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内容摘要:

对方的诉述;二是要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持非评判性的态度。 在来访者诉述的过程中不要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和偏好对材料进行过滤,在听的过程中要抛开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力求全面、客观地获取来访者提供的信息;三是要留意来访者诉说时所表露出来的非言语信 息,如面部表情是否自然,目光是否呆滞,声音是否颤抖,动作是否呆板等,这些都有助于正确把握来访者的情绪感受,全面了解求询问题。 二、询问 会谈时,咨询师有时需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便帮助进行咨询,但原则上不宜经常使用,最好是让来访者主动告诉我们他想说的话。 因为经常使用询问,会给来访者一种被询问、被挖心事的感觉。 询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最好使用开放式的问法,即容许来访者作各种可能的发挥,而不会限于作是与否的回答。 与封闭式询问相比,这种提问可以扩大诉说的信息,帮助咨询师获得深层次的更详细的材料。 ( 2) 询问的内容,避免问“为什么”。 以免引起来访者的自我防御,使来访者不愿多谈,或使来访者倾向于使用认知化或理性化的方式,回答咨询师的问题。 ( 3)鼓励来访者自我询问,对自己的问题产生好奇。 由咨询师来询问来访者,总是带一点咨询师想要知道什么的意味。 如果来访者。 自我询问,就比较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降低自我防卫。 ( 4)询问来访者的时候,咨询师要注意自己询问的口气和态度,避免质问或轻浮的态度。 因为,询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而不是为了满足咨询师的好奇心。 三、鼓励和重复 鼓励是指直接重复来访者的话,或 仅以某些词语如“嗯”、“噢”、“好”、“是这样”、“接着说”、“后来呢”等,鼓励来访者进一步讲下去或强调来访者所讲的某部分内容。 四、释意 释意是将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予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 实际上是将来访者的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直接引用来访者的原话中的关键词句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心理学家布拉默认为,释意的作用之一是检查咨询师是否准确理解了来访者所说的话,作用之二是传递给来访者这样的信息:我正认真听你的谈论,我的思想一直跟着你。 这对咨访关系是有益的。 艾维还指出释意的 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审察其困扰,并重新加以组织。 综合起来看,释意的基本功能乃是“澄清”,即咨访双方之间对来访者谈论的内容的实质取得共识。 五、情感反映 情感反映就是咨询师用词句来表达来访者所谈到所体验到的感受。 这些感受是来访者虽感受到却不曾清楚地意识到,或未曾留意的。 情感反映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或把这些感受和与之伴随的情景、事实联系起来,达到对自己的整体性的体会和认同。 有时,情感反映也有稳定来访者在会谈当时的心情的作用。 与释意相比,前者着重于对来访者所谈的 事实内容的反馈,情感反映着重于对来访者感受的反映。 例,“我就不能参加考试。 尽管我很努力了,可是一到考试我就紧张,总考不好”。 咨询者反映情感部分时,可以说“你感到很紧张”,而加进情境后可以说“不论你什么时候考试,你都感到很紧张”。 六、具体化 具体性是使会谈话题指向事实和细节,使咨访双方对所讨论的内容得到确、清晰的理解。 具体性有助于咨询师准确地理解来访者: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他的感受如何,并借以了解来访者的思维和感受方式。 当来访者诉说的信息中出现“问题模糊”、“以偏概全”、“概念不清”的情形时,可以使用此种技 术。 案例介绍 1:(问题模糊) 来访者:我最近总是感到很烦(情绪模糊) 咨询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启发具体感觉的表达) 来访者:看书看不进,和班上的关系也不好。 (是事实,但不是很具体) 咨询师:这的确让人感觉很烦恼。 我想也许我们应该深入地谈一谈,你愿意谈一下具体的情形吗。 案例介绍 2:(过分概括) 来访者:我做人太失败了 咨询师:做人包括很多方面,你能告诉我你觉得自己哪方面不成功吗。 (具体化) 来访者:我和爸妈的关系很僵。 咨询师:那对别人呢。 比如和宿舍的同学呢。 (具体化) 来访者:也 不行,常常觉得气氛很压抑,不想和他们说话。 咨询师:那你身边有没有一个好朋友呢。 来访者:有几个,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 咨询师:这么说,并不是和所有人的关系都不好,至少和一些朋友处得还不错,和他们交往很成功。 案例介绍 3:(概念不清) 来访者:老师,我觉得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我很害怕别人知道会怎么想。 咨询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你能具体告诉我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吗。 (具体化) 来访者:我和班上的一个男生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玩,什么话都说。 不在的时候我就会想他,而且也不喜欢跟别人玩。 咨询师:那你有没有喜欢过其他女生呢。 (具体化) 来访者:有,不过那个女生不喜欢我,我觉得和他在一起还快乐些。 咨询师:我觉得你和他之间并不像同性恋,更像兄弟之间的情谊。 