纳络酮; 第 6 页 共 16 页 ⑷ 防治脑水肿、肺水肿,积极防治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 ⑸ 危 重病例可予以换血或输入新鲜血。 Chapter7 环境以及理化因素损伤 缺氧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淹溺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紧急治疗的关键是尽快对淹溺者进行通气和供氧。 尽快将淹溺者从水中安全救出,无反应和无呼吸者立即进行 CPR。 ( 1)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 ( 2)临床表现 中暑分 3 级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射病、热衰竭 ) 1) 先兆中暑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多汗、口渴、头晕、眼花、耳 鸣、 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38℃。 2) 轻症中暑 :除以上症状外,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体温> 38℃,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 3) 重度中暑 :除轻度中暑外常伴有高热、痉挛、昏厥、昏迷。 一般分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常混合出现。 ? 热痉挛 :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者。 因高温环境出汗较多,大量饮水未补钠盐,使血钠、血氯降低,引起四肢阵发性肌肉痉挛,多见于腓肠肌,可引起急腹痛,一般体温正常 ? 热衰竭 :多见于老年人及未能适应高温者,因大量出汗,外周血管扩 张,使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昏厥甚至昏迷。 ? 热射病 :又称中暑高热,属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在早期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高热、无汗、神志障碍,体温高达 4042℃,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等,甚至出现 MODS ( 3)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检查。 应注意鉴别诊断。 热射病与脑型疟疾、(乙型)脑炎、脑膜炎、有机磷中毒、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等发热性疾病相鉴别;热衰竭与消化道出血、异位妊娠宫外孕、低血糖鉴别 ;热痉挛伴腹痛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3.毒蛇咬伤 ( 1)临床特点 1)神经毒损伤 局部症状 :仅有微痒和轻微麻木,无明显红肿 全身症状 :一般在咬伤后约 1~ 3 小时开始出现,重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 2) 2)血循毒损伤 局部症状 :咬伤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有水疱、出血、瘀斑、坏死 全身症状 :可有皮肤黏膜及内脏广泛出血、溶血、贫血、血红蛋白尿等 ( 3)肌肉毒损伤 除上述神经毒表现外,可引起横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 ( 4)混合毒素损伤 同时出现神经毒、血循毒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较明显 ( 2)治疗 毒蛇 咬伤最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单价抗蛇毒血清; 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Chapter8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救、后续专科治疗三部分。 ( 1)创伤指数( TI): 5~ 9 分为轻伤; 10~ 16 分为中度伤;> 17 分为重伤。 现场急救人员可将 TI>10 分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 2)批量伤员分拣 危重伤:适用于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救治的伤员,用红色标记伤情 重伤:并不立即危及生命,但又必 须进行手术的伤员,可用黄色标记 轻伤:所有轻伤,用绿色标记 濒 死伤:抢救费时而又困难,救治效果差,生存机会不大的危重伤员,用黑色标记 ( 3)止血带的应用 1)扎止血带一般不超 1 小时,如必须延长应每隔 1 小时左右放松 12 分钟,且总时间不能超过 3 小时。 2)必须注明上止血带时间、原因等。 3)扎止血带时应在肢体上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 4)缚扎部位原则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上臂大出血扎在上臂上 1/3,前臂或手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 1/3,不能缚在中下 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 1/3处 5)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 准。 ( 1)多发伤的急救 1)概念 ? 多发伤:同一致病因素,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 多处伤:同一致病因素,一个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 ? 复合伤:两种以上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 严重创伤分类的意义 — 便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基本判定 2)多发伤的特点 ? 损伤机制复杂 第 7 页 共 16 页 ? 伤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 生理紊乱严重多伴有休克、低氧血症 ? 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 ? 处理顺序与原则的矛盾 ? 并发症:休克、 ARDS、肺动脉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 DIC等。 ( 2)挤压伤以及挤 压综合征的概念 挤压伤是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重物长时间 (1 小时以上 )压榨或挤压后所造成的损伤。 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 水肿。 临床表现为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 蛋 白尿。 如果进一步出现以 高钾血症 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 急性肾功能衰竭 ,则称为挤压综合征。 也 有学者将之称为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 ( 3)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 首先进行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评估,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及并发症; 包扎、止血: 有伤口加压包扎;大血管出血者在伤口的近端结扎止血带并及时记录时间。 临时妥善固定: 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者,不宜立即复位,应行清创术将骨折端清理后再行复位;伤肢固定的范围要超过上下关节。 骨突部和空隙须有软布垫。 迅速转运。 Chapter10 发热 1. 概论 (1) 定义:发热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 (2) 外源性致热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和自身体内产物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尿酸结晶等;内源性致热原包括 IL IL IFNα、 IFNβ、 TNF等 2. 临床表现 ( 1) 热度 低热 ~38℃、中度热 ~39℃、高热 ~41℃以及超高热 41℃以上 ( 2) 热程 1)急性发热是指 病程在 2 周以内的发热,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等。 2)长期发热是指 体温升高持续 2~ 3 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 3) 热型 热 型 特点 临床意义 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 39~40℃,达数天 ~数周之久,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 1℃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弛张热 也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 39℃,波动幅度大 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但都在正常水平之上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肺炎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 1~数天,高热期和无热期反复交替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至》 39℃,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重点笔记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流程图
、罂粟碱、安钠咖、阿托品或山莨菪碱、酚妥拉明、甘露醇、呋塞米、利尿合剂等 严格控制 输入量 ( 1) 每日需水量 =每日不显性失水量 +前日 24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分钟 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辅助治疗 **(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 GPⅡ b/Ⅲ a拮抗剂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 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血才介入治疗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 ST 段抬高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抢救流程图
? 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 和呼吸 ? 心理安慰和辅导 镇静 ? 吗啡 3~ 10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必要时 15 分钟后重复 利尿剂 ? 呋塞米 ,液体潴留量少者 20~ 40mg静脉推注,重度液体潴留者 40~ 100mg静脉推注或 5~40mg/h静脉滴注,持续滴注呋塞米达到靶剂量比单独大剂量应用更有效 ? 可用 双氢克尿塞 ( 25~ 50mg Bid)或 螺内脂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