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technical内容摘要:
得带有伤残隐患。 搬运时要听号子统一行动,缓起缓落防止伤人。 安装就位的构件楞角处应用木板包裹保护,防止磕碰致残。 同时应注意保持石面清洁,防止灰浆或油质液体等污染石面。 第一节 石料加工 施工准备: 按设计要求选定石料。 维修工程用料应与 原有石料一致。 选好后确定石料看面备用。 主要工序: a)、在石料看面上定平放线,凿去多余部份,称为打荒。 其它各面均按此法,在规格尺寸以外 1~ 2cm 处弹出墨线,把线以外的石料打掉。 然后再装线抄平、砍口、齐边,找好戗,背碴后进行刺点、打糙道、找平整。 b)、石料基本形状打成后,根据要求在露明各面进行砸花锤、剁斧、打细。 有磨光要求的加工面,免去打细道工序,且不宜刺点和砸花锤,以免在石面上留下印痕。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六章第一节的规定。 第二节 石料安装与砌筑 施工准备: 检查核对石材构件,验校构件垫层的标高、位置及强度。 主要工序: a)、台基各石构件均应按规矩拉通线安装。 台明等构件在制作时宜留出“橇口”,就位前铺坐灰浆,按线用撬棍将构件点撬找平、找正,打“背刹”垫稳,然后用大麻刀灰勾严石缝,留好浆口,分三次灌浆。 每次灌浆间隔两小时为宜,最后将橇口剔剁随平,把石面冲刷打点干净。 b)、墙体石构件随砌随安装。 栏杆石构件按榫、窝、槽就位。 池、湖驳岸石安装,除铺坐灰浆外,各料石相互间应用铁银锭连接。 其它各石构件安装时,均应在关键部位隐蔽处用铁拉扯、 铁锯子进行加固。 c)、毛石砌筑时应按线铺灰浆,内外同时进行。 内外石相互穿插搭接,垫稳垫实,空隙处用灰浆、块石填好砸严。 同层石材长短与灰缝应相互交错,上跟线,下跟墙,不得有三角缝、咬牙缝、重缝。 高、长每间隔 80cm应用一通石拉结,上下层拉结石应相互错开。 墙面勾缝按设计要求作阴缝、平缝或带子缝。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六章第二节的规定。 注意事项: a)、正在砌筑中及当天砌筑的毛石砌体严禁雨淋,遇雨时必须妥善遮盖。 b)、毛石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第三节 石活化学保护 施工准备: a)、 根据设计要求备好所需的化学液剂,校核出厂合格证及注意事项和实验报告。 b)、操作前应做好围挡屏蔽,防止风吹、日晒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主要工序: a)、用竹片刮去石材表面的苔藓等附着物,用硬鬃毛刷除去石面上粘附的灰尘和污物。 b)、根据所用化学材料特性,用清水或稀释酒精等挥发性液剂清洗石面,然后用粘结剂粘好断裂部位,补好残缺。 c)、按要求刷涂、喷涂或灌注化学液剂基层和保护层。 质量要求: 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六章第 三节的规定。 、注意事项: 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 根据化学材料性质,必要时戴好防护口罩。 第四节 石活补配维修 施工准备: 检查记录石活的残损状况,备好补配的石材及辅料。 主要工序: a)、表面局部酥碱严重处应剔凿干净后按原样补齐。 石材断裂应清理干净后用“焊药”或高分子材料粘接剂进行粘结。 石活位移、头缝空虚者应点撬归位,扫净浮土,用水湿润后重新勾缝灌浆。 b)、石构件残缺,位移严重时,可局部或全部拆除,进行补配归安,添配铁活加固,刷道见新。 或按设计要求涂刷高锰酸钾溶液做 旧,用清水冲净浮色,再涂黄泥浆一遍,干后扫净。 c)、毛石砌体臌闪,坍塌,应拆至完好墙身处,重新垒砌。 料石砌体重砌时应加铁活拉固。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六章第四节的规定。 第六章 砖料加工工程 施工前操作人员应了解所加工砖料的使用部位及传统作法要求。 以能排出好活为准,确定砖的加工尺寸。 异形砖应根据需要做好样板备用。 所用砖料的规格、质量、品种必须符合文物建筑规定或设计要求。 使用机械加工时,应注意作好防尘工作,防止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 康。 搬卸砖料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砖楞或挤伤手脚。 砍磨加工后的砖料,应在平整干燥处分垛码放,防止磕碰和积水浸泡。 雕刻好的花砖应垫刨花或麻片装入木箱内妥善保存。 第一节 直趟砖料加工 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及传统作法备好砖料,支搭罩棚,砌砖桌子。 