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方案内容摘要:

致党员标准降低。 ( 6)在干部违纪案件查处中,坚持原则不够,查办不深入,可能造成错案。 ⒉ 财务管理风险点: ( 1)不认真执行年初的财经预算,可能导致开支不合理,造成挪用、误用财政资金,影响工作正常运转。 ( 2)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未经集体讨论,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当,给工作造成不利。 ( 3)年终财务决算时,由于帐表不符,可能造成财务数据不准,给财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⒊ 资 产管理风险点: ( 1)购置资产时,违反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 ( 2)分配资产时,不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受人情因素干扰或收受好处,违反规定分配,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 ( 3)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录入不及时,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 ( 4)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不合规,随意处置,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五)监督检查类风险点是指承担监督检查职能的工作人员,包括:纪检监察及各项目负责人,违反法律、法规和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引起行政相对人的申诉、投诉、诉讼和行政复议以及 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 1.违反办案程序、裁量权等规定,滥用裁量权,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或者重责轻罚、轻责重罚,可能造成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 2.在查办案件环节中,未坚守办案纪律,向当事人泄漏案情,或利用职权收受当事人的好处,不能严格执行案件处罚裁量权标准,可能导致行政处罚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 3.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未坚持证据穷尽原则,未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遗漏证据,可能导致案件定性、裁量不准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 或行政诉讼败诉。 4.对管理的业务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缺乏控制力,特别是对重点行业监管不到位,可能造成辖区重大经济安全隐患。 5.对发现的违法隐患查处、指导不及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 (六)审计岗位职责风险点是指是指审计机关和所属单位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决策、审计查证、审计处理处罚、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结果运用与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检查等五个重点环节不按有关制度、规定、程序办事,有可能以审谋私,从中获取利益,甚至出现违法违纪问题的行为。 1.审计项目决策环节风险。 局在编制计划方案时,有 可能客观上选择审计项目针对性不够或主观上回避某个审计对象,遗漏重要审计项目导致计划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在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内容或确定重点延伸单位方面时,由于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缺乏职业谨慎,察觉不到潜在的风险或主观隐瞒调查了解中发现的审计线索,不报告局分管领导,致使审计实施方案未如实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重大问题可能得不到揭露或查处。 2.审计查证环节风险。 在审计查证环节,由于审计人员在道德品行、作风纪律、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与审计工作要求还不太相适应,有的相差较远 ,对应当发现的重要审计事项查不深、查不透、查不实,对发现的问题可能存在随意放过问题、擅自改变问题性质或淡化处理问题,抛弃原则搞 “ 人情审计 ” 、 “ 关系审计 ” ;有的在调查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