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内容摘要:

有关标准、法规的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 5)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2设计说明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和设防类别;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基处理方案及基础形式、基础埋置深度及持力层名称; 若采用桩基时,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3)上部结构选型; 4)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5)地下室的结构做法和防水等级,当有人防地下室时说明人防的抗力等级; 6)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所作的结构处理; 7)主要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 8)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结构特征参数和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模型; 9)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10)采用的标准图集; 11)施工 特殊要求; 12)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3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条文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尤其需进行抗震设计的情况下 )必须进行多方案结构的整体计算,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构型式。 在设计说明中要求提供的“ 主要结构特征参考数 ” 指结构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层间位移及扭转角度等。 (较复杂的工程提供) 1标准层、特殊楼层及结构转换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注明定位尺寸、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条件许可时提供基础平面图。 2特殊结构部位的构造简图。 【条 文说明】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的设计文件主要是以文字为主的设计说明书。 但当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结构的状况和构件布置时,如空间结构体系、框支结构转位层部位的上下层关系、新型结构体系、复杂的构件布置关系等或按合同要求,应提供相应的图纸。 1与建筑及其他专业配合,确定结构型式及布置。 2提出能为编制概算所需的结构简图及附加的文字说明。 3对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复杂的建(构)筑物应作必要的计算工作,计算书经校审后保存。 ,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 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条文说明】过去设计文件所要求列出的 “ 主要电气设备及材料表 ” ,其中 “ 材料 ” 的统计繁琐且复杂,而其指导意义也不大,故按照当前实际情况,现设计文件只要求列出主要电气设备表。 主要电气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开关柜、发电机及应急电源设备、落地安装的配电箱,插接式母线等,以及其它系统主要设备。 【条文说明】建筑电气现所涉及的系统,初步统计有 32种之多,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所设置的系统应分别说明。 1设计依据 1)建 筑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面积、层数、高度等;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2设计范围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内容和分工; 2)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3变、配电系统 1)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类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电源由何处引来,电源数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电缆埋地或架空 、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 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功率因数补偿方式: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压设备操作电源和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4配电系统 1)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对重要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及其它负荷的供电措施; 2)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电动机启 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5照明系统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6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2)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4)线路选择及敷设; 5)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 2)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确定和要求; 3)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5)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6)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 7)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8)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 9)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8通信系统 1)对工程中不同性质的电话用户和专线,分别统计其数量; 2)电话站总配线设备及其容量的选择和确定; 3)电话站交、直流供电方案; 4)电话站站址的确定及对土建的要求; 5)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