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3c2410的mp3设计的方案书内容摘要:

方案书 第 4 页 11 MAX32 1 用于电平转换 总体介绍 所谓 MP3 播放,就是使用 MP3 播放器对 MP3 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 (解码 ),这样,高品质的 MP3 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具有 MP3 播放功能的指纹机中就内嵌了 MP3 播放 器,可以播放格式为 Layer III 的 mp3 语音文件。 其播放的方式类似定时响铃,可以设置八个时间段,当到达所设置的时间段时, 将自动播放 mp3 文件。 MP3 可以通过指纹机自带的喇叭播放,也可以将音箱的音频输出线插入指纹机的音频插孔中,通过音箱播放 MP3。 Mp3 的播放设置 在 “ 菜单 设置 电源管理 定时响铃 ” 有八个可供设置的时间段,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时间段,当到达所设置的时间段时, 将自动播放 mp3 文件 说明:  需要设置的时间段是 24 小时制;  时间段 1 对应文件 ,时间段 2 对应 ,依次类推;  播放 MP3 过程中,按任意菜单键,将终止 MP3 的播放 Mp3 播放方式 MP3 可以通过自带的喇叭播放,也可以将音箱的音频输出线插入左边的音频插孔中,通过音箱播放 MP3。 该款机器具有调节音量功能。 如果机器播放文件的音量不合适,请在 “ 菜单 设置 系统设置 高级设置 音量调节 ” 处调节。 文件格式 该款机器支持格式为 Layer III 的 mp3 语音文件。 (常见的 mp3 文件一般都是此格 式。 如果存在不能播放的 mp3 文件,可能是文件版本比较低,请换用其他文件)。 文件检测 如果您想检测 mp3 文件的播放效果,可以在 “ 菜单 设置 自动检测 MP3 功能检测 ” 检测。 基于 S3C2410 的 MP3 的设计 方案书 第 5 页 MP3 系统整体结构图 MP3 系统整体结构图 可应用场所及主要功能 应用场所 MP3 的应用很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掌上电子厂品走入我们的生活,这些产品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优美的音乐会使我们心旷神怡,而如今,随身听早已被淘汰了, MP3 取而代之。 MP3 的使用者不分年龄,老少皆宜,学生们可以用它来听音乐,看电子文档,老人们除了听音乐以外还可以收听广播。 另外 MP3 也可以当做 U 盘来用,当然这种选择是不明智的了。 但是,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主要功能  MP3 最直接的功能就是供使用者欣赏美妙的音乐;  MP3 是 Personal 产品,自己在享用的时候不会影响他人;  存 储一些文件,方便携带;  声道的可调节,音量的可调性;  音乐文件的可增删; 系统工作环境  电源:  温度 :40℃ — 50℃  连续工作时间:再有电源供电的范围内可以连续不断的工作; MP3 的常见问题解答  开机后,按下按键,播放器没有反应。 答 : 机器按键锁定。  解决方法: 拨动 HOLD 键,解除按键锁。  播放文件时,没有声音。 基于 S3C2410 的 MP3 的设计 方案书 第 6 页 答 : 音量太小;或机器正与计算机连接;或机器中没有存放歌曲。 调节音量大小 , 或给机器中下载歌曲。  死机的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法:  答 :同时按下了几个键以及 其他非法操作 ( 如未关机拿掉电池;在传送文件时拔 USB 插头等)。  解决方法 : ① 、取出电池,五秒后重新正确地装入机器中。 ② 、对机器进行格式化。 特别注意要选择正确的文件格式 FAT。 基于 S3C2410 的 MP3 的设计 方案书 第 7 页  音乐播放不出来,为什么。 答: 这有可能是因为下载的格式不对,支持 MP3 格式,而不支持 WMA格式。  用 MP3 的耳机听歌是否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 答: 最好不要戴的时间太长,因为一会影响听力,二会增加耳底,三会影响智力 ,另外科学研究表明: MP3 配置的耳塞式耳机被直接塞进耳朵里,能将声音信号提高 9 分贝,时间长了会对耳膜造 成伤害,出现耳鸣、头晕等症状,轻则造成重听,重则造成耳聋。 专家建议,为了防止 MP3 对听力损害,一是不可大音量长时间听,应每隔半小时让耳朵休息一下,音量设置不可超过最大音量的 60%。 其中,低音对耳朵伤害最为明显,低音不要开得太厉害。 也不要在噪音很大的公共场所听,因为要盖过噪声需要很大的音量。 二是不要在睡觉时听,由于受睡觉姿势影响,难免通过枕头对耳塞施压,从而对耳膜造成物理损害。 而且听音乐睡着时,对耳朵的损害更明显。 希望延长音乐收听时间的人应选择能消除噪音的特殊耳机,或采用不用耳机的方式,经常做耳朵保健操,如拉 耳垂、轻抚耳外骨。  MP3 当做 U 盘来用有什么对 MP3 有影响吗。  答:有。 MP3 在本质上和 U 盘的结构是一样的。 擦写次数多了的话会都引起问题。 