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题库及答案内容摘要:

狈勹 会产生晶体转变,产生体积膨胀。 狈勹 3. 粗细集料的界限 通常 是 mm。 狈勹 4. 除了卵石和碎石外, 慢冷矿渣 、 废弃混凝土 等也可破碎成粗骨料。 狈勹 5. 集料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 云母 、 轻物质 、 狈勹 有机物 、 硫化物和硫酸盐 、 氯 化物 、 狈勹 含泥量 、 泥块含量 、 石粉 等。 狈勹 6. 碱集料反应是指 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 狈勹 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的反应 , 狈勹 这种反应因膨胀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 狈勹 7. 混凝土 用骨料 中 针状颗粒是指 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的粒级的平均粒径 ,片状颗粒是指 厚度小于平均粒径。 狈勹 17狈勹 狈勹 8. 砂子的筛分曲线表示砂子的 颗粒级配 ,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的 粗细程度。 狈勹 9.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按细度模数,可将砂子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其中 中砂的细度模数 为。 狈勹 10. 选取石子最大粒径时,应尽可能选用大的粒径,但又不能大于 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 且不得超过钢 筋间最小净距的 3/4 , 混凝土实心板板厚 的 1/3 且不超过40mm。 狈勹 11. 集料含水状态可分为烘干状态、风干状态、饱和面干状态和湿润状态。 在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常以 风干状态 为基准。 在水利工程中,常以 饱和面干状态 为基准。 狈勹 狈勹 二、单项选择题: (请把选择的答案填在题目题干的横线上 ,共 10空 )狈勹 1. 含水 率为 4 %的湿砂 100kg, 此湿砂所含水的重量 G 水 是用 C 公式来计算。 狈勹 A) G 水 =100 B) G 水 =(1004) 狈勹 C) G 水 = 100  D) G 水 =  狈勹 2. 骨料的大小颗粒搭配合理能使骨料的 B。 狈勹 A)空隙率增大 B)空隙率减小 狈勹 18狈勹 狈勹 C)总表面积增大 D)总表面积减少 狈勹 3. 两批砂子,如果 C。 狈勹 A) 细度模数相同,则级配必相同 狈勹 B) 细度模数相同,则级配必然不相同 狈勹 C) 级配相同,则细度模数必然相同 狈勹 D) 级配不相同,则细度模数必然不相同 狈勹 4. 砂子的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子 A。 狈勹 A) 越粗 B) 越细 C) 级配越好 D) 级配越差 狈勹 5. 混凝土 细骨料级配及颗粒粗细是根据 B 来评定的。 狈勹 a) 细度模数 b) 筛分曲线 c) 砂率 狈勹 A) a + c B) a + b C) b + c D) a 狈勹 6. 能不能说 Ⅰ 砂区是粗砂区, Ⅱ 砂区是中砂区, Ⅲ 砂区是细砂区。 你选择的答案是 B。 狈勹 A)能 B)不能 C)有时候能 D)有时候不能 狈勹 7. 某砂的累计筛余百分数如下表: 狈勹 筛孔孔径( mm) 狈勹 狈勹 狈勹 狈勹 狈勹 狈勹 狈勹 0 .15 狈勹 累计筛余百分( %) 狈勹 8 狈勹 19 狈勹 28 狈勹 46 狈勹 80 狈勹 96 狈勹 100 狈勹 则其细度模数为 B。 狈勹 A) B) C) D) 狈勹 8. 混凝土 用砂级配区曲线的纵坐标是分计筛余还是累计筛余。 纵坐标的大小方向与常规的方向是否相同。 你选择的答案是 C。 狈勹 A)分计筛余,相同 B)分计筛余,不相同 狈勹 19狈勹 狈勹 C)累计筛余,不相同 D)累计筛余,相同 狈勹 9. 确定细骨料级配的根据 B。 狈勹 A) 细度模数 B) 筛分曲线 C) 砂率 D) 平均粒径 狈勹 狈勹 三、名词解释 狈勹 最大粒径 连续粒级 单粒级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烘 干状态 狈勹 狈勹 四、问答题: 狈勹 1. 如何测定砂、石的表观密度,请写出计算公式。 狈勹 2. 什么是 集料 的 公称 最大粒径。 为什么要限制 公称 最大粒径。 工程上如何确定 公称 最大 粒径。 狈勹 3. 为 什么工地或混凝土预制厂有时用水冲洗或淋洗砂、石。 狈勹 4. 配制混凝土时,为什么要尽量选择级配良好且粒径较粗大的砂石。 狈勹 狈勹20狈勹 狈勹 狈勹 第四章 地基处理材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狈勹 狈勹 一、填空题  (请把答案填在题目的横线上 ,共 30 空 ) 狈勹 1. 岩石 在 物理风化 、 化学风化 和 生物风化 的作用下 形成不同性质的土。 狈勹 2. 一般来说,土是由 固体颗粒 、 水 和 气 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狈勹 3. 根据土的有 机质含量,可将土分为 无机土 、 有机土 、 狈勹 泥炭质土 和 泥炭。 狈勹 4. 有机质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为 5%~ 10%。 狈勹 5. 一般在工程上,将土分为 碎石土 、 砂土 、 粉土 、 狈勹 粘性土 和 人工填土 等五大类。 狈勹 6. 特殊性质的土主要包括 淤泥和淤泥质土 、 红粘土 、 狈勹 黄土 、 膨胀土 、 冻土 、残积土和湿陷性土等。 狈勹 7. 土的密度一般为 ~。 狈勹 8.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修筑铺装结构的 基层 和 底基层。 狈勹 9.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通常用 7d 浸水抗压强度进行质量控制。 狈勹 10. 石灰稳定材料中的石灰应采用 消石灰粉 和 生石灰粉。 