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28 (八 ) 环形 ................................................................................................................................................28 (九 ) 轴对称图形 ....................................................................................................................................28 三、 立体图形 ........................................................................................................................................28 (一 ) 长方体 ............................................................................................................................................28 (二 ) 正方体 .........................................................................................................................................29 (三 ) 圆柱 ................................................................................................................................................29 (四 ) 圆锥 ................................................................................................................................................30 (五 ) 球 ....................................................................................................................................................30 第五章 简单的统计 ........................................................................................................................................30 一、 统计表 ............................................................................................................................................30 (一 ) 意义 ................................................................................................................................................30 (二 ) 组成部分 ........................................................................................................................................31 (三 ) 种类 .............................................................................................................................................31 (四 ) 制作步骤 ........................................................................................................................................31 二、 统计图 ............................................................................................................................................31 (一 ) 意义 ................................................................................................................................................31 (二 ) 分类 ................................................................................................................................................31 专注于中小学教育 联系电话: 18991890913 5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 概念 (一 ) 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 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1)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 2, 3„„叫做自然数。 2)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 3) 0也是自然数。 3. 计数单位 1)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 数的整除 1) 整数 a 除以整数 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或者说 b能整除 a 2) 如果数 a 能被数 b( b ≠ 0)整除, a 就叫做 b 的倍数, b 就叫做 a 的约数(或 a 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3) 因为 35 能被 7 整除,所以 35 是 7 的倍数, 7 是 35 的约数。 4)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 10 的约数有 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约数是 10。 5)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 的倍数有: 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3 ,没有最大的倍数。 6) 个位上是 0、 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例如: 20 480、 304,都能被 2 整除。 7) 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例如: 405 都能被 5 整除。 专注于中小学教育 联系电话: 18991890913 6 8)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 整除,例如: 1 10 204 都能被 3 整除。 9)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 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9 整除。 10) 能被 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 9整除,但是能被 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 3 整除。 11)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 4(或 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4(或 25)整除。 例如: 1 40 1256都能被 4整除, 50、 32 500、 1675 都能被 25 整除 12)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 8(或 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8(或 125)整除。 例如: 116 4600、 5000、 12344 都能被 8整除, 112 1337 5000 都能被 125 整除。 13) 能被 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 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4) 一个数,如果只有 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00 以内的质数有: 1 1 1 1 2 2 3 3 4 4 4 53 、 5 6 6 7 7 7 8 8 97。 15) 一个数,如果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12都是合数。 16)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 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 1。 17)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 15=3 5, 3和 5 叫做 15 的质因数。 18)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9)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 12的约数有 12; 18 的约数有 18。 其中, 6 是12和 1 8 的公约数, 6 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0) 公约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a) 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b)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c)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d)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e)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 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专注于中小学教育 联系电话: 18991890913 7 21)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2)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 1。 23)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 2 的倍数有 6 、 1 1 1 18 „„。 3的倍数有 1 1 18 „„其中 1 18„„是 3 的公倍数, 6 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4)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5)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6)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 ) 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1) 把整数 1 平均分成 10份、 100 份、 1000 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2)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4)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 10。 2. 小数的分类 1)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 、 都是纯小数。 2)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 都是带小数。 3)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 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 、 都是有限小数。 4)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 „„ 5)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6)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 „„ „„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专注于中小学教育 联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