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监控指南内容摘要:

成桩施工产生的振动、塌孔、缩孔等引起周围环境破坏等 安全风险 事件 发生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 评10 估 ; 2) 锚杆(土钉)施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主要 对钻进 时水土流失 、注浆 压力失控 引起周边地下构筑物或地下管线破损等 安全风险 事件 发生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 评估 ; 3) 地下水控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 主要 对地下水控制能力不足引起土质含水量过大、形成边坡空洞及降水引起周边建筑物或地面沉降等 安全风险 事件 发生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 评估 ; 4) 土方 开挖对土体自 稳、支护体系稳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 主要 对土体分区、分段、分层开挖方案引起土体失稳、支护体系损坏及周边环境破坏等 安全风险 事件发生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 评估。 施工组织合理性 评估 明挖法施工组织合理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部署:主要对施工场地布置、施工顺序安排、施工队伍任务划分等合理 性 进行评估; 1) 施工场地布置: 包括 基坑周围场地地面硬化范围、质量,排水系统布置,塔吊、车道、生活设施场地布置,混凝土搅拌场地布置,土、水泥、石料等临时材料的堆放场地布置等; 2)施工总体方案:包括 施工顺序 安排、施工队伍任务划分等; ① 施工顺序安排: 与紧邻的其它明挖工程之间施工顺序的安排,明暗挖工程施工顺序的安排, 围护结构 施作、土方开挖、支(锚)施作、土钉施作、喷射混凝土施作之间的施工顺序安排,各围护桩钻孔顺序安排,土方分段、分区、分层开挖顺序安排,土钉支护时土方开挖有无跳段安排 等; ② 施工队伍任务划分:包括围护桩施作队伍、土方开挖队伍、支(锚)施作队伍、喷射混凝土施作队伍、主体结构施作队伍等之间的交接,以及各队伍内部钻孔班、钢筋班、混凝土班、机电班等工班之间的交接等。 3)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部构成情 况,项目领导班子(项目经理、主管生产副经理、总工等)从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明挖 法施工经历等; 11 4)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 人 员、及各工种配备的人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明挖法施工经历 等。 2 施工准备: 主要对 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及抢险物资准备等是否落实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评估 ; 1) 技术准备: 包括 地质核查、空洞核查、管线及地下障碍物核查,废弃管线及地下障碍物处理措施、需要保护管线的保护措施、地面建构筑物的核查及保护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监控量测措施、交通导改方案的编制等; 2) 施工现场准备: 包括 项目经 理部组建完成情况、施工 队伍到位情况, 废弃管线及地下障碍物处理、需要保护管线的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及地下构筑物的保护、塔吊设备场地硬化、交通导改 、大型设备进场 等; 3) 抢险物资准备: 包括 方木、编织袋、工字钢、钢管、钢板、引水管等抢险物资及发电机、水泵等设备的储备和管理; 3 安全风险 管理体系: 主要对 安全风险 组织机构、专 职安全风险管理 人员配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 生产 监督管理 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情况等是否责任明晰、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进行评估。 施工过程 开挖面地质状况 监控、评估与预警 明挖法施 工 开挖面地质状况 主要应 巡视 、 评估 以下内容: 1 土层 性质及稳定性: 1)土质性质及其变化 情况 土质密实度、湿度、颜色等性质, 分布情况,与 地质勘察及踏勘结果 和设计条件的差异情况; 2) 开挖面土体渗漏水情况 渗漏水量、 气味、颜色、 是否伴有砂土颗粒、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 3) 土体塌落 塌落位置、塌落体大小、发展趋势、塌落原因等。 2 地下水控制 效果 12 堵水效果或 抽降水控制效果、降水井抽水出砂量、变化情形及持续时间、附近地面沉陷情况等。 支护结构体系监控、评估与预警 1 支护体系施作及时性情况 2 支护 体系 渗漏水情况 渗漏水量、 气味、颜色、 是否伴有砂土颗粒、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3 支护体系开裂、变形变化情况 1) 桩顶与冠梁脱开现象, 冠梁开裂范围、宽度与深度,桩间网喷护壁开裂情形等; 2)支撑扭曲及偏斜程度、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3)锚头脱落、松动或变形情形、混凝土腰梁开裂、腰梁与土体脱开情况、及发生位置 ; 4)土钉墙面层开裂情况、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4 支 护 体系施 工质量缺陷 1)围护桩身有无夹泥 、断桩、缩径及偏斜现象,桩身夹泥范围、断桩、缩径程度、偏斜程度等; 2)支撑装配整体完好性、支撑与 围檩 连接是否符合规定、 围檩 与桩身密贴情况、支撑体系破损情况 等。 