因为真正的同性恋会在性爱、心理、情感上都只对同性感兴趣。 七、参与性概述 概述就是把来访者的叙述、情绪感受和行为进行分析综合,以整理过的形式向来访者表述出来,可以形象地把它的作用比喻为梳辫子,穿珠子。 例如:一位来访者多次谈到,在许多场合中,她都关心别人对她的评价。 你可能会看出所有场合中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来访者需要他人的赞同。 用归纳总结确定这 个主题,则可以说“在你刚才讲述的三个情境中,我看到一个同样的事情,就是你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对吗。 ” 概述的作用主要在于给来访者一种运动感,感到在探索思想、情感以及问题原因方面正取得进展。 同时,概述也让咨访双方对前一段会谈的内容有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来访者通过这次审视也许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或得以补充资料,或得到反馈以确定咨询者是否正确地理解了自己。 另外,概述往往自然地构成会谈的一次单元式收束,让双方有一个喘息之机。 第三课时 影响性技术 教学目标: 能够举例解释各种影响性技术 能够说明每种技 术使用的一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影响性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对质 对质是指不掩盖、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将问题和矛盾挑明,使人不能逃避,必须作出反应。 具体是指当咨询师发现来访者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不一致、逃避面对自己的感觉与想法、语言行为前后矛盾、不知善用资源等行为时,咨询师指出来访者矛盾、不一致的地方,协助来访者对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 来访者:我不喜欢我妈妈一天到晚要我好好念书。 我知道她比我更紧张,因为她怕我考不好害她没有面子。 其实,我一点都不着急。 虽然我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电视,可是我心中早就有一套完美的读书计 划。 考试离现在还有两个月,我打算在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书,每天看 16 个小时,每天读完 3 本书。 到考试的前一天,我就可以将所有的书复习两遍。 咨询师:考试到了,你妈妈比你还紧张,让你觉得很厌烦。 其实你早就有一套读书计划,所以对考试充满信心。 你说在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书,每天要看 16 个小时,看完 3 本书。 我不知道你的耐力如何,是否一天能够拼 16 个小时,还要连续拼一个月。 而 16 个小时是否能够背完 3 本书。 如果这些书你都还没有复习过,你的计划恐怕不容易实现。 (对质技术) 注意事项:( 1)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2)要有事 实根据;( 3)避免个人发泄;( 4)避免无情攻击;( 5)可用尝试性的面质。 二、解释 解释就是咨询者依据某一理论构架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扰作出合理化的说明,从而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 解释与释意的区别:释意的要义是准确地表达来访者的原意,它不改变来访者的参考系,解释则是提供咨询者自己的理解,它提供了新的参考系。 解释有很强的影响力,但这取决于来访者是否接受这个解释。 解释的层次(深度)也是一个要斟酌的问题。 一些初学者往往唯恐解释不深,恨不得把心理分析的最深的底蕴一下全抖落出来。 结果在解 释时不得不先给来访者上一堂弗洛伊德的理论课,再来“联系实际”。 这除了把来访者弄得云里雾里之外,没有任何积极价值。 好的解释应不离开来访者及其当前问题,并且适合来访者的接受理解能力和接受心向。 以下是做解释时经常运用到的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 (一)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也叫心理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科医师弗洛伊德在 19 世纪末创立的。 他通过对大量精神病患者、神经症患者的观察与治疗,以及对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艰苦分析,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此疗法强调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认为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是人体功能失调的致病因 素,是引起心理失常、损害人体健康的动力性原因,主要适应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症、抑郁症等治疗,还可试用于部分性心理障碍,如窥阴癖、露阴癖及摩擦癖等。 精神分析疗法主要有疏泄疗法和领悟疗法,常采用的技术有释梦、自由联想、投射等。 前者是让来访者倾诉郁积心中的苦闷和内心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从而使其恢复心理平衡。 后者则主要是通过谈话、回忆使来访者将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转变为意识层面,破除压抑作用,揭去心理防御机制的伪装,让其领悟到自身心理病因和症结,从而对症下药,消除病根。 由于领悟疗法是通过患者对症状原因的领悟 而奏效的,因此不适用于那些没有领悟力和自知力的人。 我国心理学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