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总结内容摘要:

面 向字符 ,使用字 节 填充 ,包含三类功能 (成帧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 (LCP),协商网络层选项的方法 (网络控制协议( NCP) ) ) 基本格式: 标志( 01111110) , 地址( 11111111),控制( 00000011), 协议( 1或 2) , 净荷(可变长度), 校验和( 2 或 4) , 标志( 01111110) 最小开销为 5 个字节。 10*有效带宽,效率: =发送一帧的时间 *窗口大小 /(发送一帧的时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乘以 2,如和地球同步卫星通信 ,确认帧总是被捎带在数据帧上 就应该 乘以,但说确认帧很短,就不乘以 ) +延迟传输时间 *2来回两个路程) 11*回退 (协议 5, 2^n 1),选择重传 (协议 6, 2^n /2)几位序列号, n为几 得出窗口大小。 用总时间除以发送一帧的时间,得到的就是需要 X个窗口,才能保持通道不空。 吞吐量 =N( X)乘以窗口为 1 时,单位总时间内传输的位数(字节数 *8) /单位总时间 ===即速率 12 为什么 PPP使用字节填充,而 HDLC使用位填充。 PPP被明确地设计成是软件形式实现的,而不是像 HDLC那样几乎总是以硬件的形式实现。 对于软件实现,完全用字节操作 要比用单个操作简单。 此外, PPP 被设计成与调制解调器一道使用,而调制解调器是以 1个字节为单元而不是以 1个比特为单元接受和发送数据的。 205 页习题 29.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在一个 1Mbps 的信道上发送 1000 位的帧,该信道离开地球的传输延迟为 270ms。 确认信息总是被捎带在数据帧。 头部非常短,并且使用 3 位序列号。 在下面的协议中,最大可获得的信道利用率是多少。 ( a)停 等协议。 ( b)协议 5 ( c)协议 6 p 在一个 1Mbps 的信道上发送 1000 位的帧的时间为 1000/106(s)=1ms 当 t=0时,发送方开始发送第一帧,当 t=1ms时,该帧已被完全发送出去了,当 t=271ms时,该帧才完全到达接收方, t=272ms 时,该帧的确认帧已被完全发送出去了, t=542ms时,该帧的确认帧才回到发送方。 这样,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542ms。 因此,在 542ms内发送 k 个帧的效率为 k/542。 所以, ( a)停 等协议, k=1,效率 =1/542=% ( b)协议 5, k=81=7,效率 =7/542=% ( c)协议 6, k=8/2=4,效率 =4/542=% 31.考虑在一个无错误的 64kbps卫星信道上单向发送 512字节的数据帧,有一些非常短的确认从另一个方向回来。 对于窗口大小为 15 和 27 的情形,最大的吞吐量分别是多少。 从地球到卫星的传输时间为 270ms。 p 当 t=0时发送方开始发送第一帧,则 t=512*8/64000s=64ms时,该帧已经被全部发送出去了, t=64+270ms=334ms 时,该帧才完全到达接收方,同时非常短的 ACK 发出去,t=334+270ms=604ms 时,该 ACK才回到发送方 当 窗口大小为 1 时,数据率为 512*8位 /604ms= /ms=6781bps 当窗口大小为 7时, 7个帧的发送时间为 64*7ms=448ms,发送完这 7个帧后发送方停下来,在 604ms时,第一个 ACK到达,新的周期又开始了。 这种情况的数据率为 512*8*7位 /604ms=47470bps。 直到 604ms时,第一个 ACK返回,如果发送方在这段时间一直有数据帧可发,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送数据帧了。 也就是,如果窗口大小大于 604ms/64ms=,发送方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能以 64kbps 速率传输数据帧。 如果窗口大小大于或等于 10,就满足条件了,因此,对于窗口大小大于等于 10(如:15 或 27)的情况,传输速率为 64kbps 第四章介质访问子层 1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两类 : 点到点连接的网络 大多数广域网 广播信道的网络 大多数局域网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解决信道争用的协议,即用于多路访问信道上确定下一个使用者的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一部分。 3 信道分配问题:如何在多个竞争的用户之间分配单个广播信道。 