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办公楼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内容摘要:

用于连接专用保护零线 — PE 线。 ( 2)室外配电箱需作防护笼,刷红白色漆,保证防雨,防砸。 笼门上锁,并由警示标志。 笼体需安装在基础上,距地 20cm 以上,内填沙土。 防雷与接地装置设计 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该现场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S 接零保护系统。 ( 1)重复接地的作用 为了增强接地的作用和效果,在零线多处再与大地作金属性连接,作为重复接地。 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减轻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和三相负荷不对称对地电压危险性。 缩短 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 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 ( 2)重复接地装置 本工程临时用电配电系统采取在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各用电区域内的主配电箱处分别设置重复接地装置,重复接地装置采用 L40179。 4 角钢。 塔吊用 40179。 4 镀锌扁钢做接地极。 尽管塔吊的防雷半径能保护住外脚手架,为安全起见,脚手架另做重复接地,在主体脚手架四侧共八处,同样用Φ 12 镀锌圆钢做接地极打入地下,焊接处作沥青防腐。 ( 3)接地电阻 依据 JGJ4620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对各接地点做接地电阻摇测。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4欧姆。 临电劳动力组织 根据施工现场及工程进度的需要,临电必须 24 小时有人值班,因此为确保工程施工需要,工地正常时间确保现场临电电工 3 人,其余时间视工程情况由项目负责进行安排。 临电电工必须全员持证上岗。 第六节 施工总平面图及临时用地 施工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见附图,包括基础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主体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和装修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七节 施工现场环保设置 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设置 ( 1)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的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尽量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 路而及其余场地地面要硬化。 闲置场地要绿化。 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 露天存放时要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 2)茶炉、大灶的消烟除尘措施 茶炉采用电热开水器。 食堂大灶使用液化气。 施工现场的防水污染设置 ( 1)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 沉淀池。 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 2)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 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 3)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 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 4)油漆油料库的防漏控制。 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 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 5)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设置 ( 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 3)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加工 、制作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 4)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扩散。 ( 5)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现场其它防污染设置 ( 1)木模通过电锯加工的木屑、锯沫必须当天进行清理,以免锯沫刮入空气中。 ( 2)钢筋加工产生的钢筋皮、 钢筋屑及时清理。 ( 3)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灰尘进入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 4)探照灯尽量选择既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 ( 5)项目经理部要制定水、电、办公用品(纸张)的节约措施,通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八节 施工现场的优化与动态化管理 优化与动态化管理的原则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各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 在工程实施前,制订详细的大型 机具使用及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同时制订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奖惩分明,实施科学文明管理。 优化与动态化的管理体系 由生产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 建立健全调度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和调整,并由施工总承包管理部对总平面的使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优化与动态化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等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 均衡利用平面空间为目标,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并将计划输入微机电脑,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优化与动态化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在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经充分协调确定后,发布计划调整书。 施工总承包管理部负责组织阶段性的定期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其重点保证项目是:安全用电、场区内外环卫场区道路,给排水系统,垂直运输、料具堆放场地管理调整,机具、机械进退场情况,以及施工作业区域管 理等。 北101211R=60m洗车池3F温泉镇政府 钢筋成品区 钢筋加工棚钢筋原材存放区项目办公区洗车池ZX水职工宿舍区 周转料区 模板区 周转料区 模板区 钢筋吊装区 水电料区 试验室 门卫 门卫 电工房 其它辅助用房 木工房 垃圾站 FX4 FX5 FX7 FX6 FX3 FX12F2F附图三说明:本工程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中心区D1地块(**南路),东 侧为海淀区**政府,南侧隔**南路与在施工程相邻,西侧为**路,北侧为公园。 施工现场周围设砖砌围墙与周围隔开, 施工现场南侧设两个大门供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出使用,出入口设门卫值守, 大门及围墙颜色和图案 根据业主要求设计。 办公区设在施工现场西侧,生活区 设在施工现场东侧。 施工现场西侧设6m宽施工道路,其它 宽施工道路,路面采用200厚C15混凝土硬化 ,其它场地采用80厚C15混凝土硬化 或种草绿化。 施工现场设钢筋区、模板区、周转料区、水电料区、试验室、木工房、电工房、 库房、封闭垃圾站等施工设施。 基础结 构施工时设2台QTZ125塔吊(60m)负责现场 垂直运输。 由于单层建筑面积大,为提高塔吊利用效率,塔吊设在建筑范围内,基础设在基础底板下。 混凝土采用2台砼泵进行垂直运输浇筑,底板浇筑时采用两台泵车辅助浇筑。 由于场地较小,为方便施工,车库坡道计划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临设设施在塔吊半径范围内搭设双层防砸棚,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用水用电由东南侧变压器和市政管网引入。 图中标注尺寸单位为米。 图例:施工 电缆材料场地施工道路原有建筑拟建建筑配 电 箱消 火 栓临水管道塔 吊施工围墙在施建筑施工设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