周边环境监控、评估与预警 明挖法施工周边环境 主要 巡视、评估以下内容: 1 坑边超载 坑边荷载重量、类型、与坑缘距离、面积、位置等; 2 地表积水 积水面积、深度、水量、位置、地面硬化完好程度、坡顶排水系统是否合理及通畅等; 3 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地面开裂、变形等情况参见第 6 章周边环境巡视内容。 施工工艺 监控、评估与预警 13 明挖法 施工工艺 主要应 巡视 、 评估 以下内容: 1 开挖坡度 观察开挖坡度施工参数,与设计进行对比 , 是否符合原 设计坡度、有无出现直坡、逆坡及出现范围等; 2 开挖面暴露时间 观察实际暴露时间是否满足施工图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 3 施工工序 成桩(支撑、锚杆、土钉)、土方开挖及支撑 架 设、 拆除等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4 基坑超挖 超挖深度、超挖部位等。 施工 组织管理 及作业 状况监控、评估与预警 明挖法施工 组织管理 及作业 状况 主要 应巡视 、评估 以下内容: 1 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资源 到位 情况 是否按照施工准备期施工组织要求组织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资源到位; 2 安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 、设施、文明施工等情况 ; 3 设计文件落实情况 1)围护桩施作:包括钻孔、钢筋笼制作、混凝土灌注等 是否满足设计 ; 2)支撑安装与拆卸:包括支撑加工、立柱及 围檩 施作、支撑拼装、施加预应力、支撑拆卸及冬雨季施工 是否满足设计 ; 3)锚杆施作 :包括钻孔定位、清孔、杆体组装、安放、制浆、注浆、预应力张拉、锁定等 是否满足设计 ; 4)混凝土护壁施作:包括钢筋网片加工、安设、混凝土喷射与养护等 是否满足设计 ; 5)土钉墙支护施作 :包括土钉安设、注浆、钢筋网绑扎、混凝土喷射与养护、施加预应力等的熟练程度及各道工序的施作时机 是否 满足设计。 14 4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落实情况 支护结构施作、土方 开挖、运输、桩间土开挖及边坡修整、冬雨季施工等是否满足施工组织 设计 及施工专项方案要求 ; 5 违章作业情况 基坑成孔、成桩(锚)、土方开挖、支撑、降水等工序、 工艺、 工种 是否遵守 操作规程; 6 安全风险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施工单位项目部执行 安全风险 管理体系的情况及效果等。 15 4 矿山法施工安全风险 监控 一般规定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矿山法(浅埋暗挖法)施工,其 过程一般包括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背后注浆等。 矿山法安全风险评估主要适用于轨道交通车站、区间及其它附属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正台阶法、上半断面临时封闭正台阶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正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眼镜工法)、中隔墙法( CD 法、 CRD 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洞桩法等。 矿山法 施工准备期 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矿山法地质、环境 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 : 在认真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资料、地质踏勘、环境核查及空洞普查的基础上 , 对地质、环境安全风险因素和 上覆松散填土 等地质条件复杂、 下穿 地下 管线等 环境条件复杂的部位进行识别 ,分析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 2 矿山法 设计 方案实施 安全风险 识别与分析 : 在认真学习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对 超前支护施工工艺、 支护体系 施工工艺、 环境保护措施 及 降水工艺 等 实施的重、难点 及可能的安全风险 进行识别与分析 ; 3 矿山法施工方案安全性评估:在地质、环境 条件 核查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环境与施工工艺及设备适应性评估; 4 矿山法施工组织合理性评估:对矿山法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进行评估,包括施工部署、施工准备、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矿山法 施工过程 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范围一般为洞内隧道工 作面 2~3 倍洞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矿山法施工开挖面地质状况监控、评估与预警:对 工作面 的地质变化、土体稳定性进行监控、评估与预警; 2 矿山法支护结构体系监控、评估与预警:对支护结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监控、评估与预警; 16 3 矿山法施工周边环境监控、评估与预警:对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地面开裂变形情况进行监控、评估与预警; 4 矿山法施工工艺监控、评估与预警: 对矿山法施工工艺参数、设备进行监控和预警,并确定主要参数的控制准则,控制范围和预警范围; 5 矿山法施工组织管理及作业状况监控、评估与预警:对 矿山 法 施工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资源到位情况,安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设计文件落实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落实情况,违章作业情况及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评估与预警。 