狈勹 11. 稳定土中采用的水泥初凝时间应 3h以上。 狈勹 12. 土中的 粘土矿物成分 越多,土颗粒越细,塑性指数越大,则用21狈勹 狈勹 石灰稳定的效果越好。 狈勹 狈勹 二 、名词解释 狈勹 土 狈勹 5. 淤泥和淤泥质土 6. 水泥土 狈勹 狈勹 狈勹 三 、问答题: 狈勹 1. 土粒的矿物组成是什么。 其性质是什么。 狈勹 2. 影响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因素包括那些。 狈勹 3. 常用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种类包括那些。 狈勹 4. 水泥稳定类材料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狈勹 5. 石灰稳定材料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狈勹 6. 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是什么。 狈勹 7. 无机 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狈勹 8. 无机 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狈勹 狈勹 狈勹 狈勹22狈勹 狈勹 狈勹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 狈勹 狈勹 一、填空题  (请把答案填在题目的横线上 ,共 50 空 ) 狈勹 1. 混凝土组成材料中,水泥浆起 润滑 、 填充 和 胶结 作用,砂石起 骨架 作用。 狈勹 2. 砂石中所含的粉尘及泥块可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降低。 狈勹 3. 砂子的粗细程度以 细度模数 表示,其值愈大则砂子 愈粗 ,总面积越小,在配制混凝土时可达到 节约水泥用量 的目的。 狈勹 4. 混凝土用砂如级配良好则表明其空隙率 小 ,细度模数大表明总面积 小 ,在配制混凝土时可节省 水泥用量 ,并能提高混凝土的 密实度 和 强度。 狈勹 5. 砂率是指每立方混凝土中的砂重与 砂、石总重 之比。 狈勹 6. 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情况下,能使混凝土获得 最大的流动性 , 或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时 , 使 水泥用量最少 的砂率。 狈勹 7.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断面尺寸是 300mm500mm,钢筋的最小净距是40mm, 则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选用 30 mm。 狈勹 8. 骨料级配良好,使骨料的 空隙率 小,因此配制混凝土时可节省水泥 ,并能提高混凝土的 强度。 狈勹 9. 混凝土的原材料除了水泥、砂石和水外,还包括 外加剂 23狈勹 狈勹 和 矿物掺和料。 狈勹 10. 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包括 粒化高炉矿渣粉 、 粉煤灰 和硅灰 等三种。 狈勹 11. 混凝土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包括 流动性 、 粘聚性 和 保水性 三方面的含义。 狈勹 12. 混凝土拌和物 坍落度 的选择,主要根据 结 构截面大小 、 狈勹 钢筋疏密 和 捣实方法 来确定。 狈勹 13. 若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太小,可在保证 水 灰 比 不变的条件下,增加 水和水泥用量 的方法来调整。 狈勹 14. 可用 添加外加剂 、 合理的 砂石 级配 和 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用量 的方法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狈勹 15. 混凝土根据 坍落度 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低塑性混凝土 、 狈勹 塑性混凝土 、 流动性 混凝土 、 大流动性混凝土。 狈勹 16. 常用的混凝土强度公式是 )(, BwcAff ceocu  , 式中cef 表示 水泥 28d 实际 抗压 强度。 狈勹 17. 混凝土强度与其灰水比呈 正比 关系,与其水灰比呈 反比 关系变化。 狈勹 18. 混凝土强度中,以 抗压 强度最大,故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受 压力。 目 前我国以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值。 狈勹 24狈勹 狈勹 19.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使之满足 施工和易性 、 狈勹 强度 、 耐久性 和节省水泥降低成本的基本要求。 狈勹 20.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减水剂,若保持坍落度不变,水泥用量不变可达到 提高混凝土强度 的目的。 狈勹 21.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减水剂,若保持坍落度、强度不变,可达到 节约水泥用量 的经济效果 ,若保持用水量不变, 则可提高 混凝土和易性 的技术效果。 狈勹 狈勹 二、单项选择题: (请把选择的答案填在题目题干的横线上,共 20空 )狈勹 1.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胶凝材料是 D。 狈勹 A)沥青 B)石灰 C)树脂 D)水泥 狈勹 2. 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起 A 作用。 狈勹 A) 填充、润滑和胶结 B) 润滑 C) 填充 D) 胶结 狈勹 3. 混凝土细骨料级配及颗粒粗细是根据 B 来评定的。 狈勹 a) 细 度模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