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测试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按有关规定的方式逐点进行测试。 确认受 BAS控制的照明配电箱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激活顺序、时间或照度控制程序,按照明系统设计 和监控要求,按顺序、时间程序或分区方式进行测试。 给排水系统 工艺流程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安装现场设备 (液位计、液位开关、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 )→ 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 操作工艺 1.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第 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 安装现场设备 (液位计、液位开关、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 ) (1) 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末端设备的安装 按 第 1款相关内容执行。 (2) 液位计、液位开关的安装 1) 浮力式液位计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 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处于浮筒中心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 3) 钢带液位计的导管应垂直安装,钢带应处于导管的中心并滑动自如。 4) 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 5) 双法兰式差压变送器毛细管的敷设应有保护措施,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50mm,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6) 安装浮球式液位仪表的法兰短管必须保证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3. DDC控制器安装 按第 3款内容执行。 4. 系统连接、调试 (1) 按设计监控要求,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与 DDC之间的接线是否正确,严防强电串入 DDC。 (2) 检查各类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水位开关 ),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接线应正确。 (3) 检查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应运行正常。 (4) 确认 DDC控制器和 I/ 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 确认 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 按规定的要求检测设备 AO、 AI、 DO、 DI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 点和联运联锁的要求。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 工艺流程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现场设备安装 (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 )→ 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 操作工艺 1.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第 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 现场设备安装 (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器等 ) 按第 条第 1 款相关内容执行;此外,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在高压水管上安 装时,应装在进水管侧;在低压水管上安装时,应装在回水管侧。 3. DDC控制器安装 按第 3款内容执行。 4. 系统连接、调试 (1) 检查热泵机组控制柜的电器元器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严防强电串入 DDC,直流弱电地与交流强电地应分开。 (2) 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热泵机组上的温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应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 (3) 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非 BAS系统控制状态下应运行正常。 (4) 确认 DDC控制器和 I/ 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 确认 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 对填写的 BAS系统监控点记录表进行核查。 (7)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热泵机组、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在 DDC 侧或主机侧检测全部 AO、 AI、 DO、 DI 点,应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 激活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两种方式都应正确。 (8) 增减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热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激活或停 止热源机组的台数,应能满足负荷需要。 (9)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以及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应自动激活一个预定的机组投入运行。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 工艺流程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现场设备安装 (水管温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 )→ 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 操作工艺 1.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第 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 现场设备安装 (水管温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 ) 按第 1款相关内容执行。 3. DDC控制器安装 按第 3款内容执行。 4. 系统连接、调试 (1) 检查冷冻和冷却系统的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严防强电串入 DDC,直流弱电地与交流强电地应分开。 (2) 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冷冻和冷却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应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 (3) 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非 BAS系统控制状态下运行正常。 (4) 确认 DDC控制器和 I/ 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 确认 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 对填写的 BAS系统监控点记录表进行核查。 (7)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冷水泵、冷却泵、风机、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检查全部 AO、 AI、 DO、 DI 点应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系统在激活或关闭自动控制两种情况下,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顺序投入或退出运行两种方式都应正确。 (8) 增减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冷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激活停止制冷机组的台数,以满足负荷需 要。 (9)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或者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是否自动激活一个预定的机组投入运行。 (10)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规定,模拟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确认冷却水温度旁通控制和冷却塔高、低速控制的功能,并检查旁通阀动作方向应正确。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工艺流程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 操作工艺 一般电梯设备与智能建筑工程系统的工程接口应按表 181划分,与施工合同不一致的,以合同为准。 1.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第 14章 相关内容执行。 2. DDC控制器安装 按第 3款内容执行。 3. 系统连接、调试 (1) 检查并复核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是否符合 BAS系统要求。 (2) 电气线路检查试验。 按设计和监控点表要求,检查 DDC与电梯控制柜及装于电梯内的卡片阅读机之间的联机或通讯线,连接应正确。 (3) 检查 BAS系统与电梯的接口技术条件,通信接口、数据传输、格式、传输速率等应满足设计要求或双方技术协议的要求。 (4) 确认 DDC控制器和 I/ 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 确认 DDC送电并接通 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 负荷运行及性能测试,功能试验 (包括联动功能 )检查。 在控制侧或主机侧按规定的要求,检测电梯设备的全部监测点应满足设计、监控点表和联动联锁的要求。 (7) 检查电梯系统其他试验。 例如静态测试试验,曳引机试运转快慢车运行,自动门调整,安全装置检查试验,均应符合设计及产品 (设备 )技术标准要求。 (8) 配合技术质量监督局 (劳动部门 )对电梯进行验收,整理电梯安装的有关资料和安装施工总结。 注: A— 智能; B— 电梯。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 安装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开放式标准:一种是 LONworks 标准,另一种是 BAC标准。 这两种标准也得到我国有关的标准的推荐。 LONworks标准是采用 LONTALK通信协议的一种现场总线技术,通过挂接在 LON总线上的控制节点上装配的神经元芯片,以及芯片内固化的标准网络通讯协议使得接入总线的各类设备可实现互相通信。 该控制节点即可视为操作分站。 LONworks标准是实时控制域方面,为建筑物自控系统中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的网络化,实现互操作性产品制定的标准;是控制现场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实现互操作的网络标准。 BAC标准是管理信息域方面的一个标准,有比 LONworks更为大量的数据通讯能力,处理高级复杂的大信息量,有更强大的过程处理、组织处理能力,适于大型智能建筑和不同厂家、系统之间系统集成。 中央管理站多采用 BAC标准。 工艺流程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设备安装→线槽敷线、配管穿线→设备连接→ BAS系统调试 操作工艺 1.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设备安装 中央管理工作站通常远离冷冻机房和锅炉房,因此,通常在该些关键设备房现场控制室设操作分站,执行关键设备的监控和与 中央管理工作站的通信。 设备安装前应检查所需的供电要求与供电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电源功率、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