按墙体“好活”定尺寸,砍制“官砖”。 主要工序: a)、地面砖(盒子面、五扒皮) 1)、用刨子铲刮看面,并用磨头磨平。 2)、用平尺和钉子在看面的一边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两端侧面上分别向底面引画包灰线,包灰尺寸以 3mm 为宜。 3)、用扁子和木敲手沿看面直线凿去多余部份,再用刨子或斧子“过肋”找包灰。 4)、用方尺和钉子在看面的另三条边上找方正画出三条直线,分别“打直”、“打扁”过肋找包灰。 5)、用磨头磨平四面肋,并按“官砖”尺寸磨出转头肋。 磨好后用“官砖”看面朝下与该砖看面相对贴实推晃,检查校看面的平整程度,或贴尺检查。 6)、淌白地面砖稍磨看面,再铲磨四肋,不砍包灰。 但四个肋要互成直角。 b)、墙面砖 1)、干摆墙砖料作五扒皮,要看面平整,相邻四肋砍磨包灰。 城砖包灰约 6mm,停泥包灰约 4mm。 丁头看面砖包灰,只 砍砖长的 6/10。 2)、丝缝墙砖料作“膀子面”,即砖的上面肋铲磨为平面,不砍包灰,与看面成直角。 3)、凡各墙转角处的“转头砖”,须铲磨两个看面,并视不同情况作“五扒皮”或“六扒皮”。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七章第一节的规定。 第二节 杂料砖加工 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及传统作法算料备砖,支搭罩棚,砌砖桌子,砍制“官砖”,套出样板。 主要工序: a)、檐料砖按照“官砖”形状、尺寸分层加工砍磨,包灰转肋宽度应大于出檐尺寸。 丝缝膀子面砖应按平 面肋朝下放置进行砍磨。 b)、杂料砖分别按“样板”进行加工砍磨。 搏风砖铲磨一个看面,过两个肋并互成直角,在背面与上面肋作揪子眼相通。 影壁、廊心墙砖料上肋里口要凿木人口。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七章第二节的规定。 第三节 砖雕 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雕刻纹饰和图案,砍磨加工所用砖料。 主要工序: a)、按设计用笔在砖面上画出所雕刻的图案,多件相同的雕刻可用谱子拓画,并用小錾子细耕一遍图案,钉去形象以外的部份,直至达到立体形象轮廓的要求。 b)、用錾子沿花饰图案侧面进一步细致剔凿,再雕刻图案细微处及看面,先深后浅,用细錾子清地整平,最后将图案内外粗糙处磨平磨细,用“药”补好砂眼,用砖面水将图案揉擦干净。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七章第三节的规定。 第七章 地面铺墁工程 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及古建传统作法。 大面积铺墁时,应首先做出样板间(段),经检验合格后再正式铺墁。 施工前应对材料,工具进行检查。 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经砍磨加工的砖料,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第七章第一节的规定。 装卸运输成品砖件时,要采取衬垫麻片等保护措施,防止磕碰砖件楞角或挤伤手脚。 操作中使用电动工具时,应经试运转正常后再操作使用。 使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机械操作规程。 操作完成后应注意作好成品保护,适当围挡并悬挂醒目标志。 铺墁完成的地面严禁堆放物料和随意上人走车。 第一节 砖墁地面 施工准备: 按照实际落空尺寸计算排砖趟数与每趟的砖数,边角及与其它构件相交处有不规则空缺时,应制作样板并按样板砍磨加工,同时备好相关辅料。 主要工 序: a)、细墁地面 1)、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垫层处理,抄平,找泛水、在四周墙上弹线。 2)、依照四周平线拴好室内中心十字线,确定坐中趟位,向两边样趟(排砖趟),“破活”平均排在左、右两端,总趟数应为单数。 3)、按方砖坐中规矩,“破活”平均在前后端,墁好中间趟。 同时在左、右粗墁一趟,称为冲趟。 4)、按两端冲好趟的砖缝拴卧线,打鸡窝泥、墁砖。 砖面应平顺,砖缝要严密。 5)、把砖揭起,补泥浇浆,在砖的两肋上刷水、抹油灰,然后重新墁好,用墩锤“叫”平,再戳动挤缝,做到缝严跟线。 6)、铲掉挤出砖面多余的油灰,然 后用磨头磨平相邻的砖楞。 再按卧线磨齐侧肋砖楞,称为刹趟。 7)、全部墁好后,用砖药补好残缺、砂眼,再墁水活擦拭干净。 干透后用生桐油钻生。 b)、糙墁地面 1)、粗铲砖面,砍肋找方,不作包灰缝。 2)、处理垫层,样趟、冲趟与细墁相同。 3)、拴卧线,打泥坐浆,墁砖。 4)、用白灰将砖缝守严扫净。