偶尔使用其实也没有很大的问题,但 MP3 比 U 盘贵的多, 建议不要经常当做 U 盘使用。 : 主控芯片 的介绍 的概述 S3C2410 是一款基于 ARM920T 内核的 16/32RISC 嵌入式的微处理器, 主要面向手持设备以及高性价比、低功耗的应用。 运行的频率可达 203MHz。 ARM920T 核由 ARM920TDMI、存储单元( MMU) 和高数缓存三部分组成。 其中 MMU 可以管理虚拟内存,高速缓存由独立的 16KB 地址和 16KB 数据高速cache 组成。 的资源包括 S3C2410 的资源包括:  1 个 LCD 控制器(支持 STN 和 TFT 电邮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屏);  SDRAM 控制器和外部存储器接口; 基于 S3C2410 的 MP3 的设计 方案书 第 8 页  3 个通道的 UART,其中一个通道可作为 IRDA 红外通信接口;  4 个通道的 DMA;  4 个具有 PWM 功能的计时器和 1 个内部时钟;  8 个通道的 10 位 ADC;  4 线电阻式触摸屏接口;  IIS 音频接口;  2 个 USB 主机接口 1 个 USB 设备 接口;  1 个 IIC 总线接口和 2 个 SPI 接口;  SD 接口和 MMC 卡接口;  看门狗定时器和 RTC 实时时钟;  117 个通用 I/O 口 和 24 位外部中断源;  8 通道 10 位 A/D 控制器; S3C2410 将系统的存储空间分为 8 组,每组的大小是 128M,共 1G。 Bank0~Bank5 的开始地址是固定的,用于 ROM 或 SRAM。 Bank6 和 Bank7 用于 ROM、 SDRAM 或 SRAM 这 2 个组可编程且大小相同。 Bank7 的开始地址 是Bank6 的结束地址。 灵活可变。 所有内存块的访问周期都可编程。 S3C2410 支持从 Nand Flash 启动, Nand Flash 具有容量大,比 Nor Flash 价格低等特点。 系统采用 Nand Flash 和 SDRAM 组合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性价比。 S3C2410 具有 3 中启动方式,可以通过 OM[1: 0]引脚进行选择。 S3C2410 对于片内的各个部件采用了独立的电源供给方式:  内核采用 供电:  内存储单元采用 独立供电,对于一般 SDRAM 可以采用 对于移动 SDRAM 可以采用 VDD 等于 ;  VDDQ 等于。  I/O 采用独 立 供电; 的内核结构 整个 S3C2410 处理器的结构分为 4 各部分,分别为: ARM920T 内核、 AHB 总线 模块、 APB 总线模块及锁相环时钟产生模块。 ARM920T 内核是英国 ARM 公司制定的, AHB 总线模块包括 USB Host、 LCD 连接, RAM/SDRAM 控制器、中断控制器、 Nand Flash 控制器。 APB 总线外围控制器包括 UART、 USB Device、SDI MMC、 ADC、 RTC、 IIC 总线等。 解码芯片的功能: 它负责 MP3 数码信号的解码,并输出数字音频信号 ,同时它也集成了大部分控基于 S3C2410 的 MP3 的设计 方案书 第 9 页 制功能。 解码器的工作原理:解码芯片,它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将存储在介质( Flash 或者硬盘)上的 MP3 文件解码。 它是 MP3 随身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最终的音质表现。 MP3 是一种有损压缩的格式,如果 MP3随身听拥有优秀的解码芯片就能够更好地还原音频信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弥补音频信号的损失。 解码芯片内部 连接示意图: 工作原理: MP3 解码器的框图如图 533 所示。 这个解码器是根据 32 位浮点 DSP 核设计的,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把具有 32 位尾数和 8 位指数的内部寄存器作为源寄存器和目标寄存器使用。 串行接口单元接收和发送串行位流,而主机接口单元用来接收主机的指令或把解码器的状态发送给主机。 另外,片内的 ADC 和 DAC 在模/数和数/模转换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 MP3 解码时,通过 DMA 控制器能把接收的位流传送到输入缓冲器。 此时, DSP 访问输入缓冲器,从而得到位流,并对它解码。 当 解码过程结束,解码输出被装到输出缓冲器,利用 DMA 操作,就能把存储在输出缓冲器的数据发送给 DAC。 在声音再生时,其过程与解码相似。 在声音记录时,利用 DMA 操作,就能把 ADC 产生的声音数据装到输出 缓 冲器。 然后利用基于 S3C2410 的 MP3 的设计 方案书 第 10 页 DSP,把压缩后的数据装到输入缓冲器。 通过串行接口单元,把输入缓冲器的数据发送给微控制器单元 (MCU)并存储到快速存储器。 通过软件和硬件控制,解码器的电源管理特性能够使解码器变成功耗极低的休止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