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51单片机的烟雾报警器设计内容摘要: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束语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谢 辞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3 3 综述 火灾作 术 为一种在时空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引发的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由此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比皆是,所以人类一直也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 探测器朝新探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火灾探测的应用领域,为一些传统探测器无法胜任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关技术的发展,如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技术弱信号处理技 术、低功耗 MCU技术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探测技术的改进,使得传统探测器在技术和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火灾着极早期探测、多传感器复合探测和探测器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迈出了更快的步伐。 近几年来,单片机已逐步深入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各种类型的单片机也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开发出来。 单片机是器件级计算机系统,实际上它是一个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 由于它功能齐全,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它可以应用到任何电子系统中去,同样,它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报警技术领域,使各类报警装置的功能更加完善,可靠性大大提高,以满 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 此次设计是针对于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展开的。 运用我们所学的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去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烟雾报警系统。 80C51单片机好比一个桥梁,联系着传感器和报警电路设备。 当周围的环境(温度、湿度、烟雾浓度)达到我们设定的数值时,烟雾传感器把被测的物理量(温度、湿度、烟雾浓度)作为输入参数,转换为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等)输出。 物理量和测量范围的不同,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和结构就不同。 通常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是模拟信号(已有许多新型传感器采用数字量输出)。 当信号的 数值符合A/D转换器的输入等级时,可以不用放大器放大;当信号的数值不符合 A/D转换器的输入等级时,就需要放大器放大。 而我们选择前者,不需要用放大器,选择数值符合 A/D转换器的输入等级,这样就可以简化整个系统的设置。 传感器将物理信号经过 A/D转换器转化为可以利用识别的电信号给单片机,这里我们选择单片机的 ,接收到信号的单片机经过程序的设定(当温度、湿度、烟雾浓度达到设定数值时)会由 作为单片机的输出直接启动报警电路。 此时, 扬声器将发出高、低交替的 2种叫声,同时 二极管发光,这就达到了声光报 警的效果。 关键字 4 总体框图 根据方案的设计思想,我们从中就可以得到了烟雾报警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 21所示下: 图 21烟雾报警系统的总体框图 使用 80C51单片机,选用 烟雾 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利用 AD574A 转换器和声光报警电路 ,开发了可用于 家庭或 小型单位火灾报警的 烟雾 报警器。 整个设计由 4大部分构成:烟雾传感器、 A/D 转换电路、 80C51 单片机、声光报警电路。 其中,传 烟雾 感器 是 将现场温度、烟雾等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转换电路 是将 完成将烟雾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声光 报警模块由单片机和报警电路组成,由单片机控制实现不同的声光报警功能。 综合考虑各因素,本文选择 NIS09 烟雾传感器 用作采集系统的敏感元件。 火灾中气体烟雾主要是 CO2 和 CO。 NIS09 烟雾传感器 能探测 CO2, CO,甲烷、煤气等多种气体, 它 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火灾中气体的探测。 A/D转换器选用 AD574A转换器。 5 3 系统硬件实现 硬件设计中最核心的器件是单片机 80C51,它一方面控制 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数字电压值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相应的二进 制代码,与设定的值作比较。 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程就是通过汇编语言对单片机 80C51实现其控制功能。 本次设计选择 80C51单片机。 80C51 的基本结构 80C51的基本结构如图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