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章第一节的规定。 第二节 墁石子地面 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选定石子粒径,将石子洗净晒干,备好相关辅料。 主要工序: a)、做好 基层处理,抄平、找泛水,钉水平栓线桩。 b)、栽好牙子砖,按设计图饰摆好砖条或瓦条,要求上口齐平,并用水泥砂浆堆稳下脚。 c)、在砖条、瓦条间填抹水泥白灰砂浆。 灰浆表面距砖、瓦上口尺寸,应为石子粒径的50%左右,并按纹饰码嵌石子,拍压平实。 d)、待砂浆初凝后,用毛刷沾水将卵石刷净、擦干。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章第二节的规定。 第三节 现浇混凝土仿古地面 施工准备: 将基层清理干净,按设计标高抄平并在四周弹线,有泛水时将泛水同时找好弹出。 按设计要求备好水 泥、豆石、粗砂等材料。 主要工序: a)、提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b)、铺浇混凝土前在湿润过的基层表面刷一道 1: ,然后贴灰饼、冲筋 (间距),随后铺细石混凝土。 c)、铺细石混凝土后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补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d)、将 1: 1 水泥砂子干灰面均匀撒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 e)、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f)、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时,用铁抹子 进行第二遍抹压,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然后按设计要求在地面上弹出仿砖缝线。 g)、第三遍抹压:当抹压不出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 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同时比靠尺板用竹片或抹子划出砖缝。 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h)、地面交活 24 小时后,及时洒水养护,以后每天洒水两次,连续养护 7 天。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章第三节的规定。 第四节 地面补配整修 施工准备: 按照地面碎裂、残缺情况确定局部揭墁或全部揭墁,备好补配砖 料及辅料。 主要工序: a)、补配砖地面应首先按原样做好记录,然后揭除残损地面,清除砖上灰迹,补作残毁垫层,抄平,找泛水,弹线,按原地面作法补配新砖,细墁或糙墁地面。 b)、石子地面补配或重墁时,应事先绘出大样图。 所用石子、片石的形状,粒径和色泽应尽量与原地面一致。 重墁时可使用水泥白灰混合砂浆替代传统使用的白灰砂浆。 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章第四节的规定。 第八章 砖墙砌筑工程 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及古建传统作法,根据设计尺寸排出丈 杆,校验各部尺寸。 施工前应对所用材料,工具进行检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经砍磨加工的砖料,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七章的规定。 各部位砌筑前,应首先核对该部位的轴线,标高尺寸,检验无误后,方可开始砌筑。 必要时,应提前做出样板间(段),经检验合格后再正式施工。 装卸运输成品砖件时,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磕碰砖件楞角或挤伤手脚。 施工中须注意作业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完成后应注意做好成品保护。 特别是拆除脚手架时不得碰撞墙面,施工通道两侧 2m 以下的阳角和墙面应使用木板、塑料薄膜等材料妥善围挡,防止磕碰及脏污。 第一节 基础 施工准备: 核对设计图纸总、分尺寸及与各部结构关系,结合传统作法,校核调整各部位尺寸。 其地上、地下尺寸交圈无误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砖料加工,备好灰土,灰浆料及分间丈杆。 