分配方式:静态分配: FDM频分多路复用 TDM—时分多路复 用 (适用于用户较少,数目基本固定,且各用户的通信量都较大的情况 ;缺点:无法灵活地适应站点数及其通信量的变化 ) 动态分配 : 4 信道分配模型的五个基本假设: 站模式、单道假设、冲突假设、连续时间和分槽时间、载波监听 和无载波监听 5 多路访问协议 :在多路访问信道上确定下一个使用者的协议 ALOHA:适用于多各无协调关系的用户竞争单个共享信道使用权 .采用统一长度的帧更容易达到最大吞吐量 . 纯 ALOHA:用户有数据要发送时,就让它们发送,然后监听信道是否发生冲突,若发生冲突,则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重发。 任何时候只要两帧同时使用信道就会产生冲突,破坏两帧。 两帧只要有一位重叠,这两帧都将被完全毁坏,稍后都要重传。 公式 : S=Ge^(2G),G= 时最大 .S=,吞吐量 S,负载 G 分槽 ALOHA:把时间分成离散的间隔,每个间隔对应于发送一帧所需时间,每个站点只能在时槽开始时才允许发送,牺牲了随机性来提高利用率。 公式 :S=Ge^(G),G=1 时最大 ,S= 载波检测多路访问协议 : 1持续 CSMA,随机持续检测空闲等待发送 ,传输成功概率为 CSMA,随机检测空闲发送 . p持续 CSMA,按概率 p 发送 ,1p 延迟 .(产生随机数,小于 P 则 发 ,大于 P 小于 1则不发 ) 带冲突检测的 CSMA(CSMA/CD):时槽宽度 2i(有计算题用 ),可能处于三种状态 (竞争 ,传输 ,空闲 ),检测到冲突立即停止 ,随机等待重传 .CSMA/CD 四句话:发送前先监听 , 空闲即发送 , 边发送边检测 , 冲突时退避 6 一个站点确定发生冲突要花多少时间。 假设两个距离最远的站间传输信号所需时间为 T,在最坏情况下,在一个站发送的信号将 要到达另一个站时,那个站发送数据,数据要再过 T才能返回第一个站,故:在最差的情况下,当一个站发送了 2T之后还没监听到冲突,就确定它抓住了信道。 7 无冲突协议:冲突根本不会发生 分类:位图协议( N个时槽内对应置 1),二进制倒计数协议 :对于一个站而言,如果它看到,在它的地址位中,一个为 0的高序位被改成 1了,则它就放弃。 高序站的优先级比低序站的优先级高。 8*无线 LAN不能使用 CSMA/CD: 暴露站与隐藏站问题 ,多数无线电设备都是半双工 道 的 隐藏站 ,由于距离太远 ,无法检测到潜在介质竞争对手 . 暴露站 ,显性 的干扰导致错误的认为冲突存在 . 9*(无线 LAN 协议 )避免冲突的多路访问协议 MACA:发送放刺激接受方 RTS,让它输出一个短帧 CTS,表明占用信道时间 ,失败方采用二元指数后推算法 :发生第 i冲突后 ,随机等待 02^i 1 个时槽 ,i=10,10 次以后固定 2^10 1。 16 次冲突控制器放弃 ,返回失败报告 . 10*无线的 MACAW:是 MACA 的改进。 在每个成功的数据帧后引入一个 ACK 帧,为每个单独的数据流(即源 目的对)运行后退算法,而不是为每个站运行后退算法,增加了供各个站间交换有关拥塞信息的机制等 11*以太网电缆 :x Base y,运行在 xMbps速率上 ,使用基带信令 ( Broad宽带) ,所支持的长度最大 y 百 米 .T双绞线 ,F光纤 . 12 *中继器 repeater:它是一个物理层设备,双向接受、放大并重发信号。 13*交换式以太网 :卡上局域网 ,每块插卡构成自己的冲突与 ,与其他插卡完全独立 .另外一种类型 ,输入端口支持缓存功能 ,帧可以被保存在 RAM 中 ,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 . 14 以太网 MAC 子层协议 ( DIX 以太网 +) 逻辑链路控制 (LLC):通过统一格式 ,向网络层提供一个接口 ,从而隐藏各 种 802网络之间的差异 ,LLC构成上半层 ,MAC子层在它下边 .提供三种服务 :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有确认的数据报服务 ,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 . 目标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为“ 0”:普通地址 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为“ 1”:多播地址。 允许多个站点使用同一个地址。 全部位为“ 1” :广播地址。 如: FF:FF:FF:FF:FF:FF. 15*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在介质访问控制 MAC 上 .头包含三个域 :目标访问点 ,源访问点。 控制域 .控制域包含了序列号和确认号 . 16 网桥路由 对于一个进入的帧,在网桥的路由 过程取决于他在哪个 LAN 上到达和要到哪个 LAN 上去 网桥运行在数据链路层上 ,完全透明 . 网络各自独特问题 :每一种 LAN 使用了不同的帧格式 ,相互连接的 LAN 数据速率不同 ,最大帧长度不同 ,安全性 ,服务质量 . 帧在网桥的路由过程 :目标与源相同 丢弃 ; 不同 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