在临时支撑安装拆除、工序转换等特殊施工工序,或断面变化、复杂大跨、联络通道等关键部位,应增大巡视频率。 施工准备期 地质、环境 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 1 矿山法地质、环境 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质 安全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主要 识别 不良地层、地下水、地下空洞等 地质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地质因素对施工 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 2) 环境 安全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主要 识别 地面环境、地下环境等 环境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工程施工、环境的相互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 3)矿山法易出现安全风险的部位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地质条件复杂 部位:包括地下水难以控制处、土质软弱处等; ② 环境条件复杂 部位:包括紧邻古迹或建筑物处、周边建 ( 构 ) 筑物荷载差异较大处、紧邻地下重要管线处、紧邻地下污水管线处、紧邻水源处、邻近施工等。 设计 方案 实施 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 矿山 法 设计 方案 实施 安全风险 识别与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内 容: 1 施工工艺:主要对 超前支护工艺 、 初期 支护工艺、 其它 临时支护工艺、 开挖 工序等 实施的重、难点 及可能的安全风险 进行 识别与分析 ; 2 受力复杂部位: 主要对特大断面、马头门、变断面、陡坡段、出入口、明暗法结合处、施工工序转换 等受力复杂 部位 进行识别,分析 工法工艺 方案实施重、难点 及可能17 的安全风险 ; 3 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对地面建构筑物、桥桩、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保护措施 实施的重、难点 及可能的安全风险 进行 识别与分析 ; 4 降水设计 :主要对 降水方案 、工艺参数 等 实施的重、难点 及可能的安全风险 进行识别与分析。 施工方案安全性 评估 矿山法施工方案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质、环境 因素 变化对矿山 法 施工工艺参数及设备适应性评估 1)地质 因素 变化对超前支护、开挖支护及设备影响评估:主要对工程 地质 、水文地质、空洞等导致地层加固、超前支护施作困难、工作面开挖涌水、坍塌等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的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2)环境 因素 变化对超前支护、开挖支护及其设备影响评估:主要对邻近工程、地下障碍物、地下管线、地表水体等导致超前支护施作困难、效果不明显、工作面开挖漏水、漏砂、坍塌、破坏管线等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的 可能 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3)易出现安全风险部位对超前支护、开挖支护及其设备影响评估:主要对易出现安全风险部位导致超前管棚钻进困难、工作面坍塌、支护结构失稳等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的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2 施工工艺及设备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1)地层加固及超前支护施工工艺及设备对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对施工工艺及设备引起地层扰动、空洞、周边建筑物振动、施工噪音、浆液污染、地下管线破坏、地下建 /构筑物破坏等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的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2)开挖支护工艺及设备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对开挖方法、开 挖进尺、台阶长度、台阶坡度、 初期支护结构施作、临时支撑 、小导管注浆 等工艺及设备引起地层扰动、地下水、空洞、地面沉降、塌陷、地下管线破损等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的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3)降水施工及设备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主要对降水施工引起地面沉降、建 /构筑物沉降、降水不到位、工作面渗漏水等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的 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18 施工组织合理性 评估 矿山法施工组织合理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部署:主要对施工场地布置、施工任务划分、施工顺序、施工总体方案、 “四新 ”技术、组织机构等的 合理性进行评估; 1)施工场地布置:包括施工设施布置、临时设施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