主要工序: a)、确定建筑物方位,砌线墩定出轴线,加肥槽放坡撒灰线放荒,确定开挖槽坑尺寸。 b)、在荒线以外相对槽沟两边钉龙门桩,按设计要求确定台平,用水平仪测画到龙门桩上,然后钉龙门板,板上皮应平直,与桩上台平线在同一平面上。 c)、在板上皮拉线勾方,用经纬仪测定柱网轴线,在龙门板上皮做出标记,再掰升画点,钉小钉确定台基轴线。 以台基轴线为准分别向两边度量出槽、基、墙、墩里外皮尺寸,并用笔在龙门板上标记清楚。 d)、开挖基槽。 拉角线下翻尺寸找平清槽底,素土夯实,按设计分步打灰土或浇注混凝土垫层。 再拉角线将“中”用线坠引至灰土或垫层上面,用丈杆度量出面宽及进深方向的各分间轴线,同时弹画出磉墩及栏土的内外皮线。 e)、依线码磉墩至柱顶石下皮,掐砌栏土至土衬时,回填槽坑,分步夯实灰土和回填土,再拉通线找平正、安放四角埋头石,包砌台明、卡拦 土。 f)、包砌台明至阶条石下皮时,拉柱顶石鼓镜上皮通线,先稳柱顶石,柱顶盘应与台平一致,鼓镜高出台平。 其后拉线安放四角好头石及各。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technical
相关推荐
种文体活动,促进团干之间的交流学习。 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引导青年干部创新创效,促进机关工作思想观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我委积极参与今年省级五四表彰的申报,其中县 财政 局团支部获得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陈海华获得省百佳团支部书记荣誉称号,通过挖掘、宣传优秀青年、团组织的先进 事迹 和精神闪光点,树立典型、创建模范,引导我县青少年学习先进、争当先进;通过组织开展联欢会、主题团日活动
最终带来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指的是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的问题,由于施工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当遇到新情况会随时的对设计进行修改,这种特殊性就使施工单位的预算总额与实 际造价存在巨大差距。 由于目前受到行业发展本身的限制,缺少必要的手段和制度,工程造价在结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延迟工程进度,增加园林工程成本。 2 园林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原则方法 园林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原则
窑结束,按正常操作方法投入生产。 (15)开始烘窑后,每 间隔 1h 测定记录一次烘窑温度,并在预先拟定的烘窑曲线上打点记录。 七、注意事项 (1)在烘窑前要保证有足够的烟煤 煤 粉 供应量,并能保证 质量稳定、 流量连续,以确保回转窑系统热量分布合理、稳定。 (2)在烘窑过程中密切注意系统各处仪表的流量、温度、压力、显示情况;回转窑筒体各段表面温度;回转窑各组托轮接触面情况; 回转窑电机电流
方法的基本对象 数据流:具有名字且有流向的数据,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 处理:表示对数据的加工和变换,在图中用矩形框表示。 数据存储:表示用数据库形式存储的数据,对其存取分别以指向或离开数据存储的箭头表示。 数据源及数据终点:表示当前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去向,其图形符号以平行四边形表示。 开发 DFD 图 DFD 图采用自顶而下逐步细化的结 构化分析方法表示目标系统。 DFD
是园区企业、中小学、浴池经营业主等。 工作组在检查过程中,主要对锅炉的使用年限、使用环境、操作人员的专业程度、安全意识等进行 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对于使用时间较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锅炉,工作组勒令其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生产,根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 签订锅炉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检查锅炉生产安全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